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期::大德法語-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三十二)
道源老和尚
漸修利根方頓悟
悟理無二理所破
入事生執道所破
雙彰法界與法身
乙二、正宗分
丙二、令依解修行隨根證入
丁二、廣明行相
戊一、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
己一、開示觀門同佛
庚五、正答所問
辛一、長行
壬四、結合問詞
經文: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前文普眼菩薩問了一些問題,是問初發心的菩薩,以及末世修行大乘的眾生怎樣漸次修學?此處之如是漸次,乃依佛前述那樣的漸次,如何漸次呢?先修二空觀,後修法界觀。若圓頓大教則沒有漸次,說漸次,是先修二空觀,再修法界觀,修二空觀是先修我空,後修法空,修法界觀是先修一真法界觀,後修三種法界觀:先是真空覺相觀,其次是理事無礙觀,三為周遍含容觀。
思惟就是觀想,晏坐靜室須正思惟,不是一般人在那兒妄想分別的思惟,須是大乘觀行的思惟,如是就住持。亦即如是思惟,如是用功,不會再退轉,已經安住不動了,安住於圓覺的修學法。
如是方便,是依眾生需要而有方便,修法界觀之前要先修二空觀,修二空觀之前,須有個方便下手處,即堅持禁戒,晏坐於靜室,其次於二空生起觀慧。所謂戒、定、慧三無漏學,彼即有個漸次,亦即學佛求開智慧,然須有前方便,得持戒,修定。不持戒,根本不能得定,持戒須堅持禁戒,修學空性雖是不著相,然持戒是非著相不可,不著相如何堅持呢?如剛入小學的學生,向他說博士的論文幹什麼?修到不著相,是連能、所的自相都找不到。可是最初下手方便得堅持禁戒不可,若戒律不清淨,修不了定,即使得了定,都是魔加持的,非著魔不可。
天人有五種神通,鬼神也有五神通,你那些冤家死對頭在鬼神道或者在天道,他看得很清楚,哦!你還想修定?你還想開智慧?你根本不持戒,哼!你要求定,就助你入邪定!起信論中那些著魔的境界,都是魔來加被,楞嚴經裡五十種陰魔,都是魔來加被,令修行者得定,開了智慧,甚至得神通,結果是得了神經病,佛教不叫神經病,叫著了魔。這種病中西醫都治不好,古時沒西醫,現在有西醫,但都治不好神經病?不怕千生不悟,但怕一日著魔,千生以來沒有開悟不要緊,還可以再修行。若這一生著了魔失去了道心,知見已錯亂,哪有修行用功的能力呢?受了這害墮落下去以後,不曉得要墮落到哪裡去?修學用功,要先求理解,不求理解,但取用功修行,結果是盲修瞎練,墮坑落塹。修行不求理解,等於行路不了解路程,也不知方向,等於瞎子一樣,非墮坑落塹不可,修行不求理解,非著魔不行。
然現在我們在講堂裡講經,易犯什麼毛病?乃有解無行!不修行,自己也得不到實際利益,也不能引導眾生得到實在的利益。行時要有如是方便,首先要堅持禁戒;其次修定,有了定你才能修觀慧,定都定不下來,你如何能觀修呢?如何生起觀慧?先修二空觀,再修法界觀,但是持戒、修定是觀慧的方便,此即如是方便。
前問:如何開悟?由悟到二空之理到悟一真法界之理,謂之如是開悟。悟後起修,頭路清楚,那才是真修行了,此即如是開悟。
求如是法。亦不迷悶。前之文殊章有: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此乃不講方便與漸次。其次普賢章: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到了普眼章說了四個漸次,須知初發心的人,若不是上上根之人,則有迷悶而不通達,只覺得這些道理恍恍惚惚,僅知道一點點,怎麼下手呢?所以本章佛開示須依戒修定,再修觀慧。以上長行。
辛二、偈頌
壬一、標頌
經文: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此時佛叫普眼(當機),本章是由他請問的。
壬二、正頌
經文: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淨。不動遍法界。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修學先要觀察我究竟有無自相?我是實法嗎?我所攝持的身與心,都是幻化不實的,身體是四大假合而成,心是六塵緣影,好像有一個知覺在裡邊,實際是緣六塵為影,識由緣影而有,修行用功要在破我執,我執一破,法執亦破。
四大體性不可得,又如何生出個我?四大和合之身,由此身見有實我是最難破,講大乘佛法什麼都空了,結果身見(薩迦耶見)不空。叫你犧牲生命,為法忘軀,你都可以說得到,然是說空話,其實拔你一根毫毛你都不肯,你執著身見執著得可厲害。若知身見,所見之身不過是四大假合,四大—地、水、火、風真實相都了不可得,還有身相嗎?身相且空,六根哪有立足的地方,六根是在身體上生出來的,身相空了,六根到哪兒?六根自然空了,這六塵是對著六根起的,你內裡六根空了,外邊六塵又如何會有?其次如何觀身體如幻如化?將身體歸屬到四大種,且四大各自之體亦皆不可得,所組合之身又如何有自相?像是戲法變現出來的,或如幻術變幻出來。
其次心性歸到六塵,沒有攀緣六塵,生不起心,此之心性非心的本性,是指心的特性,亦即心之生起是緣六塵。此四大之體了不可得,誰為和合者呢?誰來和合這個身體?四大本空,身又在何處?既無四大自相,則六塵自相在哪裡?六塵了不可得,又如何生起心呢?
你不是問漸次嗎?這就是漸次,修行由哪裡下手呢?先觀身空,再觀心空,身心組合的我又何嘗真實?你能觀自身心清淨(了不可得),同理一切眾生都清淨,同理依報(世界)清淨,一世界清淨,則一切世間都清淨。
此時悟到法界本來不動(清淨),作、止、任、滅皆說不到(用不上),能證的智慧,或者能證的觀行者(能證的人),亦了不可得。
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一切佛世界亂起亂滅,如虛空華一樣。過去、現在、未來之三世也是平等的,無起滅三世之自相。所證的空性哪有東、南、西、北等十方,哪有過去、現在、未來,所以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平等沒有差別,所以畢竟無來無去。
在圓覺法會中那些能入三昧的菩薩都知道,初發心的菩薩也應當曉得,此種修學成佛的方便(漸次),如同將地(理)圖都給你畫出來了,你要看個清楚!
末世眾生修大乘的更要知道,善知識難求,初發心菩薩以及末世的眾生,發願求入佛的道,應當依善知識以如是方便、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將普眼菩薩這一章意思了解,如同依地理而行。譬如從高雄出發,要到總統府(台北),然二乘人只到了台中就下車了,大乘菩薩則到目的地。初發心菩薩,要將直至成佛境界的理路研究清楚,並好好的觀修,而非盡說些大話,經文雖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結果你還是不空,雖一切都是幻化,結果你還是執實。諸位都是學大乘法,要將教理看得明白,將路程地理都看明白。開步走時,還得持戒、修定、依定而觀修生慧,須腳踏實地的做去。欲將無始劫來的生死了脫談何容易?也容易!你是上上根的人才可以,上根人就差一些,何況是中根,何況下根。(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