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期::大德法語-常禮舉要講座

常禮舉要講座(一)

 雪廬老人

道聽途說德之棄

學問紮根在於禮

不為名利求學問

潛移默化功萬世

    

雪公老師曾說禮節這件事情,在人群裡面是絕不能少的,極野蠻的民族,也有他們一套的禮節。人與人交通感情、事與事維持秩序、國與國保持常態,皆是禮節從中周旋的力量。

禮從淺處說能節制人情,並且在實行上都是讓他人受益,至少不妨礙他人。能實行禮,在家庭、在社會,都能受人歡迎,是與人結善緣的殊勝方便;往深處說,能成就仁德,所以《曲禮》上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禮在十三經裡有三禮,所謂《周禮》、《儀禮》、《禮記》,其中《禮記》是孔子闡述《周禮》、《儀禮》,藉由弟子記載而成,現今通行的是小戴禮記有四十九篇。本《常禮舉要》特別是由《禮記》的《曲禮》中節錄出來,有助於現今推展人格教育的重要教材。

此書在 雪廬老人編述之後流通甚廣,特別是用來作為啟蒙教育塑造孩子成為人才之要書,《史記孔子世家贊》中,司馬遷曾說:他自己到山東曲阜孔廟參觀,那時候是漢朝,雖距孔子春秋已有數百年(四百多年),但仍然看到孔子代代相傳下來的學生,經常在孔廟裡研習禮,令司馬遷徘徊不忍離去,感慨良多!

這本常禮舉要包含的範圍甚廣,有居家、在校、處世、聚餐、出門、訪人、會客、旅行、對眾、餽贈、慶弔、稱呼,若能活用,必能在生活上有一番深刻的體會,與人交往,必能得到別人深厚的友誼,也是自己實踐仁道的方法,堪稱一部自行化他且合宜於現代的殊勝教材。

雪廬老人在民國七十一年四月廿三日,以十二次的時間,將常禮舉要每章作闡述,老人曾說這本《常禮舉要》還非得他來講不可,乍看之下沒什麼難懂,覺得十分容易,但細想,這裡面都是生活的經驗談,是古聖先賢做人處世所應用的方便,若非有所體悟之人,焉能將這些條文的精神說出,令學者感動而願實踐於日用平常!今本會有幸藉刊物連載登出,以饗讀者。唯願禮教風行,風俗淳厚,進一步能令正法住世、國泰民安,能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淨土,不辜負老人於九十三歲高齡重講此書之悲心情懷。(編者)

 

講課不是容易的,中國那一樣的學問才上來都有根本,就與栽樹(植物)一樣,先有根再談其他。學問沒有根本,道聽塗說飄飄浮浮的。孔聖人說過這個(道聽塗說),在道路上走著聽見什麼,這一趟街還沒走完,碰見熟人,說我有了學問,聽見什麼、聽見什麼等等,還沒走完,在街上又賣弄出去了(口耳之學),連根都沒有,枝葉等還不明白,一知半解都談不上,已賣弄了。

中國學問講究根底,無論學什麼,念中國書有這麼一句話「通一經則通全經」,一本古人聖賢的典籍要真懂了,其他一些你都懂得。譬如說佛家,一本薄薄的阿彌陀經,要懂了,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懂了,此實在話。這一本你還不懂,其他如八大人覺經、四十二章經你也不懂得,這是說讀書。就是農、工、商、法、醫也是如此。從前不管那一行,你問台灣的一些老人,當木匠、鐵匠,不論幹什麼,他才學,苦頭就吃了不少,不如此紮不住根的。紮不住根,老師就不讓他出師,怕的是出去到外頭出醜,出醜倒還罷了,頭一句罵「什麼人教你的?」你聽這句話吧!沒上學、在家裏,你是誰的孩子?有了壞事先罵父母。上了學,出去無禮,先罵老師,聽明白了嗎?所以是老師當不得,父母也當不得,一當就得盡上十二分力量。

以前原則不變,即使變了也不是原則變,這個孔聖人書上有「百變不能離乎中」。譬如佛家講萬法皆假(相)、皆空(性),本性是不生不滅,這是佛家的主張。老子亦云,天不變,道也不變。聖賢主張都一樣。可是現在變了嗎?現在變了,竟也有殺父母的,這個大家都知道,實是教育界的缺失。有本書竟這麼說:母親把孩子生下來,就如同豆子離開豆莢,與那個豆莢毫無關係。我也不必提出什麼書來,你看都是現在的書啊!畜牲沒上過學,這種沒天理的事,畜牲還做不出來。

我給諸位說,咱們學佛又學儒家,有人問為什麼要學儒家?儒家鋪了底子,然後才能以學佛。可是現在呢?打倒孔老二。若沒有儒家,中國文化就沒了,我們學佛也就沒根底了。你諸位自己看看祖師註解的佛經,可知他們對中國六經及歷史都熟。從前,我跟大家說過,我覺得我不錯,我到現在才覺悟,覺悟得也已不早了,我是那一條也不行!從前那些和尚真不愧是和尚,和尚就是老師,現在就不行了!

從前是讀了中國文化再學佛,現在是學佛沒法子了,再學中國文化。你學了中國文化就會幫助你學佛。所以我們學佛又學論語,以後每學期我們都辦論語講習班。

其次,我們學佛,大家都知以戒律為本,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不在世則以戒為師。我(雪公)也受過戒,對於戒我不外行,可是我知道我這個戒是有名無實,不得已只好依中國文化裏孔子這一套,大家聽聽,「博我以文」,要學的學問很多,然怎麼個學法?「約之以禮」,須從禮上來實踐。

這本常禮舉要就是我(雪公)編的,果然諸位要能懂常禮舉要,現在受益就不小,這就是「約之以禮」,就能懂人情世故,不至於在社會上妨礙人。你把中國的四庫全書都念通達了,若處處於人有害,處處妨害人,這個書就不如不念。怎麼呢?是愈念愈害人,念它幹什麼?你不論有什麼大學問,這一個世界是群眾社會,不是你一個人,你、我要共享共榮才行啊!

這本常禮舉要不但是我編的,還得我來講,雖然是我編的,出處都在《禮記 曲禮》上。「舉要」是將《曲禮》要緊處舉出來,都是前人有的,我只是把要緊處編輯出來。大家若能記住這些條目,在社會上最低限度會得到別人尊重,人家看了看會說:這人真是君子。怎麼呢?現在外人看我們這一班人就是不一樣、特別!怎麼特別法呢?他們害人的很多,我們不害人,我們多少規矩些。

你要是約之以禮,不但學儒,學佛也會進步。學佛受戒的人,要常常念戒,念戒是怕你忘了,可是念得很熟,不照樣辦,有什麼用處?此次暑假要講常禮舉要,所以今年暑假不休息,為什麼不休息?我沒有幾天可活,這是真的,九十三歲了,可以了嗎?可以了!要是活三十九歲也還可以,岳武穆就是三十九歲死的,人家三十九歲辦了什麼事啊?九十三歲辦了什麼?我的話都有根據,隨便說個三十九歲,你看也逃不出歷史。尤其是今年,今年是壬戌,有云我知道是壬戌,你知道?我怎麼講著岳武穆忽然又談到壬戌,這是怎麼回事?你查查有什麼關係?我不問、我也不講,查查歷史,今年與岳武穆有什麼關係?

我們在台中辦學不要錢,還得要聽明白這一套,我們辦的跟別人不一樣,他們來這裏學,我們選擇選擇,將來出去教育學子要盡義務教,可是學校呢?要你教你就去教,不要你也不能勉強,也得碰機會。

我給諸位說,咱們這個團體是兩種根基帶下來的,一個是孔聖人,現在大大地不興這個。再一個是佛陀,現在也不行了。一些佛教雜誌主張不要戒律,這才是新佛教,都到這個樣子。他們新他們的,咱們守咱們舊的。我無論教什麼,我按著我的教法,給諸位說一句,你們願意不願意上這裏來學,我也不勉強。你不願意學我也不強留,來者我不拒,去者我也不留。可是到這裏來我來跟你說明白,一個錢我也不要,這是我的原則,我不是為了要錢。我教你們,辦到辦不到莫論,我只注意教你世間法學孔聖人,出世間法學阿彌陀佛或釋迦牟尼佛,這是我的目的。你們諸位願意走這個路子,你就這麼走。可是有一層,我講的離不開經上原則,這是自古以來儒家、佛家都是這樣註,離經一句便是魔說,你要是離開經上那不是魔說嗎?隨便說了,拿什麼標準呢?我早就抱定宗旨,我按著佛經與孔聖人這兩種與你們同學研究,研究的就是我這種的辦法。我的辦法是什麼呢?我的辦法是自古以來那些祖師怎麼教,我按著那個說,沒有我的,我先把這個說明白,學孔聖人就是想要做到孔聖人,做到做不到莫論,可是心裏往這兒走,這是聖人的希望。學佛,佛是希望你成佛,你成了羅漢、成了菩薩,都非佛所願。你如志在成聖人、成佛,就得按這個路子走!你上台北,你就得買上台北的火車票,你不能買日月潭的,南轅北轍是辦不到的,這個大家都懂得。

君子有三畏,畏侮辱聖人之言,什麼叫侮辱聖人之言,不是今日之下這一套人們罵孔子什麼的,這個談不到,這些是精神病那一類的。就是念書的、滿嘴是恭敬孔聖人,也念孔聖人的書,這些人是侮辱聖人之言的!人家成天念書怎麼會侮辱聖人?念書,他為什麼念書?為著會了這些書了,上學校去拿鐘點費,他是為了錢。從前舉人、秀才等等這些,也是為了升官發財,這個與孔子之道毫不相合,學而不行就是侮辱聖人之言。

那麼諸位要實行了以後,我給諸位說,個人的職業,農、工、商、法、醫什麼都幹,有什麼能力幹什麼事,不拿聖人之道及佛學賣錢。可是有一層,你們諸位要特別注意,你學你的,學後要實行,你在外邊千萬別跟人家談這些,別拿出好心來勸人家要學什麼。不是講究弘揚嗎?你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你要弘揚,他來找你,你向他說說,他不來找你,你還要向他說,他必然說你們這些人腐敗、落伍等等。你要再跟他辯論,我給你們諸位說吧!從今天起我拜託你們諸位同學別在外頭辯論,一概別辯論。他說孔聖人是千載的罪人,佛嘛,也是沒有的、造謠言的。他說的你千萬別跟他辯論,大家記住!你說:「我不懂得,念的書也少,我對這個有興趣,可是並不懂得,模模糊糊地學就是了。」往外推,一問三不知,你們諸位要抱定這個宗旨。要是在外頭一辯論,你們學的這一套還夠不上,怎麼夠不上?學的這個你並沒有瞭解。

這個時候,你規規矩矩的,會遭人反對,你不信?孔聖人都遭人反對,說是千載罪人,憑著你怎麼不挨罵?譬如我,當然也被罵,不過我能受得了,活了這麼大把年紀(年九十三),罵不死!要罵死得有一個人出來罵,誰呢?諸葛亮出來罵,可以罵死我了,諸葛亮以外別人也罵不死。你怎麼說這話?諸葛亮會罵人嗎?罵死過人嗎?當然罵死過人。我說話都有根據。王朗光會作詩作文章,他也領兵跟諸葛亮去打仗,笑話吧!諸葛亮看了看便說,我怎麼跟你打,你簡直是外行,你這老東西如何如何地說了一套。氣得王朗在馬上死了,被罵死了。你查查歷史,諸葛亮一罵王朗就完了。(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