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期::活動報導-兩岸國學文化交流講座〜政和、永康、濟南
永康心得節錄(下)
編輯部整理
原來如此 / 龍川學校 李仲略
在聽唐老師講解「格物、致知」之前,自己也聽到過王陽明格竹子的故事,但是最終還是接受了朱子的「窮物盡理」的觀點。我想起物理老師告訴我們宇宙中有無數個太陽系,於是使勁地想開去,最後也想像不到宇宙到底有多大,最後模糊地敷衍自己「無窮大」。似乎我在「格物」,在格宇宙,但是對宇宙的知識依然知之甚少。
到底甚麼是「格物致知」呢?以前不知道怎樣去想,也沒有找尋相關的材料,其實就算手上有相關的材料,對眾家的解釋我也沒有分辨的能力,因此,一直就這樣渾渾噩噩、模模糊糊。反思我在讀書上的問題:沒有分辨力,於是乎甲這樣說我便相信甲;過了段時間,乙那樣說我便相信乙。當有人問我「到底是甲還是乙呢?」我便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了。
唐老師說,格物致知就是當來了境界時候,心中能夠升起正知見。有了正知見,才能夠分辨是非、善惡、對錯,原來是這樣。
沒有正知見,糊塗半生!
今後怎麼辨?
學,是唯一出路。向良師益友學習,學習經典。積極參加學校的《論語》學習會,讀書會,在人、事、物上建立正知見,力求「事來心始現」,有正知見來指引自己去待人、做事、接物。
重 生 /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 梁 地
我叫梁地,一個二十一歲的女孩。我是一個從死亡邊緣被拉回來的女生。如今社會,學生跳樓自殺的事件越來越多,以前我看的也很多,當時我不能理解他們的行徑,甚至覺得他們太偏激。如今,我自己也親身經歷了一次,我想我應該能體會他們的心情。其實人在走上絕路時,腦子是一片空白的,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而因為內心極其痛苦,以至於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受到來自於自己的傷害,也不知疼痛。當時,身體已不受自己控制,腦子也已空白一片。直到在醫院中醒來,我才知道自己發生了甚麼,後悔莫及,然而心卻依然痛苦,甚至比之前更痛苦,因為多了自責、後悔、不孝等心情,於是厭惡自己,就厭惡了一切,對生活提不起積極的心態與信心。
自己所喜歡的人在此事之後便離自己而去,就更讓自己的心陷入了極其痛苦的狀態。甚至覺得對方怎麼能如此不負責任,如此不理解自己,所以心處在痛苦的深淵不能自拔。直到這次的機緣,來到永康,聽了《大學》的課,聽了唐老師的教誨,我的心終於在今天得到釋放,瞬間痛苦不見了,有了份歡喜和精進的心。在聽課的頭兩天,雖聽懂了一些,但心卻還是停留在過去發生的事情,飄忽不定,快樂不起來,疑問也越來越多,直到今天,老師講到,「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聽完唐老師的講解,我的心開始有所觸動,卻仍糾結於過去。
所以中午吃飯的時候,便把心結與疑惑,向李老師提了出來,李老師告訴我:「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還沒發生,所以我們要活在當下。」我聽進去了,但是心卻做不到。下午聽課的時候,我仍糾結於過去,拚命思索,那我對待那些讓我受到如此傷害的人該怎麼辨?而誤會該怎麼去解除?正當我思索之際,坐在第一排的一個男生要第二排的一個女生遞給了我一塊橡皮擦,我剎時愣了一下,不知道為甚麼遞給我橡皮擦,那男生說是我要借橡皮擦,我納悶了,我都沒開口說話,於是我說:「沒有啊,我沒有借橡皮擦。」於是男生就又把橡皮擦拿回去,而正當橡皮擦被拿回去的那一刻,我瞬間全部明白了。沒錯,對於過去的事情,應該用橡皮擦全部擦乾淨,然後樹立起正知正見,重新開始。
於是,老師講的也一下子明白了一點。老師說「逆境生瞋,順境生貪。」因為在順境中有所喜愛的人、事、物,所以有了貪心,不想失去,於是有了患得患失的心情,然後當出現可能會奪去我所喜愛的人、事、物的因素時,也就是環境威脅時,便有了恐懼,害怕失去,而當逆境來了,真正失去時,便不滿,起了瞋恨心,所以自始至終,心都不正了。所以我才會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甚至釀成了最後的悲劇。現在,我終於找回自己的心了,而且有了目標,人也瞬間快樂了。
現在我終於讓自己的心安定了下來,有了親民的勇心,所以有了精進的明明德的心,所以,接下來是定,我要開始專注於聖賢學問,並勉持不變,直到面對各種境界而心不亂,由靜接著達到安,讓身心都輕安,精神飽滿,再是達到慮,對經典有分析的能力,對世間的事物有特別的觀察力,能知道問題所在,最後達到得,對世間的事物了然於心,最後能夠親民,能利益和幫助他人。所以我現在一定要開始好好學聖賢文化,樹立正知正見,努力充實自己,使自己心正,意誠,破除私欲,明心見性,這才是我的出路,每天都以涵養自己、利益別人的心態面對大家。
感恩唐老師,讓我在痛苦的深淵找回了我的心,重新樹立起正知正見。也終於明白,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改變過去,但每個人都可以從現在開始努力,書寫一個全然不同的結局。聖賢文化一定能幫助我們,我會努力學習,充實自己,讓自己正氣十足,再去影響他人,幫助他人樹立正知正見,讓那些想要自殺的學生在絕望時刻把他們從不歸路拉回來,傳統文化一定能阻止這種悲劇發生!
生在福中 / 無盡燈 莊惟盛
在今年暑假即將結束之際,我來到了福建省所屬的政和。先是飛抵福州,再驅車到政和,一路上盡是受到貴賓級的接待,殷殷切切的招呼,內心十分不安,因為什麼都不懂的我,是來學習、觀摩的,不應是受禮遇的對象。十四天的學習,從一開始的昏沉、散亂、掉舉,乃至漸漸注意到周遭大陸的學長對文化的重視、好樂、如獲至寶,從上課的聽聞,讓我漸漸了解到文化的重要,最後,我全神貫注地聽講,深怕漏了一個字。每一段的上課內容對我而言都極其重要,除了是立身處世的美好概念,更是對過去歲月的反思。過去都在學大量的世間的知識、技能,花了很多時間、精力,但是對於文化的內涵、為人處世的態度卻是講究甚少,忙來忙去,都忙到枝末上去了。經過十四天文化的薰陶,靜心學習,深刻了解到生起正知見的重要性,那是人生應努力的方向,也是改變自己最好的方式。唯有改變自己,才能給自己全新的出路,也才能給別人正確的出路。
政和,是此行文化之旅的第一個駐紮地,我們在這裡聽聞了兩個論語的專題講座─聖門氣象、成就善政的良方,前者主要是對學校的校長和老師講課,後者主要是對從政人員講課。二次講座的聽講均是難能可貴,臺灣少有。來聽課的人有遠從山東漏夜趕車而來,也有從順昌不疲不厭地追隨老師而來,更有在當地等候多時的學長,盼望老師來到政和。
來到政和的第一天,年未四十的縣長,氣度落落大方,殷勤地接待並介紹政和當地特色,晚餐時,仔細地一一介紹菜餚,對於老師的師資團隊禮遇極佳,態度極為誠懇,是一位做事實在的縣長。
大陸學長們對教法的渴求,以及法喜不斷的生起令我印象深刻。他們聽了論語後,內心歡喜,體悟不斷,並且將所聞的教法與生活結合,與人生的走向結合。因為他們看到文化的重要,所以卯足了勁在學,老師若講了十分的內涵,就要學進八分、九分。
看到他們這麼好學,我深感慚愧,自小有優良的學習資源,優良的學習環境,卻沒有善加利用,沒有把握每次的學習,任憑每次學習的因緣聚散,宿世的福報就這樣大把大把的浪費了。為了不辜負老師的教導,以及儒佛教法在臺灣的傳承,一定要一改往昔頹廢的學習態度,勉勵自己振作、自強,確立目標,堅定志向,老老實實的在佛學、儒學上學習,讀出味道來,讀進骨子裡,努力增上。相信未來再與大陸學長們會遇時,將會是另一番嶄新的氣象。
永康,是此行文化之旅的第二個駐紮地。講座地點在龍川學校,在那裡聽聞老師講授大學,清楚知道大人之學,而其內涵是兩綱八目一結論。大陸的學長們在每天的課後進行讀書會研學,將白天美好的概念延續。課後也有小組討論,這樣的討論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將上課聽不懂的概念釐清,發現問題,原本看似乎沒有問題的地方,經過討論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沒有搞懂;消文的時候,可以訓練自己的思路和講話;可以讓自己歡喜,平常少有機會和學長們在道業上一起精進,創造學習的共業,能有這樣分組討論的機會,內心非常高興。總而言之,分組討論的功德太多太多了,這些都幫助我們思所成慧的生起。
這次的遊歷,帶給我人生很多的啟發。在自己學習的勢力不足時,走出去看看正為我注入更多的動力,知道還有很多值得努力的,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未來要如何延續這樣的想法、強化這樣的想法?就必須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要到學習的環境去學習。期許自己能重新出發,只許前進,不許後退,向典範看齊,策勵將來。
為有源頭活水來 / 無盡燈 古家慶
感謝老師不嫌棄學生和弟弟而邀請我們一起去政和聽論語,在永康學大學,而且花一天時間遊西湖,真是受益良多。
其實在老師邀請我那一天,我就非常興奮,因為第一次出國,管他學業不學業的問題,只要跟老師聽課,充實自己就好,因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學歷高不高,也不是考上好大學,也不是為了找好工作而努力讀書,而是德行和刻苦耐勞的精神。因為爸爸就是一個例子,在軍中,爸爸雖然有點德行,但長官叫爸爸做什麼,爸爸就做什麼,絕不拖泥帶水,因而受長官賞識,到國防部工作,這就證明德行和刻苦耐勞的重要,所以就跟隨老師,充實自己、開闊眼界。
第一天在機場,我打電話回家,跟爸爸問早,也問爸爸有什要注意的,爸爸回答:「跟老師出去要注意禮節,隨時觀察老師哪裏需要幫忙,不要丟了老師的臉和其他人的臉,但最重要的是,到那裡要多聽、多看、少說、多做。」最後自己有幾點沒做到。
在前往政和的路上,發現他們的山是多麼高聳寬大,是我們臺灣比不上的,只能以「山川壯麗」四個字形容,而且還發現高速公路旁的牌子所標示的距離幾乎都是以公里為基本單位,我想到以前有個故事:「一個臺灣人問一個大陸人:從你家到那個地方要多久,他回答:『不遠,只要八個小時就到了』」所以我才知道老師說的那句話:「不要以臺灣的觀點來看中國。」
在政和上課的時候,看到許多與學校不同的地方。其一是教學方式,在學校,老師就只有把課本所印的內容,寫的解釋講一講,還有說哪裏很重要,要記會考或者把課本裡的重點劃一劃,沒有把它的內涵講出來,雖然會說它所啟發的人生道理,但是會把意思講得跟原本不同。可是在這裡,老師不只會解釋清楚、完整,還會把它真正的內涵說得很詳細,而且會敘述它更深的意義,讓我真正了解那些句子的韻味。在看介紹孔門十哲的影片時,發現到那些塑像真的非常傳神,而且隱約察覺到背景音樂是在配合那些人物的個性,精神,後來上課在欣賞清明上河圖時,才發現裡面的人物也非常生動有趣,而且各種的房屋、商店、運輸工具都畫得很仔細,都沒有一個是一樣的,之前在故宮看的時候,從來都沒有好好地看。最後我們遊玩參觀許多地方,首先是雲根書院,我才知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從這裡來的;其二廊橋,之前在大陸尋奇有看過,而且每個樑上都會有一部經的名字和詩,中間的樑是嘉慶皇帝所贈的,再來是去竹木工廠,他們不只做家具還做鍵盤,滑鼠和計算機,假如他們朝這方向發展,一定受到現化人的喜愛。
結束政和的課程後,接著到永康,第一天進會場的那一刻,義工們就躹躬說老師好,當時嚇一跳,馬上微微地躹躬說你好,因為之前我都是向別人躹躬,從來沒有別人向我躹躬,而且還是老師好,哇,這更驚人,唐老師、林老師、劉老師等才是老師,我不是啊!但是從這裡發現到他們的好學心。在上課的時候,發現桌上有我的名字、一杯水、一條毛巾,我也很驚訝,因為這是從來沒受過的待遇,而且每節下課把茶水添滿,給我們休息室休息,有水果,餅乾可吃,還有床可以躺,真的非常感謝他們。
在上大學之前,我以為我從沒讀過,上了之後,才知道我有聽過,而且我有一些感受,首先我發現上課的內容從頭到尾都以內聖外王來做連貫,其次是當我們證悟某事時,要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的順序,其實做每一件事都是如此。再來,我們要影響他人,一定要先影響自己的內心,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後大學非常詳細地解釋每字每句的意思,讓我們更清楚明白,當我們把每字每句仔細讀,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希望能再聽一次大學。
在最後一天遊西湖時,令我非常驚訝又高興,因為我之前是從國文課本看到西湖的美。雖然人很多,但是在坐船划進幽靜的湖水時,呼吸著滲雜青草香與花香的空氣,看著古色古香的風景聽著悅耳的鳥鳴聲,慢慢地遠離人聲鼎沸的地方,讓我的身心獲得解放,體會到大自然的奧妙。在晚上的西湖,又是另一種景色,邊散步邊欣賞那西湖之夜,讓我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雖然只有這短短的十四天,但是重要的不是照片拍得多不多,而是吸收得夠不夠多,再次感謝老師給我這次機會學習,也感謝老師、學長以及應學長全家的照顧。謝謝大家。
開拓境界的學習法 / 無盡燈 古家華
那天一聽到老師邀家兄和末學到大陸學習時,第一個念頭是關於學業的問題,怕自己會落後於其他同學等,可是又覺得這也沒什麼不好,第一次的出國經驗,跟老師們、學長們學習也不錯!
出國前的傍晚,接到了一份為老師奉茶、奉毛巾的工作,頓時肩頭好重,但也認為這是個磨練,有磨練才有進步,腦中浮起父親認真的一句話「少說、多做、多看、多聽。」又想到老師那天所說的,大陸的學習態度很強烈,頓時感到恐慌。
坐了四到五小時的車程,顛簸的路途,一路上看見了中國的廣闊,傳統的房屋,鄉土的風情,在臺灣已不常見了,又想到古人求學的心態是多麼堅定,要走很長的路,走了幾個月也不覺苦,更何況現在有巴士可搭,有冷氣可吹,求學很方便,何必喊苦?現代人太幸福了,真的生在福中不知福,有天劉師姑跟末學說:「吃飯要穩重,別人都在看你的一舉一動。」當場感到很羞愧,的確,末學是靜不下來,況且音量很大,別人看了在私下不知評論什麼,覺得很對不住老師,經老師提醒,也察覺到自己講話不清楚,太輕浮了!老師曾講過,講話不清楚、不確定,是很不好的事,應經常注意自己,收斂自己的言行。
「毀譽參半、任勞任怨,先之勞之,無倦」不管自己做了什麼好事,都會有毀跟譽,而想要他人從善,當下不要多說什麼,持續的做下去,做好榜樣,引導風氣,永不懈怠,當然前題要充實自己的內涵,培養正知見,才能分辨是非對錯,才能做好榜樣。
上了《大學》才知,現在「大學」不算是「大學」,現在的大學都在教專業技術與知識,而非教如何明明德、親民,而非如何修內聖外王。上課時,常聽老師說到「內聖外王」聽老師說內聖是內涵,破我執,而外王是外在的表現,氣度,發展心量,確實一人的內涵很重要,若沒內涵,別人看了草包一個,沒人願意親近你,把親近善知識的緣給抺煞了!若充實好自己,則他人才會尊敬我們,就像二位老師,有威嚴,進而慢慢地帶動社會風氣。充實內涵的同時也要多聽聞、學習,來培養正知見,而且身要靜,心也要靜,再讀進去慢慢咀嚼消化,這才真的有幫助,但要長時間磨,只要能靜下來,定了下來,學任何東西都很快,就像母親學書法、拼布、刻印章等,學個一、兩年就有所成就,得心應手。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的含意末學不太明白,但想要心中清澈,要有一股活水的灌入才能保持明亮,也需活水來洗滌,一個乾淨又明亮的湖水,也要有溪流的灌入才能保持明亮,想那活水應該就是時常學習,也請老師在此多加指正。
在杭州路上,聽到好多從沒聽過的歌。當老師要我們兄弟倆唱滿江紅時,驚覺自己沒文化內涵,為了唱歌而唱,沒有融入其悲痛情懷和感情,是唱不好的,就像臺灣國寶歌仔戲藝術家—廖瓊枝,素有「臺灣第一苦旦」之稱,苦旦常因劇情而演出哭腔或流淚的表情,要琢磨內心,若沒有足夠的人生歷練與情感,可能只是在臺上呼天搶地的哭號,卻感動不了觀眾。轉眼間看到了雷鋒塔,也看到了西湖的遼闊。當然到了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角度,展開胸懷來看,如此才能學習,就以五、六個小時車程,對臺灣人說太久了,但對大陸人說很短呀!不久不久,真的很佩服他們的耐心與毅力,加油。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抺總相宜。」真的很難形容它的美,踏上櫓船,緩緩划過湖面,看那漣漪景色,聽那寧靜幽色,煩惱,憂愁隨風飄逝而去,心中的激蕩沉靜下來,彷彿回到千年悠悠時光。傍晚更別有一番滋味,吹著夜風,壓力完全釋放,聽著梁祝,感受其無法相悅的情,現在卻無法欣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真希冀自己能再遊西湖一趟。
十四天來,有很多話想說,卻不知如何說起,顯然仍未融會貫通。真的很高興能到大陸與老師學習,雖然未能服侍好老師,也請老師多加指導,最後希望能與老師再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