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期::共修研學-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佛說八大人覺經(六)
編輯部整理
斷盡二惑得解脫
齊修六度能成佛
由語能攝彼要義
即是佛說八大覺
第四覺知何以是精進度?佛法所需要的精進是什麼?是以智慧破煩惱,所以精進度是智重,第三覺專注在開智慧,第四覺就好好的在智慧道上前進,所以發菩提心度眾生要以開智慧為主要的目標,所修的福報都是幫助我們開智慧,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瞭解修福要隨緣修,不是從早到晚都在修福,因為它是作為資助你開智慧的資糧,不能把本末搞錯,助念也是要隨緣做,比如大家和合變成一個近者悅遠者來的團體,變成一個有道風的團體,然後在這個因緣下隨緣做善法,資助你在這樣的團體好好的求學問開發智慧,這是發菩提心重點所在,重點在開智慧,但開智慧要有福作資糧,此為第四覺。
八大人覺後六覺與六度相應的判法與一般六度的排法不同,一般六度的排法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此處與六度排法不一樣有它的理由,先說禪定度是鎖住目標(第三覺知),精進度是向目標前進,目標是開佛的智慧(第四覺知),第五覺悟是已經得到成佛的智慧,所以是「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什麼是「大樂」?成佛的快樂為「大樂」,有能力幫助眾生成就佛的快樂叫做「悉以大樂」,稱為智度,有這個能力就是智慧。讚歎佛的神通、智慧、道力、德能種種;其中以智慧最為重要,因為所有能力的核心處就是智慧,所以稱為智度,但為什麼是「智悲平」?一切的眾生都是他教化的對象,因為他要教化一切的眾生,所以他要去成佛,要教化一切眾生給他成佛的快樂,稱為「悉以大樂」,所以他要去成佛,成佛以得到佛的智慧為主。
第六覺知判為布施度是怎麼回事?在利益眾生之前要先以布施來結緣,先以財布施比較會結到緣,財布施有外財與內財,外財分為有情無情,無情就是財產,有情就是眷屬,內財就是頭目腦髓,眾生需要就給他,行此善法乃為結善緣,所謂「先以欲勾牽」先以財施,後以法施,即是「後令入佛智」,所以第六覺知是布施度,為什麼是悲重?他的智慧與悲心相應,所以才肯如此的付出,布施完全是悲心,而且所布施的對象包括親人、無親無怨者、仇人,尤其是恩將仇報的冤仇是最不可原諒,對這種人是最不肯布施予他;給他十分的恩,而他卻還百分的怨,當聽到他的名號,心都涼了,牙齒都不禁地打架,這時候還肯不肯布施?這得要悲心生起才可,悲心生不起,那就是仇恨,悲心才是仇恨的正對治。第六覺知時,你知道要不要布施,因為有智慧,如果他回心向善,你要不要布施,你說他以前就是我的仇人,那就是智慧沒開,比如我們宿世有與阿彌陀佛結過仇的,現在念佛往生淨土,阿彌陀佛要不要接?阿彌陀佛會說好小子,修理他都來不及,還要接引往生淨土嗎?不會!高興都來不及,浪子回頭金不換。為什麼他(佛)有這種心量,他這種心量是怎麼修出來的?進入經文再慢慢觀修。
第七覺悟是戒度,這時候要在五欲的環境中度化眾生,換句話說,五欲在阿羅漢與菩薩來看是火坑,因為無始劫的輪迴都是依著五欲起愛染,依著愛染造業,依著造業去受苦,所以五欲不是火坑嗎?現在要到五欲境去度眾生,而且所扮演的角色是要受用五欲,例如當皇帝享受大名大利,菩薩最怕人家給他享福,可是他現在扮演的角色是皇帝,是大臣,是宰官,他知道五欲有過患,可是眼前他要扮演的角色是俗人,請沒有悲心的智者作俗人,他是不會要的,在維摩詰經裡,有個人將舍利弗變成天女他就受不了。
所以「雖為俗人」,這個俗人有五欲的過患,可是他(菩薩)此刻是要去當俗人,然「不染世樂」是在世樂當中不染,否則應該叫做離開,不是叫不染,不染是在裡面而說不染,在火坑裡而沒有被欲火燒到,跳入火坑是要很大的慈悲心才辦得到。政府裡有很多忠義之士,比如要到毒窟裡去抓什麼人,這都是要冒生命的危險與這些毒蟲相處,才有辦法繩之以法。要知道每一個人為了追逐五欲境都是各懷鬼胎,想要度化他們,你是言之者諄諄,他們是聽之者藐藐,你講的全部是正道,他聽的是另有目的,所以以前古時候的皇帝學佛,很多的大臣都跟他學佛,為什麼?有的是真的要學佛,有的是希望在這裡面謀得國王的賞識,而這個國王,這個受用五欲的俗人,他其實是菩薩再來,他渴望的是三衣、瓦缽、法器,渴望的是出家,渴望的是守道清白,渴望的是梵行高遠,這都是他的智慧,慈悲一切是悲心,故為智悲平。何以謂此覺受持戒度?經文: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只有大乘的菩薩才願意示現俗人,像維摩詰居士,受用五欲,度化眾生,助佛宣揚教法。
第八覺知為什麼叫忍辱度?第八覺知是大慈大悲,要如何稱觀音菩薩呢?大慈大悲觀音菩薩,怎麼稱阿彌陀佛?也是大慈大悲,最能表彰佛菩薩的就是大慈大悲,當他證悟了以後剩下的就是大慈大悲,什麼是大慈大悲?上聯為「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下聯為「令諸眾生畢竟大樂」,橫批為「大慈大悲」。願代眾生受無量苦要怎麼代法?眾生造無間地獄業的苦因,苦果觀想在我身心上成熟,我之修學成佛的因,現起成佛的快樂本來是我可以享,現在卻高興的送給眾生,這就是大慈大悲。佛就是這種心量,阿彌陀佛在接引我們的時候,就是要把佛果的安樂送給我們,我們無間地獄的業在成熟時他拼命救,為什麼他要拼命救,因為他希望無間地獄的苦在他身上成熟,媽媽就有這種心量,當孩子病一直沒辦法好的時候,媽媽就希望病乾脆在自己身上,做媽媽就有這種心量,所以一般彰顯菩薩的慈悲都是以慈母面相去畫的。
試問他種無間地獄的業,他自己去受苦果,絕對不會是其他人去受,那麼什麼情況下他人會代受呢?有的人就說,反正他造業他受苦,我發這個願沒有關係,佛經那裡有他造業我受苦的,所以我樂於發:他無間地獄的苦在我身上成熟的願,我樂於發,因為不可能。可是千萬別這樣想,這是可能的,試問在什麼情況下呢?佛布施圓滿,可是我們貧窮;佛持戒度圓滿,可是我們還在造惡業;佛忍辱度圓滿,可是我們還在憎恨;佛精進度圓滿,可是我們還在懈怠;佛禪定度圓滿,可是我們還在散亂;佛智慧度圓滿,可是我們還在愚癡。請問佛還有那一度圓滿呢?佛幫助眾生成就功德才算圓滿呀,可是現見的我們並沒有真實的成就,若說佛功德沒有圓滿,那麼佛是怎麼成佛的?眾生雖未成就,但佛度眾生的心意是圓滿了,此其一。其二、佛真實的也有受到這樣的苦(代眾生受苦),例如佛到無間地獄度眾生時,伴他們成長,將心比心地去感受他的苦,他(苦惱眾生)才會跟你站在一條線上,此為菩薩度眾四攝法中的同事攝。
大德來人間度化眾生時,人世間發生逃難等各種的苦,他(大德)依然要受,例如 雪公老師真是地藏菩薩再來,他的殺業應是對治清淨了,可是現見的他是在戰火中逃亡,理應是看不到戰火連天的,可是 雪公老師卻說他一生是逃難專家,他就是伴著眾生成長(代眾受苦),這時候眾生比較能接受他的善說苦勸,因為這個苦他也受了,這種歷練他也歷練過了,再說法時眾生也比較會聽。若完全沒有歷練,是一個坐在雲端的佛,這時候跟眾生說法,此時眾生感受會如何?伴你成長是最辛苦,最不計成本的引導,這要母親的慈愛才有辦法,大菩薩的慈悲,佛的大慈大悲才有辦法,佛的行相不只對一個,而是對一切的有情,不只給眾人世間的安樂,還要給眾人成佛的快樂,所以更勝過於世間母親的恩德,所以佛會代受到眾生的苦,此為忍辱度。
慈悲心無法相續,是什麼行相呢?對方實在太可惡了,太無情了,他的苦我再也不想代受了,他的快樂我再也不想給了。此時若想把慈悲的障礙突破,就要靠忍辱。華嚴經云,菩薩行相就是慈忍, 雪公老師說慈不下去怎麼辦?要忍!反正就是要慈就對了。老師常說有個字是他一生的實踐,是別人比不上的,眾學生回答都未得老師之首肯, 雪公老師寫了一個「忍」字,老師對忍體會到這種地步,他就是走到第八覺了。看不下去了,還要不要做?他(眾生)的苦已經不想再拔了,太可惡了,這種缺德的人一點快樂也不要給他,太可惡了,慈悲走不下去了,還要不要再走,靠著忍辱就可以走下去,否則就像小乘人一樣,現證空性,不管了。尤其是願代眾生到無間地獄受無量的苦,給他成佛的快樂,這個人要悔改要花百千萬大劫才能悔改,你要不要花那麼久的時間去讓他悔改,不惜血本的事要不要幹?所以地藏菩薩、觀音菩薩、阿彌陀佛、釋迦佛偉大不偉大?真的有良心的人讀佛法會感動的,人家說讀李密的《陳情表》不流淚,此人一定不孝,讀諸葛亮的《出師表》不流淚,此人一定不忠,讀到這還不學佛,此人大概沒良心。於世俗人中要找有佛菩薩這種的良心,打燈籠找,找不到半個,一粒微塵都找不到,這種心態不是經過累劫去串習,是絕對串習不出這種心態。
每天誦經要在這樣的架構下去誦,經義變成你承辦善法的動機,變成做善法產生煩惱的對治,變成做善法後功德的回向處,這才是稱做為佛弟子至心誦念八大人覺。換句話說,作善法是為了開智慧成就佛果,並以大慈大悲的心態來利益無量無邊有情,吾人要將善法的功德回向到這種狀態,果然如此,將來一定是一個很有智慧且又是大慈大悲的聖者,這個人才叫做會誦八大人覺經的人。
為什麼第一覺悟、第五覺悟、第七覺悟立「悟」之名,其餘立「知」之名?第一覺悟是凡夫到小乘,證悟空性;第五覺悟是破所知障;第七覺悟是從在家到出家,其實他的心是一個出家的心,不是說心出家而已,連身都是好樂出家身,然眼前做宰官、做居士、做大德、做皇帝、做國王,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在五欲境中潔身自愛。「悟」是分水嶺,凡夫與二乘的分水嶺(第一覺悟),破所知障與否的分水嶺(第五覺悟),在家與出家的分水嶺(第七覺悟),心出家是在家與出家人共同處,第七覺悟更談身出家,眼前示現居士,為什麼要這樣呢?有些人透過第六覺其實還度不到他,因為有些人是因你的地位、你的權勢才度得到他,第七覺悟是你不得不然的做法,其實他們(聖者)的渴望處都是三衣、瓦缽、法器,眼前穿很華貴的衣服,示現大長者,家裡有著絡繹不絕的賓客,在喧鬧中其實他的渴望處都是寂靜,在喧鬧處有他不得不然的做法,都是以非常慈悲的心去利益眾生,自古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每天國事忙碌,大臣進出,在受用五欲當中其實渴望回歸自然,這種人其實帝王名利是綁不住他的,他能真正把良心拿出來好好的給老百姓辦事。(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