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二十八)第四章 調 和

 蓮心整理

食眠身息心五調

修學止觀好基礎

心如金剛不退轉

諸法實相能親證

 

經  文

第四章  調 和

經文:夫行者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若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然後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謂善、不善、無記法,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云:「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作是觀已,乃應如次起行修習也。

大  意

廿五方便前已說明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本章係說明調和五事,五事包括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調和得所,可使身心安泰,保持修學止觀的最佳狀態,方能得益。

導  覽

一、「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所謂欲是指以信心為基礎的欲,因為對十方三世的佛法有信心,相信離正法之修學無樂可得。要離苦得樂,一定要破迷啟悟,而欲破迷啟悟須皈依三寶,依師友修學正法,否則別無他法。若能建立這樣的信心,就會產生欲心,想要好好的體會佛法的內涵,得到真正的解脫和快樂。可惜世間人不明此理,縱情追逐五欲樂,在紙醉金迷中徬徨失措,在流金歲月中空虛寂寞。欲使內心對正法有覺受和體悟,須修學止觀方真正離苦得樂。然應有正確的動機和願力,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下化眾生即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其中「眾生無邊誓願度」是苦,「煩惱無盡誓願斷」是集,欲下化眾生,須上求佛道(上求佛道包括向善知識求教,也包括往生淨土向諸上善人及諸佛菩薩學習),因為德能具足,方能度眾,否則自顧不暇,遑論助人;上求佛道即四弘誓願中的「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其中「佛道無上誓願成」是滅,「法門無量誓願學」是道。有此志向和決定見的人,才可以破迷啟悟、離苦得樂、自利利他。

二、「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是指欲修十方三世佛法,以度脫一切眾生,其心志猶如磐石,精進勇猛,猶如金剛,以金剛能摧破一切,而不為一切所破,故 雪公太老師云:境界突不破,是因為願力不堅固。因此行菩薩道處逆境時,應自問初發心尚在否?願力堅定否?精進如故否?並以此清淨的發心,善修止觀以證得諸法實相,得忍力(無生法忍)方能於五濁惡世、煩惱境強處度剛強難化之眾生,而不會退轉證量,最終能成就菩薩大願!

三、「若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不退轉就是精勤修習而得成就,依天台家解釋不退分成三種:

(一)位不退,別教的初住至七住為位不退,破見思惑,超三界生死,永不退失超凡之位。

(二)行不退,自第八住至十迴向之終為行不退,破塵沙惑,永不退失菩薩之位。

(三)念不退,初地以上為念不退,斷無明惑,不失中道正念。

四、楞嚴經中說:「有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這是阿難尊者對釋迦牟尼佛說明自己修學佛法的動機和誓願。又云:「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是指在所有的佛國淨土中,都願意把自己的身心奉獻出來,以利益眾生,而這才是真正的報佛恩。在勸發菩提心文中說報答佛恩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的發菩提心,佛是隨逐於我,心無暫捨,但我們卻一向忤逆,如果沒有發菩提心,佛恩是無從報答的,所以一定要透過發菩提心來利益眾生,才能真正報答佛對我的恩德。

五、「一切德行,非禪不深;一切覺智,非禪不發。」禪者佛心,佛心最殊勝處是空性智慧,止觀修學就是要引發我們和佛一樣的智慧,此乃修學止觀門的究竟處,所以在禪修之前,要有上求佛道與下化眾生的願力,要有出離心跟菩提心的決定見,如此才能將修學的潛力激發出來,吾人從生到死,潛力大概只發揮了百分之一至二,其餘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未被開發出來,因為沒有願力去和使命感修學止觀去引發,才是德行和覺智的所在。

六、或問:佛菩薩應在三界內度化眾生,為何修學佛法立志作佛菩薩度化眾生者要獨處深山,遠離人群,修學止觀坐禪呢?因為度化眾生,必須「德高行備,覺妙智神」,德高是指智慧力,這個智慧力一定要靠時間的培養,在善知識的教導下好好的觀修教法;行備是指萬行具足,萬行必須要在智慧力的現起下才能具足,善法的圓滿要靠智慧去圓滿,天台四教儀云:「方等之後,次說般若,般若觀慧,即是家業。」般若時佛把般若正見力付諸眾生,般若就是佛的家業,佛最殊勝的財產就是佛的智慧,這個智慧如果眾生能夠具足,才能荷擔如來家業,利益有情。「覺妙智神」的覺妙是指具備去除煩惱障及所知障的能力,智神是指得到一切智、道種智和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通達空性和緣起二諦,乃佛所成就的智慧。故高登海居士於佛家靜坐方法論云:「暫捨眾生,靜坐求道,如人有病,將身服藥,暫息事業,病癒則修業如常。佛菩薩亦然,身雖暫捨眾生,而心常憐愍,於閒靜處,得實智慧,除煩惱病,起六神通,廣度眾生。」所服之藥乃禪藥,禪是止觀非世間禪定,依止修觀能得到佛的智慧,除煩惱病,生起無漏的六種神通,方能廣度眾生。

七、小止觀所言的止觀,是指如來禪,如來禪與祖師禪不同,如來禪是明示修學的方法,讓行者一步一步的去通達諸法的實相,中間過程若有錯誤,也可以知道錯在何處,以求改進;而祖師禪是不立文字,全依止老師所傳授的修學方式,因此教者是否為正見的教授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正見是佛法不共外道的。尤其空性正見是不可能藉由外道師長與典籍生起的,因此祖師大德或以如來禪的方式或以祖師禪的方式教化眾生,或將其對修學的體會行諸於文字,以著書立說方式教化眾生,這就是慈悲為懷的情操。

八、「然後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謂善、不善、無記法,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正念思惟就是指我的內心好好去想到底何為善?何為不善?何為無記?以及三者的導向和因果的關係,發現這些因果關係都是從心造作來的,心的現起是靠著過去的心種,依著眼前的根,攀緣外面的塵,生起這樣的心,而眼前心的造作就是結成未來果報的因,也就是以煩惱為因,生死為果,這些都是被造作出來的,這些叫做有漏法,而有漏法又分為善、不善、無記,這些有漏法雖由心所造作,即便是心亦與境觀待而生,覓心尚且了不可得,觀待心所生的煩惱業又如何而生?內心安住在如此的義境(所緣境),這個叫正念(緣念空性的正念),乃直心正念真如,念念皆與法性相應,並將沉掉散亂等障礙破除,此即由初住位至細住位,亦即由念至定的行相生起,此正念任運相續就名為定,即專注力的成就相,亦即緣空性所生禪定成就了。

九、思惟有三種:

(一)第一種思惟是止的前方便,是幫助你在入定前的思惟,比如在念佛前,先想佛號的功德、念佛的目的、念佛的使命感、念佛所要對治的煩惱,透過以上的思惟決定要好好的念佛,此時將心緣在佛號上,不要去分別到底念阿彌陀佛有多少功德,只是抓住這個佛號,不必分別,這就是正念。

(二)第二種是指在止中,若有昏沉、沉沒、掉舉、散亂的現象,要藉思惟去推動正知找尋方法對治上述現象,使正念相續。

(三)當三昧力成就時,回過頭來再思惟,這個思惟名為觀,比如念佛者觀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以及與淨土的關係等;又如在色蘊中成立空性,再觀受想行識等蘊是否了無自性?若經思惟發現都是如此,透過觀門發現萬法均無自性可得,出定時對世間幻化的覺受更為強烈,如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十、道次第論云:「如調象喻,譬如於一堅牢樹柱,以多堅索繫其狂象,以正念索縛於所緣堅柱,若不住者,以正知鉤治罰調漸自在轉。故中觀心論云:『意象不正行,當以正念索,縛所緣堅柱,慧鉤漸調伏。』」 大象比喻為妄想的心,樹比喻為所緣的境界,繩子喻為正念能將心繫縛在所緣的境界上,狂象是昏沉、掉舉、散亂、沉沒,以鉤為正知之喻治罰大象是藉正知將心念緣在所緣境上即正念。比如做晚課時,行者可以自我告誡,我現在要調和我的心,因為我的心就像喝醉的狂象,所以要用正知的鉤使這個心慢慢的調伏下來,才可安住在所緣境上(佛號),如此方謂老實念佛,在念佛當中可能有些心念已經衝出去(粗掉)或內心昏暗(昏沉)或有想要衝出去的心(即細掉),就如同大象不安分一樣,所以我們不僅要注意已散已掉(粗分),也要善於對治將散未散、將掉未掉(細分),否則這些過患,將使你停滯在欲界定,甚而不修還好,愈修愈與三途氣氛相應,而無法進入色界定。

十一、慧遠觀經疏:「捨相入實,名為正念」就是從相上去思惟空性,破除相的自性,所以入實即是入空性,這是指對空性的緣念,當你一個一個去尋覓和思惟法的自性時,發現萬法都沒有自性可得,去鎖住這樣的義境(空性),如像貓在捕鼠、雞在孵蛋、又像鑽木取火,此時燒掉煩惱柴薪的火花就慢慢冒出(四加行的修學法),當成就聖位依根本智亦即生起現證空性的智慧時,重緣世俗時幻化的感覺就出來,誠如廣欽老和尚所說:我看世間就像在看電影一樣,沒有一樣是真的。因為所有緣起法都是互相觀待,沒有因緣的造作、相互觀待、名言的安立,萬法何在?所以都是不實在的,對緣生如幻的世俗假法怎麼會生貪呢?怎麼會生瞋呢?

十二、「正念者,無念也。無念之念,是名正念。」 行者在證悟空性時,無一法可得,則無所念的境,何來能念的心,稱之無念;能所雙亡,如水投水,已無能所之分,此之心念才是真正的心念。(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