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十五)

 蓮心整理

莫謂衣服僅禦寒

愚俗求質亦求量

增長貪欲難入道

學佛成就在驢年

經文

第二、衣食具足者:衣法有三種:一者、如雪山大士,隨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遊人間,堪忍力成故。

大意

修習止觀應先具五緣,本段係言衣食具足的部分,衣法有三種,此為上根行者之衣著需求。

導覽

一、雪山大士有二解:一指釋迦牟尼佛曾在雪山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麥;一指釋尊於過去世修菩薩行時之名,又稱雪山童子、雪山婆羅門,略稱雪童。據北本涅槃經卷十四記載,釋尊過去世為婆羅門時,入清淨之雪山修菩薩行。一日,帝釋天化現為形容可怖之羅剎,欲勘驗婆羅門,而宣說過去佛所說之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婆羅門聽聞此偈,心生歡喜,要求羅剎告知後半偈;然羅剎欲食婆羅門之血肉,始肯相告。婆羅門求法心切,慨然應允,遂得聞後半偈之:「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並將此四句偈書於岩壁、樹幹等處,使後人得知。繼而至高樹之上,投身往下,捨身於羅剎。其時,羅剎還現帝釋身形,自空中安接婆羅門於地,並率諸天人於足下頂禮。釋尊以此因緣超越十二劫,先於彌勒之前成佛。而雪山大士捨身羅剎的事蹟所彰顯的是求法的殷切心,世間凡夫窮其一生苦苦追求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妻子兒女,到頭來卻只是空歡喜一場,而這個「空」非指空性,是指世事無常,所求辛苦卻轉眼成空,憂惱無已。以證悟空性之聖者觀之,猶如水月空花,但吾等為幻境欺誑、自甘受騙,當此之時,吾等應自問對教法的追求、對真理的探究,是否如對五欲境一般好樂,甚至如雪山大士的捨身求法?彌勒菩薩雖早釋迦牟尼佛六十小劫發菩提心,但釋迦牟尼佛早其九大劫(或云十二大劫)先成佛,即在於其對佛法渴求的心,超過彌勒菩薩,而求法心可以增上修學佛法的能力,也是成佛的無上資糧。 雪公夫子亦云:三藏十二部一言以蔽之,即是求。成就秘訣在求,故孟子云:求則得之。

二、雪山大士,結草為廬,隨得一衣,蔽形即可,吾等雖非此能耐,但應以此為所願境,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縱遇人生困境,也能「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經文

二者、如迦葉常受頭陀法,但畜糞掃三衣,不畜餘長。

大意

此為第二種衣法,乃中根行者之衣著需求。

導覽

一、三衣是指印度僧團所准許個人擁有之三種衣服,每一種衣只能有一件,或可有二件,要視情況而定,即:(一)僧伽梨,即大衣、重衣、雜碎衣、高勝衣。為正裝衣,上街托缽時,或奉詔入王宮時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條布片縫製而成。又稱九條衣。(二)鬱多羅僧,即上衣、中價衣,又稱入眾衣。為禮拜、聽講、布薩時所穿用,由七條布片縫製而成,故又稱七條衣。(三)安陀會,即著中衣、中宿衣、內衣、五條衣。為日常工作時或就寢時所穿著之貼身衣。以上皆規定以壞色製成,故又稱為袈裟。三衣之製法,規定頗詳細。即將一整塊布,切割成長短不一之小布片,縱的縫合之後,再以規定之條數作橫的縫合。由此種裁剪樣式觀之,亦稱為田相。此一製法,因部派不同,細節上亦有差異。我國與日本之製法趨向華美化,僅在裁割方法上沿襲舊規。由於其製作特殊,故不為其他地方所採用。穿著此種衣服,可令人捨棄欲望,且不虞被盜。另有不按規定裁製者,稱為縵衣。他人丟棄之穢布洗淨後所縫製之衣,稱為糞掃衣。此外,尚有以棄置於墳墓、包裹屍體,及被老鼠咬過之舊衣布料所製成者。

二、糞掃衣又作衲衣、百衲衣。即摭取被捨棄於糞塵中之破衣碎布,洗滌後作成之袈裟。據載,著此衣有十利:(一)慚愧。(二)防寒、熱等。(三)表示沙門之儀法。(四)天人恭敬。(五)無貪好。(六)隨順寂滅,無煩惱熾然。(七)有惡易見。(八)無餘物之莊嚴。(九)隨順八聖道。(十)精進行道,無染污心。故知比丘以糞掃衣為袈裟,最為殊勝,最受尊重。糞掃衣之種類,約有四種:(一)包裹死者而棄於墓地之塚間衣。(二)包裹死者而布施給比丘之出來衣。(三)在聚落中,置於空地而無所屬者之無主衣。(四)捨棄於巷陌、塚間或糞塵中之弊物,稱為土衣。

三、「但畜糞掃三衣,不畜餘長」是為了對治對衣服的軟觸貪、上妙貪及多衣貪,拿掉對衣服貪著的習氣,才有持戒的能力,行者若無法擺脫對衣食等欲望的貪求及束縛,將致使防非止惡、斷惡修善的持戒能耐不足,故吾等應以三種衣食具足,做為我們的所願境,進而培養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苦忍等忍辱的能耐,增上自己遇境逢緣的解脫能力。

四、佛弟子當中修學頭陀行最有成就的就是迦葉尊者,當迦葉老比丘來時,世尊均讓半座給他,以示尊重;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惟迦葉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人有心眼,但多專注於專五欲境,但佛的心眼徹見正法,最能體會正法,故名「正法眼」,「正法眼藏」是指正法眼含藏一切的功德;「涅槃妙心」是指此心甚妙,善體涅槃(涅槃即證悟空性破除執著、破除煩惱的狀態),能破除執著、降伏煩惱,得極清淨;萬法的真實相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無相,無相是說這個相是無可指陳的,但卻可隨緣展現,每一法的真實相就是空相,空相遍一切法,故曰「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是指證悟空性之法門,比如淨土法門亦是微妙法門,因為往生淨土是花開見佛悟無生;「不立文字」猶如因指見月,是要透過語言文字去體會空性,但語言文字並非真如實相(空性),然猶是教內別傳(如來禪);至於禪宗則是教外別傳,不藉語言文字傳佛心印,反而要從舉手投足、運柴挑水當中去體會無言之教,此種教法一般人更難體會,引導老師須是開悟大善知識,弟子須是上根利智;「付囑摩訶迦葉」是此種教外別傳的頓悟法,只有迦葉尊者懂得,故佛將此心印(教外別傳,以心印心的頓悟法)傳給迦葉尊者,成為禪宗第一祖,同時還有事相的證明,即佛以袈裟及缽傳給迦葉,代代相傳,到第廿八祖菩提達摩東來,並將佛的袈裟及缽傳到中國來,此兩件寶物後被六祖惠能埋掉了,因為佛之袈裟及缽是得心印的表徵,若大家不重在得心印,只重在爭奪衣缽,猶如捨本逐末,徒具形式,有何意義?故將之埋之何罪之有。

五、修頭陀法應守十二種規矩,分為衣服的二種 (糞掃衣、但三衣) ;食物的四種 (常乞食、不作餘食、一坐食、一端食);住處的六種 (阿蘭若處、塚間坐、樹下坐、露地坐、隨坐、常坐不臥),目的在除掉衣食住的貪著習氣,鍛練安貧守道、惟慧是業的修學能耐。世尊曾對弟子說:若有頭陀行法,佛法方能久住於世。善財童子向德生童子請益時,德生童子 (以淨智觀諸世間皆幻住,係由因緣所生之故,乃至一切菩薩眾會變化調伏諸所施為皆幻住,係由願與智所攝成之故,而證得菩薩解脫),傳他二個法門,一為親近善知識,一為頭陀行法,乃入菩薩的總持門。

六、小乘國家保有世尊修學佛法的外在形相,大乘的國家保有世尊修學佛法的內在精神,二者要一體同觀,才得窺佛法的全貌,若只重精神而忽略外相的磨練,則精神將流於口號,而無法下手實修,縱然陳義極高(如高談出離心、菩提心等),但生活的習氣仍重,則不僅無以服眾,亦無度眾的能耐,故學佛固然要重精神 (大乘的義趣),但也要尊重外在的表法,內心有頭陀法的觀修,也渴望在學佛的過程中有此能耐,厚培解脫的資糧;八大人覺經:「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即此之謂也。

經文

三者、若多寒國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來亦許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須說淨。知量知足,若過貪求積聚,則心亂妨道。

大意

此為第三種衣法,乃下根行者之衣著需求。

導覽

一、百一等物是指三衣六物【六物為佛制定比丘所必須蓄存的六種器物,即僧伽梨 (九條乃至二十五條之大衣)、郁多羅僧(七條之中衣)、安陀會(五條之下衣)、鐵多羅(鐵缽)、尼師壇(坐具)、漉水囊(保護水中蟲命之具)。】之外,一切資道的什具,但只得保存一件。

二、三衣是鼓勵我們在日用平常上,不要有衣與食的習氣,並增加對治物欲的能力,假若過於貪求積聚,則心亂妨道,但若為了利益眾生,給眾生種福田,而非貪求蓄積,亦非妨害道業,才接受施主的供養,則另當別論;但須有能捨的意樂,降低對生活的欲望,如此才有能力說要利益眾生,否則即是以利益眾生之名,行蓄積之實。

三、說淨乃以諸物均作委寄之心,代為使用,不可有己有之想,而現在暫時借用,乃為資道修行、服務眾生之故,「欲為佛門龍象,須做眾生馬牛」是也。(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