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二十六)
蓮心整理
信能治疑功德母
觀待正見生正信
根本後得雙證時
功行圓滿成正覺
經文
三、疑法:世人多執本心,於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猶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義,如偈中說:「如人在歧路,疑惑無所趣。諸法實相中,疑亦復如是。疑故不勤求,諸法之實相。見疑從癡生,惡中之惡者。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定實真有法,於中莫生疑。汝若懷疑惑,死王獄吏縛。如師子搏鹿,不能得解脫。在世雖有疑,當隨喜善法。譬如觀歧道,利好者應逐。」佛法之中,信為能入。若無信者,雖在佛法,終無所獲。如是種種因緣,覺知疑過,當急棄之。
導覽
一、「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基於對法的信心,而產生好樂,努力串習,終厎於成,故道的源頭在信。今日信佛者多,學佛者少,法會時人山人海,而愈深入教理人愈少,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教法的實用性不大,而且曠日費時,殊不知很多的經驗和覺受都是行者觀待教法的修學,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並非一蹴可幾,然修學第一步在依師聽聞,故若能於法,信心堅固,誠心依師聽聞尋求體悟,敬心受持,用心證悟,則必慧光開朗、安樂自在。
二、「天雨雖多,豈能潤無根之樹,佛門廣大,亦難度不信之人。」疑的反面是信,有疑就不會有信,有信就不會有疑,信: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信是善法的根本,其特性會使心淨化,因為對正確的目標有十足的信心,就有淨化煩惱的力量,覺得這樣的走向是對的,就愈會產生信心,對治煩惱的力量就愈強,因為真理的作用之一就是對治煩惱,煩惱對治以後,內心就得到清涼。信心可分為對佛、對法、對僧的信心,但此處特指對法的信心,因為佛傳法的目的是要眾生信法,所以示現相好殊勝、萬德莊嚴,使有情對他產生很強的信心,再告訴有情他是修這樣的法,才能有此成就,故主體仍是法,而法的核心處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可從二個角度探討:
(一)空性:在法的現起當中能照見性空,就能破除在相上的執著,在這個相上得到解脫,這是成佛的第一種快樂〜涅槃寂靜樂。
(二)緣起:從相上認識緣起、掌握緣起、運用緣起,這是成佛的第二種快樂〜菩提覺法樂。這些都是法的信心所緣的境界(信的所緣境就是法的空性,以及現象和所產生的作用),果能善於了解,自然能在法上得到解脫,以及做種種運用,發揮種種的功能。比如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多種角色,首先我們應拿掉對這個角色的執著,因為這個角色是沒有自性的,是隨緣現起的,是觀待名言的認知,再者,若能善於利用這個角色發揮作用,不僅能積功累德,也能懺除過去的罪障,茲以舌頭為例:講話要靠舌頭的鼓動,舌頭可以發揮最好的作用,也可發揮最壞的作用,比如世親菩薩曾經不信大乘,利用這個舌頭毀謗大乘,所造的業可使他生生世世入拔舌地獄,也無法懺除,其兄無著菩薩教其以舌頭弘讚大乘為滅罪之法,故世親菩薩廣造諸論,釋大乘經,後有千部論主之譽。
三、世間人對於自己的困境,若是無法用正確的知見去開通、去突破,則一生落寞消沉、鬱鬱寡歡,故可見知見的重要性。見之釋名有二:
(一)悟上見:悟上見是真正破疑,真正起信,真正看到目標,如十信位的凡夫,還沒有體會到真理,對真理的信心是如天上的鴻毛,風一吹就東飄西蕩,經上稱之為毛道菩薩。入初住位以上的人,對菩提的信心是穩如泰山,不可動搖的。吾等在日用平常時就應培養自己對真理的信心,對三寶的信心,以及對淨土的信心。要假想各種的狀況,自問遇境逢緣時是否會退初心,不斷串習,以強化對法的信心。這種觀修法,就好比在初禪未到地定的人,已佛號成片,仍要回過頭來把他在欲界看不開、放不下的人事物重觀重緣,以鍛練念佛的功力。此種觀修法,不必親身對境,而以第六意識浮現這個影像 (法塵境界),以回想、回憶變成影像,看看所起的變化,以考驗本身修行的功夫,當破欲界尋伺才能證入初禪正分。當你對真理有所體悟時,這個「見」才是真正破疑生信(大乘起信論所言的起信是從初住位算起),《論語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可見顏回對仁的信心是不會搖動的,這也是他人生的走向,而諸弟子們或只可維持一陣子而已。雖然行者以仁心、菩提心的覺受做人處世、待人接物,但有時會在遇境逢緣時,遭受到一些痛苦和挫折,此時你應自問,此時的心態為何?是覺得好人難做而心生退轉呢?還是甘願承受而認為這是在消耗惡業呢?那爛陀寺戒賢論師為病所苦,唐朝三藏法師玄奘晚年時生病,正是他消耗惡業、重罪輕報的方式,當你對仁心、菩提心有強大的信心時,即使苦現起時,你會有如上的覺受,而不會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同理,一個國家民族都是自私自利的人,卻享受富有,這是不會長久的,而中國人講究的就是仁心,這個仁心才可以維繫民族文化五千年而不墜,又如緬甸人純樸善良,所以感應的是沒有颱風、地震的環境,可見人心與境界是休戚與共、息息相關的。此處悟上見特別指見道位的見地,此見生起 (根本位) 能斷遍計執及觀待此執生起的一切煩惱,從此再也不受世間邪見所轉,以入聖流,必能得成聖果。
(二)證後見(後得位):現證空性的根本定(位)後,起定重緣世俗,此為後得位,屬修道位,若為大乘修道位,不斷在利益有情中能現證空性,與入定是同時,亦即出定等於入定,此時即是破所知障成就佛果。他對真理的見是任運見,不論任何狀況都不會做不如法的事情(身無失、口無失、意無失等乃佛十八不共法之一),即使在睡夢中也不會夢到不如法的事,這個境界在佛家來講:佛有之,在儒家來講:孔子有之,《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由此可知「見」的力量,不僅是在入定可以見,出定在任何情況亦可見,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在榮華富貴與顛沛流離的狀況下,他看到的還是真理,所作所為必定如法,這個眼力是非常強的道眼。
四、諸法實相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其所顯現的是一個究竟的空義,究竟空義的反面是執著,故必須以究竟空義來對治執著,而執著的對治可分為粗對治、細對治,粗對治是愛執的對治,愛執的對治要靠發慈悲心、菩提心去對治,如愛著自我,就不肯利益他人,故從利益他人來摧破愛著自我。細對治是執我的對治,以空性破除執我,才能在利益眾生當中,不引發任何煩惱,因為執我是煩惱的根源,為了報答眾生的恩,為了拔眾生的苦,而引發慈悲心、菩提心,引導自己去修學空性的正見,破除根本無明,得到究竟的安樂。若我們不能了解體會空性的正見,最少也要隨喜善法,對仁心、菩提心有殊勝的覺受。《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所聞之道以儒家來說特別是仁道,以佛家來說是發菩提心之道,這是我們人生在世很重要的覺受,人是六道中最能思惟的,思心所作用最強的,應思惟菩提心的利益,不生起過患,以及思惟菩提心的行相,思惟生起的方法,並在遇境逢緣時,維持此種殊勝的覺受,並且在辦事時努力提起這樣的動機,在過程中儘量避免私心,最後將這些功德做回向,以圓滿善心(菩提心),這個人就是最懂得用心的人了。我們對法若有信心,就會產生好樂,並精進的實踐,最後得到的必是菩提的大樂,就是涅槃寂靜樂及菩提覺法樂,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離苦得樂。(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