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大德法語-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二十八)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一章

 道源老和尚

修道猶如守禁城

常時惺惺不放逸

若能擒殺情執賊

高枕無憂做法將

第二十八章「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此章佛警示我們初學佛道的凡夫,你豈可以粗心大意,要謹慎小心,慎勿放逸。此章先警告你不要信你的心意,你的心意是個凡夫的妄想心(有情執的心),遇境逢緣情感發生,自己做不了主,所以說「汝意不可信」,你這個心是不可以信仰的,因為你那個心是妄想心,欲境逢緣會動感情,動了感情,生了煩惱,控制不住這個妄想心,就造業。

「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若對男眾說,此色就是女色,你一定要遠離女色,不可以接近,接近要毀了一切,一定要生禍害的。

此章警示我們是凡夫,粗心大意,以為自己的道心很堅固,與女色相會不會動愛欲心。我要度眾生,除非不度女眾,若要度女眾,我不與女色相會,我怎麼度她呢?認為自己的道心很堅固,天曉得!這個愛欲是生死的根本,到你與這個女色相會的時候,就迷惑了,感情一衝動,你自己控制不住你自己,你所認為的那個道心很堅固,到現在靠不住了,所以你生了禍害。

「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你修行辦道證得四果阿羅漢時,那你可以相信你的心了,為什麼呢?證得四果阿羅漢已把三界以內的煩惱賊都殺死了,見了女色不會打妄想,不會生煩惱,煩惱斷盡了嘛!已經沒有生死了,了生死了,所以說,再不會生禍害,所以你證了阿羅漢果,才可以信你的心意。

若約女眾而言,妳是比丘尼,你要度男眾時,你也要注意,要保持距離。第一、不要與比丘接近,第二、不要跟男居士接近,因為彼此都是凡夫,要保持距離,妳這位比丘尼也可以成阿羅漢啊!你證得阿羅漢果了,你才可以去度這些男眾。

第二十九章「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此章亦是約束,乃約束思想,腳踏實地用功,一步一步的走哇!或云:要怎麼樣走法才開悟?遠離女色!要怎麼樣遠離法?第一、你要把你的眼睛收好,不可以看這個女色,你眼睛不看女色,心就不打妄想了,要說話也不要跟女人說話,不要跟女人說話就不會發生感情。若我是一個男眾,比如是位比丘,就不能跟比丘尼講話,也不能跟女居士講話,即使要講話的時候,要正心思念,自己把自己的道心要把持好,要端正其心,息住這個邪念,才可以跟女眾講話。

這個正意、正心、息念就是要起正當的觀想,怎麼樣正心法、怎麼樣觀想法呢?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我出家當一位比丘,所住的地方是五濁惡世,然要修學清淨法門,要與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為淤泥所染,等於我們住在五濁惡世,不被五濁惡世所染一樣,所以有如蓮花不為泥污,雖然生在淤泥裡,不為淤泥所染。

妳要是女眾,或是比丘尼或是女居士,妳把本文反過來,妳將眼睛守好,不要看男眾、不要看男色、也不要跟男眾多說話,一定要說話就得正心息念,要徹底想到,我雖然出了家,但卻住在五濁惡世,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被淤泥所染污,不要跟男眾多接近,多說話,不得已要說,要正心、要息念。男眾要跟女眾講話,要正心觀想:這女眾是我的家親眷屬,就不會起淫欲之念,想著年紀比我大的女眾如同我的母親一樣,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比我年紀大一點的,想著是我的姊姊,比我年紀小的想著是我妹妹,那個年紀太輕的女眾,我想著她是我女兒,如此觀想而生解脫心息滅惡念。

不得不說話時要觀想她是你的家親眷屬,我要度脫女眾,要生解脫心息滅惡念。惡念就是淫欲念,你對你的家親眷屬,你能生淫心嗎?或者,你要度你的家親眷屬,你還能有什麼惡念嗎?不能!所以這樣叫做正心息念,心調至此才可以和女眾講話。若妳是個比丘尼,妳不得已要與男眾講話,要正心息念、觀想著:比你歲數大的那個男眾像妳的父親,比妳年紀大一點像妳兄長,小一點年紀像妳的小弟,再小的男孩子等於自己的兒子一樣,如此妳對於家親眷屬能生解脫心,息滅淫欲的惡念,如此方可與男眾講話。

第三十章「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本章學道比喻身上被著乾草遇見火,就要趕快避開,火它容易燒草,而且這個草是乾草,遇到火就燃著,燃著會燒壞你的身體。所以,學道人要是欲境現前了,一定要遠離,不可以接近,接近等於披著乾草近火一樣,一定會燒壞你的身體(五欲火燒壞法身慧命)。

第三十一章「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我們是個凡夫,凡夫的煩惱各有偏重,有的人他偏重於淫欲,雖有道行但淫欲煩惱卻止之不住,患淫不止!不是沒有道心,不是喜歡打妄想去行淫欲,而是因為這個淫欲煩惱太重,控制不住這樣的煩惱,想要以斷陰(男根)要斷其淫。佛知道後就向他開示:若斷其陰,不如斷心。你為什麼斷陰呢?說是因為患淫不止。你想斷陰還不如將淫心斷掉,為什麼要斷心呢?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功曹就是長官,心如長官、陰如從者隨從長官(心),它(陰)是聽長官的命令的,若將淫欲心(功曹)斷掉了,聽從長官這些佣人(陰等)也都息止了。「邪心不止,斷陰何益」,病根在於你那個邪心(淫欲心),若不停止下來,只是表面斷陰,又有什麼利益?欲淫心未斷,還在那相續現起。

佛為想斷陰者講了一番開示後再說個偈子,這就是佛的大慈悲心。因為這個人,他雖然欲淫煩惱偏重,但是他的道心也很可取,所以他才發狠要斷陰,不過,他不知道重點是要斷心,佛就開示如何斷心,乃因此人還是可教之材,所以佛才教導他。

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淫欲心怎麼會生起來呢?你若沒有心,又如何會生起淫欲之念?心意又如何會生起?意以思想生,思想就是分別心,你因為有思想的分別,分別這是男人、那是女人,這是個老的女人、那是年輕的女人,年輕的女人這個長的美貌、那個不好,你在那裏思想分別,有了這個思想分別生起來那淫欲,若將那兩個心(欲、思想)寂靜下來,思想心寂靜下來則不起分別,不去起分別就不會再起淫欲心,那個淫欲心也寂靜下來,二心都寂靜。

「非色亦非行」,若將分別心寂靜,不起分別了,那個淫欲心自然不生。你見了女色,她不是女色,她不過是內心顯現的影像而已,等於鏡子照出人的影子一樣,謂之「非色」。「亦非行」(行是行動、行為)若將女色看成不真實,你自然不會有淫欲的行為。

「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佛佛相傳,釋迦佛上一代就是迦葉佛,迦葉佛傳這個偈頌給釋迦佛,釋迦佛又傳給我們。談玄說妙重在停止你的分別心(證悟空性),若將分別心寂靜下來,淫欲心停止下來,這就是妙法。佛佛相傳,也不過傳這個偈頌。此章對機雖是男眾,也適用女眾,若是女眾將本章反過來,對於男眾也不起分別心,她就不起淫欲念。(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