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期::大德法語-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十九)
道源老和尚
能覺所覺皆如幻
如此還要修什麼
二者觀待謂如幻
對境生覺真用功
辛三、頌妄盡還覺
經文:「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不但覺外邊妄境如空華,那個能知空華相的覺知還是個空華相,能知所知性空寂而無可執著。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所覺的妄境等於空華,能覺的正知也是虛空性,此覺性恆常不動如虛空不動一樣,若能了達能所自相不可得,就覺遍十方界,十方法界莫不皆然,皆了不可得,證得十方界的法界性你就成佛道了。
再進一步講,滅了無明,滅了空華,了知一切都如幻如化,如同幻術所變化出來的;印度有一種幻術,能將各種東西都幻化出來,其實手上只拿了一條手巾,然一變就可以變出一匹馬,或者一隻狗,你看似乎真的有馬?真的有狗嗎?若將法術一解,還是一條手巾外,什麼也沒有了,各種的幻化稱作眾幻,眾幻滅了後滅到那裡去了?本來沒有個生處,那來的滅處?空中華滅了,滅到那裡呢?虛空原來沒有華,那裡還有個滅處呢?所以眾幻雖滅實無滅處,而成道亦無得,前說是究竟成佛道了,若執著有佛道可成,執著有所得,還是妄念,所以楞嚴經上說是「究竟圓滿無有所得。」所以你成佛了還是了無所得,若有所得則未成佛,何以故?成佛是離開一切念(能所觀待)才成佛的,若有佛可成豈非有念嗎?成佛是無所得,不可以執著有個成佛道的得。成了佛道了無所得,是因為成了佛道即是證得本性,本性是一切具足(圓滿),所以不用向外強求,因不了解本自具足,所以無始來妄動生了無明,由根本無明而枝末無明,故流轉生死,現在一空一切空,將無明空除,即使連有個佛道可成之心念也不生,方能證得圓滿的本性,本性圓滿有個什麼所得呢?本性本來具足(本來圓滿),雖然流轉生死然本性不動,從來沒有實際所得,所以只能說是證得(無所得),不能說是有所得,過去不知道,今天知道了,並不是新得了一個佛道,本來成佛道(法爾如是)。
庚二、頌酬次請
經文:「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菩薩修行即是依此菩提的發心,於此中就是於此菩提(覺性)中能發欲得之心,才是真正發大乘的道心了。我們是末世眾生,若能懂得圓覺經的道理,則修行決定不會落於邪見。講到這裡將文殊請問章講完,也就是圓覺經十二大章的第一章,前述「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乃圓覺經的經義,且知空華的知亦了不可得,能所自相雖空,但非根本無,乃相互觀待而生。此文殊請問章(第一章)乃全部圓覺經十二章的一個總綱,若將第一章懂得了,後十一章都能懂,因為後十一章都是跟著第一章而發的問題。因為我們是博地凡夫,執著心大的很,對於第一義(真理)會有很多疑問,這樣對嗎?那樣對嗎?所以菩薩知道我們的問題,要替我們請問,請佛來解釋,並流通到末世,使我們好得圓頓大法的義理。
甲二、正宗分
乙一、為上根人示真修
丙一、示頓修
丁一、普賢啟請〜普賢章
戊一、具儀總請
第二章是普賢菩薩請問章。經文:「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為請法的威儀,圓覺經是略本華嚴經,華嚴經以文殊、普賢二位大菩薩為主,與釋迦佛合稱華嚴三聖,圓覺經也有圓覺三聖,中間就是婆伽婆佛(是釋迦佛的報身相),旁邊二位大菩薩是文殊與普賢,與華嚴三聖一樣,所以本經是略本華嚴經。有文殊菩薩的大智,與普賢菩薩的大行,大智、大行合起來才成佛,這普賢菩薩替我們來請法了。
經文:「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普賢菩薩表面是為當會的諸菩薩大眾請問,實際上那些菩薩都懂這些道理,其實是為末法的眾生請問,末法時代的眾生還是有大乘根性遇到了圓覺經,由文殊請問章知修清淨的覺行,不可以執有也不可以執無,此為圓覺清淨境界,此清淨境界要怎麼樣修行才能相應?「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是上根利智所修,然末法時代上根眾生太少了,雖中下之根也有大乘的善根,但是中根、下根怎麼樣下手修圓覺?此是請問漸次,頓超下來總得有漸次。
丁二、持難別問
經文:「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
上來眾生已知一切都是空中華,心外的境界是幻化不實在的,文殊請問章有「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身體是四大假合的,心是六塵緣影,也是幻化不實在的;然而眾生要去修,不依著身體與心能修行嗎?眾生的身體是幻化的,他所修的法門也是幻化的,依著如幻的身心怎麼還修如幻的行門呢?普賢菩薩不是不了解,是慈悲替我們請問如何依著如幻的身心還修如幻的行門呢?
經文:「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
說是身相如幻、心相如幻,不論心外的環境與身心都是如幻之性,滅盡了身心(身體沒有了、心也沒有了),若沒有修行的人,怎麼樣會有修行如幻呢?沒有個能修行的眾生,怎麼有個所修行如幻的行門呢?
經文:「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一切境界如幻,一切(內身心、外世界)都是假的,一切本空,既是本空還修什麼呢?若是眾生本來不修行,就在生死中流轉,他居幻化的境界他曾(從來)不了知,對於正知見曾(從來)不了知亦即從來不了知這如幻的境界,他就會貪著這種似實有的境界,而起貪、瞋、癡,他不知道境界如幻,天天起貪、瞋、癡,他這樣的妄想心什麼時候才能得到解脫呢?問題是心亦如幻,如何以幻心來修幻呢?此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若將幻心與幻境滅除,都滅完了,誰個修呢(無心又如何修)?眾生不知道如幻而流轉生死,他不知道如幻而將境界當實有,還受種種苦?這樣妄想顛倒之心,如何得解脫呢?普賢菩薩不是不知道,是替我們這些對文殊請問章有疑惑的請問佛。
丁三、結請方便
經文:「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上指末世眾生會起了這三個疑惑,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此為上根人之頓超,對於中根、下根他得有方便,大悲世尊你得告訴我們方便方法(漸次的法門),中下根者得一步一步的修,不能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得有個下手的方便(漸次的修行),請世尊為末世眾生說說,才能以遠離一切諸幻。
經文:「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這還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以下是佛告普賢漸次修學之法,有四個步驟,再合著文殊章頓超的法門。(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