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期::護生放生-難忘的母親節
心得點滴入圓解之大海
參加母親節活動有感 / 心爾
母親節那天,照例參加慶祝佛誕辰的浴佛暨放生活動,以感念自己以及普天下過去、現在的生身父母,並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大家扶老攜幼,親戚、朋友從各地踴躍來參與這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活動。又上至九十餘歲的老阿嬤,小至襁褓中的寶寶,希望藉此讓大家對佛菩薩,生起無比的信心,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進而皈依三寶,家庭佛化,已種者令增長,已增長者能相繼,勤修教法,斷惡修善,精進念佛,積聚成佛的資糧。
走進浴佛會場,首先看到的是兩處設置得十分莊嚴的壇城。由衷的感謝承辦人員的用心,慈悲與智慧,考量這麼多人浴佛,不致佔太多的時間。佛滅度後浴像功德,是供養中最殊勝的法行,唯願藉著灌沐一切諸佛,洗滌五濁眾生身心的塵垢(無明煩惱),開啟如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慈悲、智慧與願力,引發殊勝的菩提心利益有情,來成就佛果,並祈求佛菩薩加被,除去國家種種的障難,人心向善,社會祥和。
浴佛之後,接著是學子們國學讀誦,及詩樂的吟唱。將幾年來所學成果,呈現在大眾面前。詩樂能調和一個人喜、怒、哀、樂的情緒。再配合禮、教以孝悌,孝是德性的基本,可以培養出氣質儒雅、溫柔敦厚的健全人格。儒家的仁心、佛家的慈悲,無不以孝道為基礎,所以小朋友讀誦的經文,大多以孝為主題。
回憶小時候,在物質生活匱乏的環境裡,母親作一頓飯,往往比現代人要多花一倍以上的時間,非常辛苦,一生省吃儉用、含辛茹苦、歷盡風霜,為的是讓全家人溫飽,孩子們能接受中高等教育,省庵大師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乾去濕,厭苦吐甘,才得成人。」道盡母親養育兒女的辛勞。每當想起她瘦弱的影子,不覺心酸不已,聽著小朋友讀誦慈烏夜啼:「未盡反哺心」,想起父母生前,不但未報養育之恩,往生後因為沒有修持,也未盡孝女之責,真令人心痛,深深體會「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年紀稍長,應該進一步,培養他們關懷別人、同情別人、幫助別人的仁心,再教導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是智慧。有仁心(慈悲)有智慧,內心很篤定,就不會做錯事、說錯話,自然能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報。更不會以追逐色、聲、香、味、觸五欲境,為人生的重點,了知貧富無自性,皆為因緣所現,在順境當中知道佈施、行隨喜,護持正法。在貧賤當中尚能著文章,唱誦詩樂,勉力種殊勝的樂因。心不隨境轉,而且能安住在求道、修道、證道,以道養心,則雖居陋室,粗茶淡飯,亦能樂在其中,並藉此考驗自己,使道心更堅固精進不懈,才會有所成就。
接著是老年人,用閩南語吟誦 雪廬老人所著的淨土詩,覺得我們何其幸福?在佛法難聞的今日我們已聞,淨土難逢今已逢,善知識難遇今已遇,眼前除了念佛之外,還有什麼可求呢?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大家不將佛號「念到一心存」,怎麼能在「今宵出苦輪」?整個活動彰顯儒家的「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終」的大同理想,意義非常深遠。
最後要感謝所有工作人員的辛勞,無論事前場地的勘查、人員的統計、車輛的安排、餐點的張羅、壇場的佈置、生物的購買、魚梯的製作都費盡心思,周密的設計,讓一天的活動進行得井然有序,參加的人都法喜充滿,很多人說從未參加過這麼殊勝的活動,明年還要再來。但是一切法都是無常的,不是永恆不變的,誰能保證明年一定還擁有這麼健康的身體來參加呢?
舞雩詠歸〜母親節浴佛、放生有感 / 淨智
從平靜無華的巴赫,純淨赤子的莫札特,到歌出「四海之內皆兄弟」〜熱情洋溢的貝多芬;從律呂黃鐘,霓裳羽衣,世間才子李叔同,以至後來成為佛門高僧,體悟自性真常的弘一大師,我們看到了人世間諸多的變化,全在剎那須臾間。生而死、死而生,就像永遠在趕場的戲子,這就是癡迷的眾生如我。懺悔自無始劫來迷失自性,汲汲於追求名利,癡滯於財色名食睡,以致恆在六道翻滾,空懷寶珠,而仍四處行乞。
母親節當天,有幸追隨老師與諸多善知識,前往海洋大學放生浴佛,細聆孩童們清朗的讀書聲、悠揚的樂聲與大眾的念佛聲,不禁憶起論語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豁達,仿如《金剛經》云「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的示現,而能安住真心,降伏妄心,無住而住,不降而降,而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進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歸於西方極樂淨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跟隨諸佛菩薩、諸善知識的腳步,迴入娑婆度有情,以續佛燈明。
隨著孩童們背誦詩經蓼莪篇:「…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回憶起父母自我呱呱落地,生我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之恩,就如五分律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今生父母是,多生多劫以來的父母亦是,我們怎能不感念父母恩的浩瀚偉大?如同小草的兒女身,不斷受著如長流水般父母心的滋潤,長掛於父母心,我們永遠是父母心頭的那塊肉啊!而佛恩何嘗不是?「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無量無邊的佛菩薩們是「念念智周於法界,廣度眾生皆不退」。為報佛恩親恩,當「立身行道,不辱所生;善巧方便,喻親於道。」如蓮池大師所云:「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備三資糧,執持名號,入彌陀願海,回蓮花故鄉,才不負佛陀慈悲殷切的囑咐:「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啊!所以我們應好好修行,斷惡修善,老實念佛,並將功德回向父母,使出生死苦海,歸極樂淨土。
回首來時路,「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今生有幸修學淨土法門,誓願念念是彌陀,句句是彌陀,具足信願行,投歸於彌陀慈父座前。「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普願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同生西方,同圓種智。
母親節樂曲準備之感想 / 淨調
蓮榮一如往例在母親節都會舉辦放生及浴佛的活動,而今年的節目更多元化,增加了樂器演奏與詩樂吟誦來獻給親愛的母親們。知道準備節目的時間已不到一個月,擔心準備不足,故養成班之成員便先約了一個沒有上課的星期日來練習。
此日正逢放生場地的勘查與試放,所以有些長輩與幾位學長皆隨行而去,加上有些學長有事不能到,因此本來認為只是大家齊聚一堂練吟唱的心情便有了轉變,因為以往引導我們的長輩、學長們都不在場,而自己竟是練習的成員中最年長的一位,依蓮榮長幼有序的風氣,當仁不讓地須帶動大家練習,相對的對練習的成果也就得負大半的責任。如此芝麻大的事,在自己不清楚內容,不曾用心學習下,卻亂了方寸變成一件難事。大家陸續到達時,果如所想的成為學長們尋問的對象,諸如今天有哪些人會到?我們練習的內容是什麼?練到幾點等問題,這些還容易回答。難的是要學的樂曲是自己和大部份學長都沒學過的,當時真不知要怎麼讓大家安下心來練習,幸好最後在大家通力合作下,有些樂曲跟著錄音帶學,有些則跟著學長國樂彈出的調子哼唱,如此方對表演的樂曲有了些熟悉感。此時自己心中真是佩服幾位能彈奏樂器的學長,沒想到原來有那麼多學長都擁有自小苦練的專長,都能夠有那用志不分的能力,看在我們這些不會樂器的人眼裡,生出的是無限的羨慕。由此可知小時候的啟蒙學習是如地重要,很多事情長大後再來學都慢了;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已過孩童時期的人,若是因學習速度太慢而不學,那將來必定更有悔不當初的感嘆,相信只要有肯學之心,佛菩薩必定會使自己有學習的增上緣,雖說學無止境,亦期盼自己能盡心盡力。
到下午所有樂曲的練習約可告個段落時,有些學長正好回來,因此便提議來個驗收,當時的結果是不合格的,因為表演中仍可以被指出許多缺點。雖然一時對我們這群練習成員的士氣大為打擊,但是末學心中卻十分感激,因為學長扮演如此不討好的角色,所以整個團體更完整了。
母親節前夕再由老師帶領我們做最後一次的彩排,老師懇切地告訴我們,這雖是彩排,但心中要做供養諸佛菩薩、莊嚴佛國淨土之想,所感應的果報定當無法思議,而且每一法都是度眾生的資糧,都要用心地去學習,此番前行觀想,頓時收攝了大家散亂的心緒。有正確的發心,過程中再隨時觀察自己的心態,並將作善法之功德作無盡的回向,如此善法才能圓滿,這是老師平常的諄諄教誨,此時再次提醒更是令人感受深刻。彩排在老師、長輩們的指揮與教導下結束了,唯願眾生皆能依此法行蒙受利益。
在表演準備的過程中,看到了更多學長們的專長與優點,也見到學長們不同於課堂上的一面,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一個人的能力真是太有限了,唯有集合眾方之力才能將事情辦好。因此在個人能力的充實上更要好好努力,才能使得整個團體的功能性更全面化。最重要的是辦善法時的心態,在正確的意樂下才有佛事可言,否則都是塵勞一場,因此乞求佛菩薩加被整個道場,讓老師、長輩們繼續引領我們興辦無盡的善法來利益一切的如母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