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三代共修活動報導-週四共修止靜法語

念佛與禮敬諸佛

心爾、心晴

禮敬共有十種禮

簡除慢心與散亂

若能恭敬行其餘

能作念佛勝助功

念佛必須結合其他種種法行作為助功,此念佛之法行方能更為圓滿。前明「懺悔業障」以及「隨喜功德」,今則略明「禮敬諸佛」。

我們每天作早晚課、或進道場、或到寺院,首先一定要向佛菩薩頂禮三拜,來表達內心對佛菩薩無比的崇敬。此對諸佛菩薩之禮敬即是普賢十大願之一。禮敬的對象,以空間而言是十方一切諸佛;以時間而論分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的諸佛菩薩。過去佛與現在佛都已成佛,那麼什麼是未來佛呢?就是已經發菩提心的凡夫及修道有成之聖者,或在家、或出家,都是我禮敬的對象。若再更廣泛的說,所有的有情眾生都具佛性、皆堪成佛,故是我所要禮敬的對象。法華經上所說的常不輕菩薩(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即是以禮敬三世諸佛的功德而快速成佛,他恆常不輕視一切眾生,知道眾生皆具佛性、都可以成佛,因此他恭敬所有的眾生。

那麼我們應該以什麼心態來禮佛?禮佛共有十種內涵:

一、我慢禮:內心煩惱多、傲慢、執著、頭不點地,叫我慢禮,我們應該避免。

二、唱和禮:隨人伴念、隨人念阿彌陀佛名號,跟隨人拜,內心打妄想,佛號沒入心、拜佛「如碓上下」,這個也要避免。

三、恭敬禮:五體投地的拜下,並且要運心觀想,以我最尊貴的頭禮佛之雙足,這是拜佛最基本的觀念。佛最卑下的腳比我們的頭還要尊貴。我們的頭腦從來沒有想到要利益眾生,佛最卑下的腳,走路都在利益眾生,佛的舉手投足都是我們要學習的,而從腳學起。

四、無相禮:此禮能摧壞我執的行相,然如何摧壞?沒有能拜的我及所拜的佛,徹底的念佛而不念我,完全融入佛的內涵。

五、起用禮:佛的身可以變現很多,我的身也可以變現很多,隨緣而起用。佛隨處所在、隨類的表現,都是我禮敬的內涵,依前無相禮成就無我心行,隨緣而起用,此依體起用之禮即是起用禮。

六、內觀禮:佛從來沒離開過我的心,我以心中的眾生在禮我心中的佛。也就是說我心中的煩惱、造作、妄想都透過我禮我心中的佛,徹底的摧伏之。對佛各類的表現,無盡的禮敬當中,我都在成就我心中的佛。

七、實相禮:實相就是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當心中的眾生禮心中的佛,成就心中的佛的時候,跟外面的佛是無二無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可以進入佛所證悟的內涵。

八、大悲禮:不只是自己禮,還帶著一切眾生拜、帶一切眾生懺悔,求福、求慧。

九、總攝禮:攝持著恭敬、無相、起用、內觀、實相、大悲來禮佛。

十、無盡禮:事事無盡、事事無礙,十方諸佛無盡的表現,他的前面都有我在拜,叫「如對目前」。他們都攝持在我這道場,像摩尼寶珠一樣。同樣的,我也映現出去,在所有十方諸佛海會中都有我的禮拜,此即「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一遍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禮敬諸佛最能夠對治傲慢的過患,得到他人的尊重,諸佛已具有智慧、神通、道力、德能等種種的功德。當我們禮敬諸佛的心生起時,最能引發「見賢思齊」的心。看到成聖成賢的諸佛菩薩,會起效法他們之心,就能確立人生修行的目標,進而能斷惡修善,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在外緣上可以得到他人的恭敬與擁護。

當我們禮敬諸佛的時候,最能讓諸佛菩薩歡喜,透過禮敬與諸佛結上善緣,成為諸佛菩薩很容易攝受與提攜的對象,藉此禮敬因緣入佛的殿堂,能令諸佛菩薩教化我們。並且從禮敬諸佛的功德中,很容易遇到善知識,因為善知識是為了成就我們的佛果而示現的。大般若經記載的常啼菩薩,就是透過對十方三寶的禮敬,見到宿世有緣又有恩的曇無竭大師而解甚深般若法,成就佛果。

當我們禮敬諸佛的時候,就能得到善神的擁護,因為善神最樂意見到眾生向善的心,相對的惡鬼就遠離了。如果我們犯錯或破戒,都可以透過禮敬來懺悔,禮敬諸佛是懺悔法門中很重要的一個法行,比如:三十五佛懺、八十八佛懺、千佛洪名寶懺等,都是透過禮敬諸佛,來懺除我們無始的業障。

那麼不禮敬諸佛有什麼過患呢?因為不能生起恭敬的心,就不能引發見賢思齊的心念,就沒有辦法確立我們人生的目標,更不會勵力的斷惡修善,於修善毫無勢力,而以猛烈的煩惱造諸惡業,外緣上所謂的「不敬人者,人恆不敬之」。所以得不到他人的恭敬、不能得遇善知識、不能蒙佛接引,更不可能成為諸佛菩薩的入室弟子,無法得到高貴的種性,又因為不知反省懺悔,故善神遠離、惡鬼擁護,引發種種的過惡。

前面講過禮敬諸佛最能對治傲慢的過患,首先要瞭解「慢」的行相,共有七種:

一、慢:自己與他人相比,他人不如我,就說他比我差,他人與我一樣,就說與我差不多;雖然不妄語,但是有慢心。古書有云:夫禮者自卑而尊人。

二、過慢:他人的能力跟我相等,硬說我比他高明,或者他人本來勝過我的地方,卻說他跟我一樣。這過份的慢心叫過慢。

三、慢過慢:他人本來就勝過我,我卻反過來說我比他強,比過慢還要過分。

四、卑劣慢:自己本身承認不如人家,但是心裡還是要慢一下。自認為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只不過少分的卑劣而已。所以沒辦法承認他人高明的地方,就更不會虛心向人學習。

五、邪見慢:在社會上可以看到的一些惡人,他們大肆製造惡事,還自逞英雄、自認為了不起,叫「卑劣慢」。

六、增上慢:這是站在修行的立場來講的。有些人非常精進用功修行,於是得到一種殊勝的現象(相似的境界),就以為自己證果了,這叫「未證謂證,未得謂得」。自己還沒有得到證悟的境界,卻說自己得到證悟。自己還沒有證得聖果,卻說自己得到聖果了,這就是增上慢。

七、我慢:這是所有慢中之所依,乃執我的慢(我執),將自己看得很重要,內執自我,所以認為一切人皆不如我,我的能力比別人高明,還要超過、還要殊勝,有一種高舉之心。

一個人在這些慢當中,就不會去肯定對方,因此不能藉著對方的優點來提攜自己。只看到他人的缺點,或認為他人跟自己一樣,而不接受教誨使自己增上。所謂「我慢山高,法水不入」。論語上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懂得修行的人,最要對治的就是慢相,見他人之長,生起效法之心,見他人之短知煩惱業障的可怕,而生起警惕心,所以要感謝他的示現。一切眾生都像阿彌陀佛變化所現一樣。

為什麼要說這些呢?因為禮敬諸佛與念佛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禮敬諸佛也可以收攝普賢十大願,來作為我們成佛的資糧,更可以收攝到淨土念佛法門上,作為念佛殊勝助功。我們對佛的禮敬,代表對佛德的仰慕。且觀待我們對佛的瞭解,由此而念佛才能生起禮敬的心。淨土念佛是以阿彌陀佛的名號為所緣境,以名號來彰顯阿彌陀佛的種種德能,生起對彌陀佛無以倫比的禮敬,整個心念都繫在這境界,專注一境的心生起,即能輕易對治攀緣五欲境的心。而我們的業障也觀待以念佛及禮佛的心,現起佛殊勝的威神力及殊勝加被來消除之,善根福德亦是以此心感得佛力加被而引發之。

再者,像人天的安樂,聲聞、緣覺的證悟,乃至於菩薩的菩提心、種種離苦得樂的事業、成佛的因緣,全部要靠佛功德的加被而生起。所以我們要深深的生出禮敬的心意、知一切快樂的獲得,一切痛苦的去除,有賴我們禮敬的心而生起。而彰顯佛功德,就是在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上具足。對佛種種功德的憶念而生起禮敬。所以念佛與禮敬諸佛,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從禮敬當中最能生出真誠心,此心念佛念念中能消除我們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也最能深入念佛三昧,念得心生法喜,成就往生與成佛的資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