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期::啟蒙園地-十四講表

(六)第三講表(甲、乙、丙)

 傳瑛

 

我們想學佛,第一講表先讓大家瞭解什麼是佛。第二講表說明佛法涵蓋的層面,以及學人應從哪幾方面學習佛法,才能面面俱到。再來就要消除世人對佛法的誤會,這些誤會源自本身或他人看錯或者聽錯,因此有必要澄清。

誤會分為「我假理想」與「聽信妄談」。什麼是「我假理想」?假理想表示不是真理想。我們說話時,常常會說:「我認為……」,這個「我認為…」可能是對的,可能是錯的。事實上,錯的比例佔大部分。若是錯的話講給別人聽,當別人聽進去且加以採信時,就是「聽信妄談」。

誤會的來源主要有下列幾種情況:

一是「未見而言」:有些人並沒有看到這件事情的發生,就向別人說:「我聽說…」。這種人很多,而且傳達錯誤的訊息居多,同時也讓很多人誤聽訛傳。

二是「見蛇為龍」:把蛇看成是龍,應是不可能,但在世上常常會這樣的事喔!佛法中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叫「見繩為蛇」:在一個很暗的房間裡,有條麻繩很粗很長,若沒開燈進去,在黑暗中會以為是一條蛇而把自己嚇昏。為什麼會錯認?因為太暗,「暗」就是「無明」。「無明」代表沒有智慧,智慧沒有開顯,很多事情看不清楚,如同誤認繩為蛇。眾生「我認為」的事物多是「無明」的狀態下而說的,所以很多是夾雜錯誤的見解。學佛就要把「無明」變成「明」,如同在很暗的房間,打開燈光,讓房間變成很明亮,這時才會清楚看到原來房間裡放的是一條繩,而不是一條蛇。

最後是「未究其理」:即使是親眼所見,但沒有仔細探究它的原委,也會產生誤會。孔子周遊列國時,於陳、蔡被圍了六天,無食物可吃,孔子見弟子們都快餓昏了,就請子貢帶一些人衝出重圍去買菜飯。買回來後請顏回烹煮,顏回煮好時,卻發現飯上有一團污垢。顏回想:留著這團黑飯,其他人看了,可能以為飯不乾淨而不敢食用,丟掉又覺得可惜,於是就自己吃了。很不巧吃的當下被子貢瞧見。子貢以為顏回受不了饑餓,竟做出偷吃飯的卑賤行為。子貢跑去問孔子:「一個高尚的人,會不會碰到不好的環境就改變他的志節?」孔子回答:「不會,如果真的是個仁者,無論碰到什麼環境,他都不會改變他的志節。」子貢就將剛剛看到顏回偷吃飯的行為告訴孔子,孔子不相信,就說:「讓我來問個明白。」孔子對顏回說:「我們於陳、蔡被困了六天,昨晚夢見祖先對我說,我們最近就可以脫困,今天我們來祭祀祖先吧!感謝祖先的保佑。」顏回就將剛剛吃飯的事情告訴老師,並且表示這飯已用過,不能拿來祭祖。這時子貢才瞭解,原來顏回是為了惜福才吃了那口飯。

我們做事情或說話若是未見而言、見蛇為龍、未究其理,結果就是「自非其真」。說出來或做出來的事情若是錯的,不僅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一般人對佛法有幾種誤會,認為佛法是「迷信」、「消極」、「神權主義」、「忽略現實」、「不合科學」。所謂的迷是對事理的真相不清楚而說的。如果清楚瞭解就叫做「正」、也叫做「覺」。

以下逐一澄清上述幾種誤會:

「迷信屬他」,一般人不知道佛法就說佛法是迷信,不懂佛法的人說佛法迷信,這些人才是迷信。迷信的內涵包括:

一、「無謂有」如渴鹿陽焰:在沙漠中有一隻鹿很渴,因為氣候很乾燥,再加上太陽的照射產生一種幻覺,好像遠遠的地方有水在流動。其實是太陽的熱氣及光線折射所造成的一種幻象。渴鹿不知道那是幻象,他總覺得遠方有水,好像就在那裡,可是當他走到那個地方的時候,卻不見水。眾生也有類似的情況,我們往往認為呈現在眼前的東西是很實在的,而且錯覺認為它永遠都會存在,從沒想過它也會有消失的時候。譬如眾生認為錢財很實在、地位很實在、別人的稱讚很實在、別人的毀謗很實在,因此,很在意得失。當他得到名位財富時,會產生一種反應〜很高興,然後想愈得愈多。當失去時,也會產生一種反應〜很懊惱、生氣,接著千方百計想再獲得。不管是得到後想愈得愈多,或是失去後想再獲得,這些都是貪瞋癡的煩惱相,都會趨使人不擇手段,造作惡業。事實上,萬法無自性,任何人、事、物,都是依上一講表所說的,藉由因緣變化而產生的假象,沒有恆長不變的自體存在,但眾生不瞭解,所以產生「無謂有」的誤會。

二、「有謂無」如「近視斥星」:好像一個人近視很深,又沒戴眼鏡,在滿天星空的晚上,看不到星星,他就說沒有星星。佛法講因果,造善得樂,造惡得苦。萬法無自性所顯現就是因果的變化。一般人不承認有因果,並且會說某某人這世不造善,為什麼卻得樂果,那麼有錢還那麼享樂?有的人一生行善事,還是很貧窮過苦日子?這是因一般人只看到現世這一點,因果有時要看三世,過去世造惡因,現世成熟苦報;而現世他造的善因,樂果在下一世成熟。由於眾生沒辦法看到前世或下一世,所以誤認沒有因果。古時有位名叫王硯虛的船伕,他跟一個富翁借了一兩八錢,他沒還錢就先死了,有一天這個富翁模糊地看到這個王先生穿著一件中間繫有白腰帶的衣服,走進他們家的牛圈,沒多久就傳出牛圈裡有一頭母牛又生了一頭小牛,富翁很好奇去看,發現小牛身上有一個很特別的標誌,牠腹部有一條白色的紋路,富翁想,這個可能是王先生欠債,此世以一條牛命來還。富翁對養牛人說:「我們養一陣子之後,等到這個小牛強壯了,你把牠帶到市場去賣,記得只要賣一兩八錢就好了。」等這頭小牛強壯了,養牛人就以一兩八錢的價格賣給某甲。有一天某甲牽牛走在街上,有個農夫看到了,農夫想家裡剛好要一頭小牛來工作,所以他就向某甲買牛,並以二兩六錢成交。農夫很高興把小牛牽回去,結果做不到幾天,這頭牛突然暴斃死了,農夫很生氣,追蹤這頭牛到底是誰賣的,找到賣牛源頭的富翁,富翁就把這個賣牛的原因告訴農夫,他說:「我會賣這頭牛,是因為我知道牠是來償債的,所以我只賣一兩八錢。」然後他就去問某甲,某甲說:「你這麼講我倒想起來了,這個王君生前也跟我借了八錢,可是他也沒還,難怪我會多賣八錢,以二兩六錢賣給您。」這時農夫也想起,生前我剛好欠王君二兩六錢,因是我欠他錢,他不需要替我工作啊!所以我買回來沒多久他就死掉了!

上次講過果報有「增長廣大」的特性,一顆小小的種子很不起眼,可是長成一顆大樹時,那果報是很厲害的。像王先生才欠一兩八錢,可是他來世以一條畜牲的命來還,所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以為嘴巴隨便講都沒關係,我們有時候以為一句話講出去沒關係,只是笑話而已。切記!一句話出去就是一個業,將來還是感得果報。有的人為什麼講話,人家不願意接受,或者聽了不高興,這是因他曾造綺語的口業所致。

現在我們學佛之後,瞭解因果,要把眼光看的很遠,不能只看到現在這一世,還須含括過去世及未來世,這樣才能把自己心量擴大。一個人的格局大,是因為他的見地高遠,懂得包容。格局大、心量大,這種人才能成就大事。嚴格的說,真正對因果確信不疑的只有佛。因他才能看到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種種的緣起相,可是一般眾生,因看不到種種的緣起相,而把「有因果」錯認為「沒因果」。

三、「偏陋執」:眾生有些見解是帶有偏見且陋劣的,這包括前面的「無謂有」、「有謂無」,無自性說有自性、有因果說沒因果,就如「轎付前價」。以前人的交通工具是轎子,轎子是前面兩個人加後面兩個人抬,嘿咻嘿咻抬到山下後,坐轎的人付錢時,竟然只付前面兩個人,因為他只看到前面那兩個人,後面我沒看到我不付。眾生的眼光、看法、心態就好像是轎付前價,很可笑也很可憐!

「正信屬佛」,什麼是「正信」?唐朝有位玄奘大師,七、八歲時跟父親讀書,有回父親寫個「正」字,他疑惑地問父親,什麼是正?父親回答:「正就是不歪。」玄奘大師又追問:「心要怎樣才算是正?」父親回答:「心要走正道就是正。」玄奘大師再問:「什麼是正道?」父親回答:「正道就是古聖人所走過的路,跟著他們走就對了。」玄奘大師聽了隨即發願,我這一生一定要遵循古聖人的道走。佛法的聖人是佛,所以這裡的「正」是指佛道。佛道可從三方面來學習:一、現量。二、比量。三、聖言量。

什麼是「現量」,現量是佛的親證境界,佛看所有事情都清清楚楚,佛看三千大千世界,就像看手掌紋那麼地清楚。三千大千世界外下多少的毛毛雨,佛都知道,所以佛的現量是不可思議。思是思考,議是用口說、討論,換句話說,佛的境界是眾生無法想像的,當然,也很難用言語去形容的。但為讓眾生瞭解,佛說法就用「比量」,用比喻的方法讓眾生知道。現量、比量都是從「聖言量」而來。什麼是聖言量?佛將他證悟的道理與他修行的方法,宣說出來之後,弟子將他記下來,成為佛經,就成為聖言量。修行依著聖言量才是正信正行。(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