第34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十三)云何知重罪滅相

 蓮心整理

性罪破戒大苦因

結成苦果難承受

懺悔配合止觀行

通途解脫淨往生

經文

云何知重罪滅相?若行者如是至心懺悔時,自覺身心輕利,得好瑞夢;或復睹諸靈瑞異相;或覺善心開發;或自於坐中覺身如雲如影,因是漸證,得諸禪境界;或復豁然解悟心生,善識法相,隨所聞經,即知義趣,因是法喜,心無憂悔。如是等種種因緣,當知即是破戒障道罪滅之相。

大意

說明重罪滅相。

導覽

一、懺悔分為事懺(如作法懺、取相懺悔)、理懺(如觀無生懺悔),取相懺悔亦名觀相懺悔,亦即取到罪業懺除之瑞相,懺是陳露先惡、懺除前愆;悔是改往修來、悔其後過;當犯了過錯、造了罪業之後再來懺悔,是亡羊補牢的做法,所以應警惕自己不要造罪業,以免造成修學佛法的障礙。縱然此生未造五逆等重罪,但或許累世以來有犯下過錯,因此仍應如法懺悔(如明信因果、深起慚愧、……),以懺除罪業、降伏煩惱,並配合止觀以空性為所緣修止修觀,明心見性,成就勝果。

二、袁了凡先生的訓子書(了凡四訓)云:改過之法,第一要發恥心,第二要發畏心,第三須發勇心,具是三心,則有過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一心懺悔,晝夜不懈,必有效驗,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夢吐黑物;或夢往聖前賢,提攜接引;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幢幡寶蓋;種種勝事,種種瑞相,回應其改過向善之心,但不可執此自高,畫而不進,另心力不足亦會退失,此時應好好反省,自我勉勵,幸勿自誤。

三、雖云瑞夢為重罪滅相,但不一定均為修行成果的表現,故不可以此自滿,而障礙了修學的腳步,而惡夢之生或為示警,此時應自我警惕,或為四大不調所引發的生理現象,總之不可無端恐懼、任意解夢,而引發錯誤的知見及煩惱,莊子:「古之真人,其寢不夢。」郭象注:「其寢不夢,神定也,所謂至人無夢是也」,雪公太老師云:吾等凡夫非至德之人,無法無夢,但應善於轉夢,夢中大做佛事,如熟讀淨土五經,嚮往其內涵,好樂其義理,晚上儘量去做淨土大夢,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比如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西方聖境、昭示目前。」就是會做夢的人。

四、懺者至誠懇切、一心懺悔,會有二種現象,一種是自覺身心輕快安利,夜裡有祥瑞好夢,此為罪業擺脫的形象;第二種是自覺善心開發,善心如泉湧而出,如處冗沓而觸念皆通,遇怨愁而回瞋作喜。諸事繁雜重複,仍可不動如山、有條不紊,次第完成,而不會雜亂無章,坐困於愁境之中,此即「如處冗沓而觸念皆通」。而「回瞋作喜」就是面對冤家仇人或扯後腿、或說風涼話來中傷你,不但毫無恨意而以牙還牙,且將這些冤家仇人反為修道的增上緣,不但不為冤仇,且發願度之。何謂修道的增上緣?乃藉彼之對我挫折、障難,觀想是乃磨練我之身心,堅固我之志願,成就自己的忍辱度,並善巧的運用他們的責難,來找到辦事更好的方法,以利益有情,這種心量就是淨罪相—助成禪觀成就的前方便。

五、經過對善法種種的修學,一心安住、漸得初禪未到地定時,覺身如雲如影,是指定中沒有身心的負擔,四大的累贅,由此增上而漸得各禪成就。出定時很輕鬆,很愉快,精神飽滿。靜坐初時,有二種住心之相:

(一)人心泊境,妄念遷流,如火熠熠,未嘗漸止,因端身正坐,先以調息觀臍將心靜下來,次以心安住於善所緣上,如淨土行者將心安在在佛號上,心漸虛(不在心上放其他境界)(專注在善所緣上),不復緣念名利冤親等事,此名「粗心住」,然猶有昏沉、掉舉的顯現。吾人在未修學觀門之前,要先修學止門得到成就,也就是要將心安住於所緣境上,這就是「泊境」。但泊境時往往妄念遷流、心思紛飛(不外與貪相應的掉舉,與痴相應的散亂),其行相乃心流蕩於五欲六塵之境,剎那不住,另有一種散亂是與善心所相應的,比如在念佛時心中卻想無常,修無常時心中卻想皈依的殊勝,修皈依時卻緣念空性,此種雖均以善法為所緣境,但心念不專注,不容易入定,亦名之為散亂。至於掉舉即是與貪相應的放不下,比如做母親的人放不下孩子,多所懸念,另一種人是喜歡胡思亂想、想東想西,如念佛時想小說或電視的劇情,這也是散亂(與痴相應)。故吾等於修學時,不可不慎,以免形成過患;而「如火熠熠,未嘗漸止」是指心如火被境界的風吹動,而搖擺不停,因此要以罩子(定功)罩住,令心火不會晃動,方能照明所緣境()。因此心安住於所緣境時而不復緣念名利冤親等事,此種是粗相的不復緣念,是修止的第一步。比如念佛時,不會想到別的事(如不愉快的事、孩子的考試等),而作動意念好好念佛,此時雖專注於念佛,不會跑出去緣念名利等,但仍有不安定的心念未被對治,心念中仍有想跑出去的勢力(掉舉、散亂)或提不起勁的內心昏暗(昏沉),此整段的修行叫做「粗心住」。

(二)外事雖不緣念時,此心方能微細流注於禪定的所緣境,剎那不停,愈凝愈細,內外雙泯(內心外境打成一片),此名「細心住」。由「粗心住」到「細心住」時,此心如流水,前念消失後念出來,每一個心念如流水一般剎那不停流注到所緣境,比如念佛,每一個心一起來都能緣念佛號,此為細心流注的現象,而剎那不停是指心念的特性,佛亦不例外,只是佛懂得運用此剎那不停的心,將剎那不停的心念都流注在善所緣的境界上,而愈凝愈細,是指心念沒有流到旁邊去,已遠離掉舉散亂,連細掉都沒有,也就是連想要往外的心都沒有,因此內外雙泯(泯除了內外的差別相,心即佛,佛即心,心與佛號打成一片),此種細心住除了已對治掉舉、散亂、昏沉(心思昏暗,昏沉之勢力是由睡眠等而增長,因此平常睡覺不可太過癮,以免養成昏沉勢力)之外,更要對治禪定最微細的障礙,即是沉沒(其行相是所緣的境界很明顯,但心沒有明顯力,緣念境界的力道在往後退),其對治法為每一個念頭都緣念於所緣境,一面善用正知力護著正念一路的往前走,正知力很強,護著心念都緣在佛號上,必可將沈沒去除掉。沈沒之對治,一般人難以了知,即使修學多年之士,也不知此為禪定之障礙。即以念佛欲證三昧者,當沈沒相現起,修學的勢力往下掉時、心往內收時,於所緣境緣念的力量轉弱時,應暫將佛號放下,回過頭來去緣念淨土的莊嚴、殊勝,念佛三昧的功德,將念佛的心力提起,於所緣境中成就明顯力,而當心要往外衝時(掉舉、散亂已生、將生、未生時),應思及輪迴的過患,五欲的過患,生命的無常,內心平穩之後,再將安放在所緣境上,將心力練到不沉不掉。以上藉著正知正見的力量,將心安住在境界上,由粗心住到細心住,進入欲界定,並有四大各種轉變(八觸十功德)進入初禪未到定,其身如雲如影、得到了色界禪定的輕安相。

六、「粗心住」與「細心住」的粗細分別,乃依淺深而分,前者入得淺,後者入得深,「粗心住」是指沒有粗沉粗掉的行相,到「細心住」時連細沉細掉也沒有了,故云:「愈凝愈細,內外雙泯」,「愈凝愈細」表示對境界的集中力愈來愈強,愈來愈精緻,心念不會流散出去(沒有掉散相),也不會往內收(沒有沉相),而這些必須靠正知力的幫忙,正知力除了知沉和掉的行相、以及對治之法,還能幫助正念強而有力地安住在善所緣上,成就三昧。但此正知力是藉由修定時訓練出來的警覺力非紙上談兵;正知正念將沉掉相對治以後,正知力應放緩一點,使正念力轉強,對所緣境全然安住,境界與心打成一片,此即「內外雙泯」,此時已入到最細的細住,只要不斷的保持常態,就進入輕安,初得輕安時叫做初禪未到地定,因此初禪與細心住的差別,在一個有輕安一個無輕安,至於安住的狀態是一樣的。

七、輕安是一種看境界很明顯、緣念境界很強的現象,比如念佛時不會漏聽一個字,從心念、從耳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緣念時沒有內心昏暗、散亂、掉舉等現象,不會被外界擾動,而穩定的安住在所緣境上,可以引發身心的二種快樂,第一種是喜(就控制內心的法喜上說):因為可以靈活自如、任運自在的控制心念,而產生一種喜,我們無始劫來很少有這種經驗覺受,所以內心會很歡喜;第二個是樂(就所緣境本身的陶冶上說):樂在善緣境當中,被其薰陶涵泳,如被清水洗滌,很快樂;這個喜樂就是輕安相,因為對善法緣念的力量很強,沒有沉掉的障礙,內心是一種無任的歡喜,安住在所緣境上,被境界薰陶的很快樂,所以做善法貫徹力、堅持力、堪任性很強,如處冗沓而觸念皆通,遇怨愁而回瞋作喜,而且通體舒暢、六根愉悅,這種快樂會開發的潛力、引發很多神通(如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至於漏盡通則須由觀察空性後得,未觀察空性是無法發出漏盡通,輕安發出來的五神通。還分為四禪八定的不同,禪定力量愈強,發出來的通力愈大,比如真正修到初禪以上得到念佛三昧而念佛一心不亂的人,以淨土為所緣,他就能往生西方,一般修淨土者,不見得會往生西方,那乃因定力不足,常常被沉沒、掉舉、散亂所障,口念彌陀心散亂,貪瞋痴降伏不了,若這些惑業無法降伏,或可成為臨終往生的障礙,因此雖然同是念佛人,但並不代表必能往生西方,或許因為其往生的能力不夠強而坐困娑婆。

八、「當此細心住時,必有持身法起,此法發時,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如物持身,故覺心自然明淨,與定相應,定法持身,任運不動,從淺入深,或經一坐無分散意,此名欲界定。」-欲界定與初禪的近分(初禪未到地定),差別只是有無輕安相之現起耳,故表示一個有火候,一個火候未出來。欲界的定較不穩固,初禪的未到定很穩固,所以在欲界定成就時還要持續的修,修到很穩固的時候,輕安現起,才會變成初禪的未到定,因此欲界定不好好把握會退失,若好好把握進入初禪,定力很強,安住境界十分容易,而無沉沒、掉舉、散亂的現象,但也要小心謹慎,因為太快樂,所以很喜歡入定,在所緣境上薰陶涵養,但這也是一種障礙,因為佛法最重要的是要有正見的通達、空性的認知,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並不是進入四禪八定,做一個身強體健、通體舒暢、六根愉悅的人,而忘卻觀身不淨、身為苦本、形為罪藪。再者從九住心細住位到初禪未到地定,要耗費很長的時間,所以應將這種緣念境界的能耐,培養對教法的專注力,再透過對教法的專注力,一步一步去體會無常、皈依、空性以及淨土的莊嚴、菩薩的悲願,而不是入定去享受身心的快樂,另外在進入四禪八定以後,會引發很多神通,但佛法不鼓勵行者入四禪八定,除非你有很大的願力,為了度眾生,或投生禪定天為度化禪定中人,否則引發神通的目的就太狹隘了。因此有一種行者智慧很強,在初禪未到地定時,回過頭來以教法為所緣,認真在教法上緣念,產生很強的覺受,特別是以空性為所緣,引發殊勝的空性慧,斷煩惱、出三界。同理,行者若無對教理的正知正見及往生淨土的決定見,並以正知力引導正念成就念佛三昧,是不是會往生的。

九、「後復身心泯泯虛豁,忽然失於欲界之身,坐中不見己身及床座等物,猶若虛空,此名未到地定。」覺身不見,是因為緣念境界太投入,渾然忘我,而忽然什麼都不見了,內心多會恐慌,因為不習慣於人我所依存的正報與依報忽然不見了,但這只是錯覺,只是修行很專注的表現,與證得空性是兩回事。「於未到地中,證十六觸成就。」十六觸為初禪發相,在細住位時經過了這些感覺後,證得初禪未到地定,現起輕安相。十六觸全發,或僅發幾觸,或從上發、或從下發,或從腰部發,觸之生乃因緣念所緣境(如佛號或佛像….等)時,心念、正知力轉強,除掉沉掉,心思全在所緣境上用功,欲界四大脫胎換骨變成色界四大過程中的現象,這些只是為通往目標的過程,不必在意這些感覺,但可為禪坐時之參考。十六觸中重、澀、沉、堅為地大的轉變,涼、滑、冷、軟為水大的轉變,痒、煖、熱、猗為火大的轉變,動、輕、掉、沉為風大的轉變,每一觸有十功德,因此八觸有八十功德,十六觸有一百六十個功德,十功德為十種善法,均為證得諸禪境界之初禪未到地定之發相,可知為破戒障道罪滅之相。(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