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期::專題報導-基隆人才培訓班

基隆人才培訓班心得分享

一生難得的際遇

三年正法的充實
五味雜陳的結業
七分受用的陳述
白文輝
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在基隆人才培訓班中,聽聞了《百法明門論》、《論語》、《常禮舉要》、〈禮記〉經解及專題演講等課程,期間並參加《佛說阿彌陀經》以及出路由名言中通達—由《論語》及百法說起等暑期講座,更從中認識了不少人、事、物,增廣許多見聞。然而,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於此培訓班課程圓滿日,內心真是五味雜陳,感受更是千頭萬緒,諸多心得難以一一道盡,因此,單純就一則以喜與一則以憂兩大方面分別述之:
首先,就喜悅的部分而言,有以下幾點:
一、學習過程中,各類善知識具足。有教授善知識多方教導、善巧指引,像夫子般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令學生不會如無頭蒼蠅般亂撞,並且加以適時的慈悲提醒喝斥,使學生能有所警惕不致放逸。再者,有志同道合的同行善知識陪伴,互相切磋策勵,可補足筆記缺漏不足的章節,並於疑難處有人可請教討論,彼此增上,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此外,有外護善知識發心護持,提供舒適的環境、美味的餐點以及獎學金等,使身心在學習過程中得以安定,不致煩惱擔憂。
二、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尤其是能聞般若空性智慧真是稀有珍貴。雖然一開始聽聞的時候,大部分名相與義理都聽不懂,但是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耐住性子,靜下心來困而學之,藉由反覆的聽聞與思維,漸漸的就比較能心開意解,進而透過教法來了解萬法,正確認識自己,調伏煩惱。
三、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從之,不善改之。學習上,可以觀察到有的學長底子好,悟性高,記憶力強,在邏輯推理上見長,有的謙恭有禮,有的口才出眾,有的雖然工作或課業繁重,卻仍然可以對課程內容加以預習與複習,有的善於發問並勇於發表想法,有的樂於助人與人分享,有的則默默努力與付出,皆有所長可取以增進己之德學。同時,可藉由團隊中的種種比較而發現許多的不足處,認識自己的實力,不應得少為足,必須掌握時機,奮發向上。
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透過持續的學習,一次又一次生起很想把教法搞懂的心情,而且隨著深入的程度,生起的頻率越高,力量越強,甚而產生非常想要把身心完全沉浸於經教之中的感受,欲罷不能。
五、親近善知識,學習正知見,利益極大。透過聽聞讓自己能夠越來越懂道理,腦袋逐漸清晰,培養眼力,看得懂世間,遇境逢緣試著如理如法觀修,改善與人相處之道,如此的將所學運用於生活之中並與人分享,獲益良多。
六、佛法無邊!不學不知,學了才知。如此妙法浩瀚無涯,深廣無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有無量可以學習的甚深道理,就像在大海中優游涵泳,內心好不歡喜,令人不禁十分嚮往未來的學習。學佛真好!
七、有老師的種種示現。以身作則讓學生有榜樣可以效法學習,也證明了真的有人能夠達到如此境界,這一切並非遙不可及。
再者,就憂慮的部分而言,有以下幾點:
一、萬法無常。以上所提到如此殊勝的因緣何時會滅,乃是一個未知數,因此必須趁年輕時好好掌握時機,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二、無有一事不是經由串習而熟。對於教法串習不夠,難以獲得其殊勝利益,故要更加善用瑣碎的時間,化整為零,勉力而為,才能學有所成。
三、基礎太差,根底不夠。在團體中,眼見不少學長們從小便接觸聖賢教誨,好不羨慕。心想既然已落後許久,那麼更應加緊腳步,才能迎頭趕上。
四、學然後知不足。跟著老師學習,聽聞聖賢佛菩薩的行誼,自省不足處實在是太多了,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應當如何下手,仍須老師的慈悲指導,以及自身謙恭努力的向學。
五、教然後知困。由於種種因緣,幾年來有機會與一些家長孩子共學,而後有幸聆聽老師的教法,得知沒有形而上的智慧來攝持形而下入世的這一分,無論是對人對己,皆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還是應當好好跟著善知識,時時溫故知新,內化經教,畢竟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切記切記!
六、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一期的生命極其有限,而要學、要懂、要做的實在難以計數,因此要更加珍惜每分每秒,活到老學到老。莫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使德不加修,業不加廣。
七、老師為法忘軀,勇猛精進。令學生印象深刻,心疼不捨。然而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若是沒有老師演說教法,吾人如何得以聽聞正法進而自行化他呢?因此,祈請老師能為眾生,為正法久住。
最後,回顧了這一期的學習,往事歷歷在目,好像又重新溫習了一遍,心中充滿感恩,覺得自己很幸運,可以有傳承的學習正法;此外,又備感幸福,能夠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前進。一直以來最想做的便是好好的、不間斷的、有基礎的、按部就班的深入學習,把道理搞懂,期許自己真正成為人才,就像老師一樣!因此,若有機會,希望能將身心全程的投入學會,跟著善知識的腳步,加入弘揚正法的行列之中,方不枉此生。
蕭惟元
三年的時間居然這般快速,猶記得三年前開班的光景,而現今已經在撰寫結業感想。非常慶幸自己能有這樣的因緣,搭上這班學習列車,在老師的引領下,探索經教的天地。因為有陳會長的發心護持,大家才能齊聚一堂;主要授課的兩位老師,傾盡了心力栽培我們;過程中還有張居士等許多師長的鼓勵,以及各類專題講座的開設,仔細地回憶這一段經過,除了感激,也問自己:「有沒有辜負大家的付出?」
《百法明門論》是人才班主要的佛法課程,其實自己並沒有《唯識簡介》的基礎,但老師生動的解說,將佛法與生活點滴緊密扣合,巧妙的引導,燃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因此雖然有理解內涵所必須突破的障礙,但沒有突破障礙可能感到的苦澀。又由於承乏本科目小組長一職,在責任感的推動下,更希望可以把它讀好、讀懂。學生發現,《百法明門論》的學習,有佛教精密的科判思考;細膩的心理作用分析,讓人歎為觀止;課程中不斷串習空性的概念,對於學生的思考習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佛法的實用性及重要性,學生由此開始有了一點皮毛的體會。
《論語》是彙集孔子思想的寶典,是我們班儒學課程的重點,這部經典的每一章節大多都是非常簡短,學習過後才知道,原來每個字都是那麼的重要,所謂字字珠璣,真是如此。聖與仁的分判、一字褒貶的微言大義、終身可奉行的一字準則,《論語》用字的精煉,詞句的優美,實非當今以引注多為優的學術論文可以比擬,無怪乎能夠綿延二千多年,至今仍是中外名人所公認的重要典籍。此外孔子人情世故的練達,深邃的智慧所流露的言語,都彌足珍貴。然而這些內涵若沒有老師教導,也確實無法顯現。
《常禮舉要》這門課,也有很長的一段學習時間,這當中還包括《禮記》選講、華盛頓的青年守則、餐桌禮儀等內容。雪廬老人說:「禮節這件事,在人群中,是決不能少的。」「人與人交通感情,事與事維持秩序,國與國保持常態,皆是禮節從中周旋的力量。」禮貌的重要性,以及禮貌所具備的這股力量,在學習本門課程之前,往往不能被學生所見,原來禮節細膩而隱微的強大作用,也需要老師的引導才能看見。因為有本門課的學習,不知自己無形中已經避掉了人生多少的障礙!
除了主要課程,還有寒暑假的講座,陳會長、賴麒宇總經理、李中旺導演、張德聲理事長、高銘澤老師,以及幾位學長精心準備的專題報告,更是多面向地豐富了我們的見識。我們曾經一同擔綱啟蒙班的主辦團隊、一起齋僧修福、一起研討、一起出遊、一塊運動健身、還一同見證了同班學長的婚禮。
三年的光陰,如此的充實,雖然要努力的空間還有很多,但若再問自己一次:「有沒有辜負大家的付出?」學生的回答是:「應該沒有,但我會繼續努力。謝謝師長們的提攜、學長們的陪伴。」
 
蔡易儒
非常感謝學會師長的教導和陳會長的發心,使學生有幸參加人才培訓班,在大學時期就能聽聞寶貴的教法。曾經我也思考,如果自己沒有接觸過教法,人生又會是怎樣一條路呢?想著想著,就覺得自己現在好慶幸!因為相較於過去,我確實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改變著。人生的關鍵在具足正知見,要在見地上經營、要在心量上開展、要在斷惡修善上講究、要親近良師益友、要從典範中學習、要以「道、德、仁、藝」為總綱、要在傳承上努力。這是人生的重點、方向。然而,這些都需要長時間學習、思考,才能慢慢有所體會,而正知見來自良師益友的教導,尤其在這個價值混亂的社會裡,能有這樣善因緣參加人才培訓班,真的好歡喜!雖然很慚愧自己程度還差得遠,但所幸自己走在對的方向努力。
學生參與其中近一年半的課程,所聽聞的內涵非常的深廣,謹試著皮毛地總述,作為學習記錄。
約經教而言,在佛法的部分,學會開展了《百法明門論》的課程,這部論是世親菩薩將一切法歸納為百法,闡述於一一法皆是通達人無我、法無我的入門。這樣的科判式的分類法非常高明;最善巧的做學問、辦事的方法,就是運用總持的學習法。課本〈百法直解〉是蕅益大師所著,包含了各法體性、業用的詮解。「定義」是很重要的一門修學法,例如透過學習直解,對善、惡心所各法的定義、行相,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日用平常的起心動念,是否合乎善、惡,是故老師常說行持要論見地,沒有對經教好好學習,修行沒有依據,斷惡修善無從抉擇,依止修觀也不可能。老師在上課時幫我們釐清了好多好多觀念與名相的定義,也善於用宗派見來詮解,更重要的是老師運用合乎邏輯的推理法,設問分析,闡述自體性空的義理,這些都是自己讀書不可能會有的心得!透過這樣的學習,能對佛法生起莫大的信心,這樣的皈依三寶是真正的皈依,惟有將這樣的見地傳承,才能使正法住世。
在儒學的部分,包含《論語》「知是眾妙之門—福始祥源」「孔子聖蹟圖」以及冉求的科判、常禮舉要、唐詩、禮記經解等,非常豐富。運用科判的方式講授、學習《論語》語,老師可說是首開局面之人!過去在學校學論語,往往只是選讀幾篇,缺乏整體的認識,選用的註解很多都有錯謬。透過《論語講要》中雪廬老人對見地、各家註解的抉擇,老師上課的層層設問與闡述,學長們私下的研討、預習、消文準備,漸漸發覺《論語》每個篇章都好有內涵,整個春秋時代背景、人物、國際關係,以及孔子和弟子們的見地、格局、胸懷、才情、行誼,也都越來越鮮明、具體。原來人生成功的秘密都在論語。此外,雪廬老人說:「論語是十三經的門戶。」讀《論語》能知十三經的要點,例如「思無邪」就是《詩經》的體性,正與〈禮記經解〉所云「溫柔敦厚,詩之教也」的業用相互輝映;而以《論語》課程所學,再來入《常禮舉要》的條目,則有助於將禮重視五倫、人際關係,推尊、禮讓別人,懂得節制等諸多內涵,運用於日用平常、言語辦事,使我們於應對進退、辨別吉凶禍福有所依據。記憶猶新的是老師和學長們曾經一同努力,將常禮舉要的條目,透過影片和話劇的方式呈現,這樣的創意不僅邁向時代,也說明禮和生活息息相關、亙古不變的道理。
約典範而言,除了主要授課的唐老師、林老師,學會也祈請許多師長為我們授課。例如學會的高老師為我們用心準備2C(評斷性思維與創意)和全腦革命的課程,深入探討思惟能力的重要,如何訓練思惟,以及臺灣教育與國外菁英教育的比較。另外,記得學生第一次來聽課時,正逢通泰的賴總為我們帶來多媒體網路應用課程,讓我們認識行動網路時代的趨勢、潛力,並引導我們思考因應時代以網路推廣文化的方向、作法。學會當時已經在朝網路教學邁進,直到現在時哉時哉和蓮榮網站的推出,過程極不簡單。能夠參與、見聞其過程,真是非常寶貴的因緣。這些課程都是很難得的!看到學會師長們、講師們的內涵、風采、言語辦事,儼然在學生心中樹立典範、目標。如果沒有機會接觸這樣的善知識和環境,我們怎麼知道人生可以做這樣的培養?如果沒看到這些善知識學成的氣象、出路,怎麼知道文化是最好的出路?除了學會的諸位師長、長輩,學生也從同儕身上受益很多。能參與人才班必得觀待要有同法者,這樣的福報不是一個人能生起的。學長們品行都很好,學習認真,課後又能一起研討、樂於分享,使上課不懂的地方補足;遇到任務、挑戰時,大家又能組成和合團隊一同辦事。雖然學習的路上有許多困難,但如果一路上有人陪伴、切磋、鼓勵,我相信很困難的事也會變得很簡單,這是同法者殊勝的功德。
透過在學會的學習,也慢慢有了一點讀書的心得,以及發現自己的不足,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以前在讀書時,曾經有段時間遇到瓶頸,因為平常要讀的書太多,不知不覺把讀書看成很辛苦的事。其實後來想想,讀書的目的就是求「知」,辛苦的不是讀書本身,而是觀待自己的「無知」;相反地,讀書正是去除無知的良藥,否則當書讀通時,怎麼簿會有法喜呢?知的樂生起時,苦又在哪裡呢?「知」有無盡的好處,「無知」簡直不能辦事,是以「知是眾妙之門」,而《論語》就是致「知」最好的入門。學習一定要求一個結果,而因為要學的很多,此時更要注重學習的效率,勢必要很有意識、講究方法地學,其中學生覺得善用「習慣」和「心法」是很有幫助的。舉例而言,「吾日三省吾身」即是曾子的心法,大悲心、菩提心也是心法,心法的培養能使人思考精準、有重點,不會胡思亂想、抓不到方向。而養成好習慣不僅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也能夠增加穩定度。例如:注重「定義」、基本功、對於不懂處不要置之不理、願意向困難挑戰、練習問好的問題、作意「我要到能夠…(如:複講)的程度」、多做評斷性思考…,乃至遇境能以般若正見觀修,都是值得培養的好習慣,不勝枚舉。有時明明觀念都懂,也知道怎麼做比較好,但是若沒有好習慣,往往就讓過去的習氣、經驗在主導;相對地,是壞習慣就要努力戒除,真的很重視的事,就要努力養成習慣;如果運用正知見成功對治煩惱的經驗越多、平常表現傑出、看事精準的次數越多,對自己絕對是莫大的鼓舞,對教法的信心會大增。而培養習慣和心法的過程,就是一種「串習」的功夫,這是良師益友所無法替代的,是自己的功夫。
最後,對未來的展望,學生希望能以典範為目標,培養自己成為大才,在傳承教法上奉獻心力,並能以將來職業和眾生廣結善緣,培養仁心、訓練承擔。現前要好好審視、規劃讀書的時間、份量,並且定期檢驗成效;願意接受師長的教誨、教誡,對於師長因地上的修學也尊重承事;盡可能培養健康的身體和日常作息。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相信慢慢修時快快到,惟願不辜負這期人才班的因緣,將來能有成就以回報父母親的養育、護持以及諸位師長的恩德。
晏家文
學生不會說話,常常說錯話,或是詞不達意,表達能力一直是我很需要再加強與練習的課題。心中有萬般的感謝卻無法用精闢的言語來好好表達,只能平淡的寫過去,感謝老師對學生的教導,感謝會長能讓學生有機會聆聽到這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法,感謝學長們的包容以及互相提攜。
三年來,生命的意義改變了許多,從立志當個有機栽培的農夫,變成了要認真做好幼兒教育的幼教老師,學生覺得兩者之間看似差異非常大卻又極為相似,孩子就是幼苗,陽光空氣水就是飲食,肥料及土壤就是各種的教材教法。如何運用如何栽培,就是以老師幫我們建立的正知見作為教學的依據。學生還有非常多需要加強及努力之處。來到霧峰後,平日的課程均無法參與學習,程度上與眾學長們差距越來越大,有學長說出去就回不來了,學生自己也明白時機如此,老師常說自己的出路在給別人出路,當把孩子們的出路培養出來,相信學生的出路就在其中。
 
      許熒純
為期三年的基隆人才培訓班,在今年的二月告終,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的學習結束,未來面對的將是一連串人性的考驗,考驗著我們這群年輕人,是否能夠突破環境的侷限,時代的潮流,以及彼此之間,友誼的維持與存續。
參加動機
記得人才班第一年,正逢碩士論文寫作時期,原本不確定是否要長期地參加,因為總是擔心未來有太多的變數,並且,課程一旦開始,就要連貫地參加三年。現在回想當時候決定加入的契機,就是學長的一句話:「你應該參加,有獎學金!」不過我並不是為了獎學金而參加,甚至我連出資的師長是誰,也沒去細究。但是後來愈深入,發現這份獎學金的意義太厚重了!在未來的日子裡,戰戰兢兢地花用,甚至儲存起來,因為我知道這份禮物的分量,絕對不是紙張上的數字和數量,背後有更深遠的意涵。
這就是我,很容易猶豫、優柔寡斷;但是如果有一個人在背後,催促、督促,我就會生起莫大的勇氣,勇敢地,也可以說是不顧後果地做。也幸好有積陰德,沒有誤交損友,周圍的朋友不但德行人品,遠比我超過很多,也很護持這份發心,每次跟大家聊天、研討,內心是無比充實的。這告訴我們:交到好朋友,他會push你往好的走。
因緣流轉
第一年忙著寫論文,自以為這是人生最忙的時候了,也正遭逢人生感情的低潮。就這樣,一邊寫論文,一邊到基隆上課。雖然學校遠在中壢,但那時候天南地北地跑,卻也不覺得累,因為回程總有師長們接送,甚至前一天就先到學會居住,可惜,卻沒有好好把握時光學習。但和之後聽課相較,總覺得當時對法的好樂,雖然如同火光乍現,可是每次有所領略,都讓我在觀念上,有著重大的轉變,更有信心去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記得初期還有義工工時,一個月要二十五個小時,我最大的工時收入,就是周六到學會值班,一邊寫論文,一邊整理環境,一邊幫忙學會內的勤務;逢學會活動,也都有參與,義工、逐字稿、法會、學懺軌……。在教法上不是很精勤的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總是得到很多師長們的幫助,當然期間也從未中斷過學習。
第二年開始以後,記得也是在寫論文之中度過,但是接著有新的任務─實習。實習的時候,每天還是一有時間,就跑到學會上課,週日逢人才班的課程,也還能參與。當時候因為還有參與周六的共修,晚上麗琴老師會帶《論語》及《百法》的研讀,許多名相在老師的帶領之中,從一開始的不甚留心,到最後聽了不下百遍,也慢慢地熟悉了。但是對於教法的學習,還只是停留在名相的理解,以汲取其對於觀念影響的一分,卻未曾深深去細思,思量其中的邏輯,砸下苦心去學習。
接著,隨著實習結束,由學生的身分轉向職場新鮮人,開始有很多的歷練產生。第一個面臨的,就是家庭的反對。一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自己以前所學的,根本沒有入心、入髓,許多事情都是碰到問題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內涵不夠純粹、深入。
內在價值v.s.外在價值
這項考驗一直到現在都還有,但拜這些挫折所賜,讓我思考了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所在何處?即便知道現在手中握有的這些物質,乃至於身體,終有一天,將會隨生命的消逝而灰飛煙滅,然而很奇怪地,不只是我的父母,甚至是我,都在這些表相的事物當中,汲汲營營,奉獻了一生;又或者耽著於眼前的安樂,而忘了最後一天,在我們嚥氣之前,這些所求取的事物都無法常駐。生命的最後一天,人和人的關係,會是我們所注重的,甚至死前會思考生前的種種,最後反省的,卻是「生命的意義」。
最後必定會孤身上路,那時候要仰賴的,不是父母、子女,也不是身旁每一個所愛的人,而是對生命的信仰。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言:「要把生命當成目的本身,而不是達成目的的手段。」我思考著,到底做到了沒有?或者是否正在朝這樣的目標而努力呢?
迷失與追尋
基隆人才培訓班結束的那一陣子,每堂課都在聆聽唐老師的訓話。但是每一次反省,並不夠足以撼動自己,多挪移一部份的時間,或邁出那一步,好好地在經教上學習。或許有人會說生活太忙,要做的事情很多,有陣子我也這樣想,但是捫心自問,其實還是出自於內心,一直有一種想法,總覺得這些學習,要等到有閒的時候。
我也和大部分的人一般,都只看到眼前所要從事的利益,沒有看到教法學習在未來的大用;再加上相比同期學習的學長,有些人有著顯著的進步。對比之下,自己的領悟力,隨著課程的加深,似乎越來越不及,學習就越來越用不上心了。只因為,我還找不到一個足以說服自己,並且篤定的言詞,告訴大家,為什麼要學?為什麼想學?為什麼一定要來上課?為什麼這些比追求外在的價值重要?或者我的人生,因為此而有所改變?
很慶幸也很不幸,我的工作是教書。每當對學生的種種行為不理解時,在指責他們的同時,也會想:我當學生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態度?學生就像是一面鏡子,他們可以呈現出我在不同部分的優缺點;但同時,我也知道,光只汲取他們在我教學上的反饋是不夠的。第一年,我比較重視教學的內容,極力要去熟悉所有的教材,當然現在也是一樣,要去熟習很多教材;第二年,也就是今年,開始有一點教書的氛圍,總覺得身為老師,能夠教的,比這個還要更多。就像最近,雖然還算是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但是我開始感到,有些道德品行的部分,是可以去要求的,那才是教育最大的意義。這考驗老師的「耐性」和「智慧」。
所以在蓮榮一直以來,都受到師長們溫厚地對待,看到我們這些年輕人,不肯放心思,所做的不如理如法,這種心情,當老師的我,好像也能慢慢體會了。看到學生因為惰性,態度散漫,本末倒置,我也想到自己,也像學生一樣,捨棄自己本分內最重要的事情。
結訓以後,人生呢?
很慶幸也很不幸,我的工作是教書。教學是一個修行道場,當我赤裸裸地面對學生,經過無數次的撞壁或許才獲得一點點成果,而往往花費和投注心力的時間,比學習來得長。有人說,老師就是要努力充實自己,這樣才有內涵教導學生,要像一池活水,活到老,學到老。但是也有人會反駁說,充實又不必到固定的團體,跟各種不同的人學,學人家教書的訣竅,而不是去研究這些空泛的言論,不要迷信。有時候我也會思考,像之前研究所時期,那樣義無反顧地參與,是不是一種迷信?尤其在我心力交瘁的時候,工作、家庭、健康、學習……。我發現我先放掉的是學習,然後是健康。是生活逼得人不由自主,還是我們自己選擇這樣?我想答案很明顯,不管做下任何決定,最後承擔責任的是我們自己,可是往往因為環境的種種限制,在投入的過程中,而你也不得不投入,就此慢慢淡忘自己的「初心」,這才是最可怕的。
僅存一絲向道的心,不時督促著我,改變不了環境,就要先轉換環境,並且再怎麼樣,都不能中斷學習。但不可否認的,工作以後,面對的再也不是以前求學時代的師長、同學,環境改變一個人是漸漸的,讓人無法察覺,除非自己覺醒,懂得反省。下班以後,不止的疲倦侵襲,還要思考新的對策,紊亂的人生,如何快刀斬亂麻?
轉角,遇見道
有個禮拜,那一周正忙著考教師甄試,連續兩天奔波,星期三晚上要上《論語》課,在經過一天上課的疲勞轟炸之後,在想:到底還有沒有體力?能夠再奔波一天?那天懷著有點羞愧的心,再度來到學會。不知道是否是休息了一陣子,所以找回一些學習的動力?還是那天,剛好請教到一位師長,解決我心中「卡關」已久的問題。
我看到一位,曾經身居高職的教師,很有熱忱的在敘述他投注的過程,無論是他的觀點:「老師,就是幫助學生成功的人!」或者是他對我予以肯定的言辭,告訴我:「你一定會成功!」還是他對於教育學生,充滿耐性的善巧方便,讓我想起實習時,我的導師曾如此描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有所成長,遠比成績來得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在聆聽這位老師言談的過程中,發現他未曾片刻離開過雪公太老師,他的言行、談吐,都讓我感受到一代大學者的風骨。我不禁想:有沒有在平常,在教育學生時,也這樣想著老師們,給予的智慧?有沒有把老師們的智慧延續?有沒有把所學應用?
也許很忙,但忙碌的時候,心思有沒有扣合在道上?起煩惱的時候,有沒有把教法拿起來做觀修?學習到好的觀念時,有沒有回向給周圍的親友和學生,祈求他們也能蒙法的恩澤,有一天開智慧?在追尋更換環境時,心願是否宏大?並且以學習教法,親近善知識作為願力呢?眼界有沒有放遠一點?格局加大,看遠一點,問題還會這麼多嗎?想想學會的前輩們,為什麼忙碌的人這麼多,師長們卻還能一團和氣的奉獻呢?就像我在寫著這篇心得,腦袋裡已經不由自主想到明天周末上課,要給學生上什麼,還沒有個定案?要怎麼冷靜的面對學會交代的任務呢?
曹丕在《典論論文》曾如此批評當代的文人,說他們「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對我而言,「千載之功」不是著述立說,而是把老師的傳承發揚光大,讓未來更好,眼前的我們,也才更有可能可言。眼前的我,未必能即刻跟上腳步,做出什麼宏大的事業,可是學習的腳步,應該要跟上進度。難免環境潛移默化,難免丟失初心,難免學習不得法、停滯或退步,可是這都不會成為障礙,究竟你的內心是怎麼想?這才是決定你人生格局的關鍵點。
結語
我想,佛菩薩也許是聽到了我的祈禱,祈禱我的人生能夠走出這個謎團,儘管眼前好像還是不清楚,每天面對這些半大不熟的孩子,並沒有讓我在學習上獲得任何成長,但這就是我的對境,一手握著眼前事物,汲汲營營;然而一手卻攀附著教法,想辦法調和二者,儘管徒勞無功,但知道有所不足了,那麼接下來,就更不可以丟失學習,還要發更勇猛的心來學,才會突破眼前的難關。也許是因緣巧合,哪天就這麼來了《四十二章經》的研討,雖然只有參加半套;哪天就這麼來了《論語》研討,也大膽地問了問題;哪天,也許再有一次什麼樣的研討?又或能激發出我更多的感動。
 
王文徽
很慶幸自己有機緣可以學習到真正的佛法,以前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學佛,學了之後發現佛法是如此有趣,如此符合科學;而不是迷信,不是只有燒香拜拜,或是只有靜靜地盤坐把頭腦放空。而是要深入經藏,了解佛的智慧,學習佛的智慧,依著佛制定的規矩來行事。但是不得不承認,要深入經藏的門檻是相當高的,每一個字眼都不能打馬虎,每一個句逗都得要謹慎,否則輕則鬧笑話,重則誤導眾生。所幸有老師的帶領,開立了人才培訓班指導我們,讓我們在學佛的路上,省去了很多碰壁的障礙,也斷除了自修時可能對教法產生的扭曲和不當見解的機會。經過較量之後,又發現世間上似乎沒有比建立正知見更重要的事。
學佛至今約莫三年的時間,現在在回頭看,才明白老師為何選《百法明門論》、《論語講要》和《常禮舉要》做為人才培訓班的教材。《百法明門論》是佛法的基礎,諸多佛法的名相和觀念都可依著百法再深入學習。從《論語》中可學習孔夫子的為人和處世態度,夫子在和弟子的對談中可學習許多利已利人的思想,讓我們可以依著《常禮舉要》的條目,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中展現儒家思想的內涵。感謝老師的用心良苦。
未來在學佛的路上,還要和二位老師努力的學習,成為有用的人才,才能真正的能自行、能化他。
 
許瑜芩
兩年前,兩位老師慈悲,讓學生與同修有機會加入人才培訓班,學習《百法明門論》、《論語》、《常禮舉要》等課程。那時,我們是插班生,對於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不禁喜出望外;學生也從此因緣,開始逐漸培養出學習佛法的好樂。
學生對佛法的認識非常淺薄,前一、兩堂課只能用「霧煞煞」來形容。聽得懂的時候,便心生歡喜;聽不懂的時候,便煩惱叢生。當滿腦子都是疑問,卻不知道該從何問起,又沒有一個頭緒,就心生挫敗感。還好同修的學習態度一向積極,過往累積了一些學習經驗,讓他對佛法有了一定的見解,每次上完課總能法喜充滿。因此,我們會利用午休或是課後空檔時段,討論一日上課的內容;藉由同修的解說,逐漸將學生的疑問一一解開。
兩年多零星的課程,學生透過《百法明門論》,認識了萬法的總綱;經由緣起法的分析,觀察萬法的無自體性,在面對境界與煩惱時,才知道如何做出正確的思維觀察。如果要降伏煩惱,就必須認識煩惱的行相及相應的對治法,以期對症下藥。當認識萬法總綱後,在歷緣對境時,就能進而訓練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提醒自己提起正念。
《論語》科表「知是眾妙之門」,為培訓班的研究主題,讓學生練習到從不同面向切入經文、各家注解抉擇佳注,以認識一章經文。由此方知,《論語》的內涵豐富且深遠,沒有真正接觸過《論語》的人,是難以理解想像的。實則,透過學習《論語》,我們方能真正認識聖賢、君子、小人的各種形象,以及處世應對進退的準則,用以觀察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人、事、物。
《常禮舉要》讓學生對於禮有更正確、深入的認識。禮是趨吉避凶之道,是轉變命運的門戶,所以《禮記‧曲禮》云:「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學生在幼兒園教學時,總帶入《常禮》的觀念,來建立幼兒基本的禮儀規矩;學生個人的受用方面,《常禮》更提醒自己以身作則,期勉言行足以成為幼兒學習的榜樣。
跟隨學會的兩位老師學習儒佛正知見後,學生才感受到正知見對自己的利益極大。今生能遇得善知識與正法團隊,實是難得可貴。以往對於老師在課堂上發出的問題,總容易陷入苦思而難以解答;近來聽到老師發問,內心所想的回答竟與老師的解說相應無誤,法喜油然而生,也對於學習更有信心。
期許自己在往後的學習因緣裡,能夠具備學法的順緣;面對外境的各種考驗,也將具足披甲精進,突破萬難。雖然學生現在能夠參與的課程相當有限,但仍期許自己聽一分課就有一分的受用,未來也能夠成為學會教學團隊的法器,傳承老師的教法。
 
應雨橋
一眨眼三年過去,回想第一天的開訓典禮彷彿還發生在昨日。回觀今日自己在對教法的概念上,已與三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也不得不反省對於教法的難遭遇感已不如三年前,容易不自覺地認為學法的因緣很簡單很容易,但其實細想之下,眼前學法的因緣極其難得,用「百千萬劫難遭遇」來形容一點不為過。為何如此?
首先,在末法時期遇到正法本來就是極其難得的事情,且同時獲得人身,概率更是如同盲龜浮木。而且,剛好投身至中文國度,試想若投身至非中文國度即使遇到正法也聽不懂。並且,此時遇到善知識的時機剛剛好;約善知識說,此時善知識的年紀剛剛好,若太年長,則無足夠的體力與時間陪伴和提攜吾等晚輩成長;約自身說,自己的年紀尚輕,能夠有足夠的腦力、體力與時間來吸收與消化善知識的教導。在多生多劫的人生長河中,恰好與善知識在這個時節點相遇,概率是微乎其微。更何況,同時又有一群同儕,有共同的觀念和理想,成為互相的同行善知識,以團隊的方式一起共學與辦事,成為彼此成長的一大助緣。況且,還有很多長輩成為外護善知識,在財力、體力、教法等各方面不遺餘力地護持,讓我們可以在很舒適的環境中學習,也在有疑問時可以得到解答。同時,在法本上,所用的教材都是經過雪公太老師和老師的抉擇與架構性的整理,不但全面而且易懂,對於提高讀書效率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種種因素,單單是其中一個,都是很難得的事情,更何況所有的因素同時具足,絕對是經歷百千萬劫都不見得會遭遇到的。何況眼前如此難得的學法的福報是拿自己過去無量劫的善業壓上來才有可能獲得的,故身在福中時更應帶著極其珍惜的感覺,來面對每一刻學法的時光。
基隆人才培訓班雖然已告一段落,但未來緊接著還會有課程陸續開出,期勉自己對教法的難遭遇想不會間斷,帶著初發心來珍惜日後每個學法的因緣。
 
戴于山
感恩唐老師、林老師的慈悲納受,基隆淨宗學會陳會長的發心護持,學會師長們的支持砥礪,同學們的引導啟發,成就這段為期三年的人才培訓班,讓迷惘於佛法大海之中的自己,尋得引航的光明燈塔,終將有臻至解脫彼岸的一日。
回憶剛加入培訓班的行列時,還沒有離開上一個工作,因此只要碰到週六上課,就必須請假。雖然很不容易找到人代班,還要逐層請示主管准假,但當拿到准假的單子,內心就滿滿的歡喜。縱使這意味著連續工作五天後,週末兩天假期都要一大早起床,負責開車接送部分蓮友到基隆上課;上完一整天的課後,還要開車載同學們回程搭車。然每每上完課,所得到的收穫和能量,總能消除所有的勞累與辛苦。
參與人才培訓班期間,透過唐老師的教導,讓我們經由《大乘百法明門論》與懺公的表解,學習佛教的四部宗義;藉著《論語講要》與老師的科表,認識「知」是眾妙之門,福始祥源。在林老師的教授中,重新聆聽《常禮舉要》,了解「禮」是趨吉避凶之道;短期研習《禮記‧經解》兩位老師所作的科文,明白《六經》的薰學研修之效。
這段三年的培訓班期間,真正能上課的日子不多,僅僅每個月兩天(不含寒暑期課程)。但對比於自己過去在佛學院八年的學習,每天浸潤在佛寺的朝暮課誦、五堂功課之中,竟有種「後後勝於前前」的感受。雖說若少了佛寺培福的基礎,恐難遭遇今日學慧的因緣,然而真正論及自己受益的因由,其中重要的一分,在於「學院派」與「傳承派」的授課方式不同。
學院派的佛學課程,以臺灣的佛學院為例,開設課程或偏於解門,或偏於行門。解門者,其師資或曾習於宗門教下的大德;或專精於某方面的佛學研究;或曾留學於海內外大學的佛學專科已獲得學位;或歡喜某些典籍,自行閱讀有所心得者。這些教師被聘請到佛學院授課,有礙於佛學院開課比例,未能按部就班的從頭到尾講述典籍、教義;有因授課老師的時間不足、行程忙碌,僅能偶爾開設專題演講或密集課程;亦有所學內涵偏重於學術研究成果,但能就學術研究方法論給予講授課程,學生必須自行透過書籍及學術討論,來取得課程的內容和知識。行門者,多於法會佛事、普坡作務、各單位服務中修學,或能增加為教奉獻的信念,以及修得人天善法的福報,卻難在心中將行門的體性轉為無漏,成為助道解脫的因緣。而佛學院學習成果的評斷方式,則類似於一般大學的審核標準,以學分是否達到規定標準(包括行門的實習學分),以及學習成果論文是否完成等主要方式,決定是否可以從佛學院畢業。
然傳承派的佛學課程,其解門者,就如在學會從兩位老師及師長們學習教法,所學內容皆依雪公太老師所選編的教材,或依雪公太老師的經學見地講述古代經論典籍,以科表方式逐字認識教材與經論的要義。經由兩位老師及師長們具架構性、運用詰問等教典講說方法,以及同學團隊針對所學的討論,激發思考經文義理的能力,從而產生對教法的熱忱。其行門者,則因薰學教法,懂得將平日的六時作息與教法結合,故能在平日生活與工作中得到歷練,真正達到所謂「依教修觀」的效果。
自忖在學會聽課之後,縱然自己的學習能力不佳,根機也十分魯鈍,卻也能在老師們的循循善誘下,窺得些微佛學、儒學的義涵,從而生起傳承教法的願心,並有在生活上實踐佛法的動力。這樣的收穫,想必非從學院派的教學中獲得,必得要在學會傳承派的教學中成就。
但願未來具足繼續跟隨學會的兩位老師及師長們學習佛學、儒學的順緣,並期許自己也能如老師、師長們一樣,傳承雪公太老師的教法,使後世意欲從學者,能經由傳承派的教學,得到殊勝的果報。僅將一切功德,迴向見聞者同生安養,同成佛道。南無阿彌陀佛!
 
                          唐微智
人才班成立的因緣微妙難得,可遇不可求,觀待陳會長的發心,老師的教授,學長們的聚集,造就三年一起研學、切磋琢磨的時光。
三年的時間,乍聽之下很長,回想卻恍若一瞬。最初在基隆,後轉到學會上課,中間歷經了寒、暑期講座,以及大大小小的課程活動、公服時數的搭配,不知不覺都成為這幾年成長不可磨滅的印記。
透過《百法明門論》的學習,可了知宇宙人生各類現象,以百法為基礎,就能推知認識萬法,而每一法都是通往空性入真如的門路。研學百法是很有趣的事情,會發現佛法其實就環繞在生活周遭,每一分一秒的起心動念,每一個心態的講究與決定,皆不離佛法。以前可能很模糊的意識自己的行為舉動、心態作法,甚或根本沒有觀察過,而百法能很精準具體的定義分析,幫助我們解釋、觀察自己,並知道如何調整對治。學完百法,希望能將種種的心態現象謹記在心,成為日用平常的工具,能立刻辨認煩惱,分析利害過患,讓自己更具有正知見,更清楚未來的方向。
《論語》課程由學長們復講,加上老師的精闢解說,每一章總有探討不完的問題,透過這樣的上課模式,能促進思考發想,也才能實質、扎實的體會每章之意涵。而這幾年很感謝有幾次上台復講的機會,越深入經文越崇佩孔子的莫測高深,越嚮往孔門的氣象,也更堅定道上的修學方是人生的出路。
《常禮舉要》課程,翻閱瀏覽課本總會以為很簡單,然而學進去,就會發現,每一條都涵蓋趨吉避凶的道理,細節的交代與講究,每一條都有難度,在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或做不到,最難的就是學完之後,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待人處世、行為舉止是否合乎禮,以《常禮舉要》為準則,提供我們檢討反省自身的依據,不斷修正,可以避免吃很多虧,無形中能調柔許多人事,獲益良多。
除了例行課程外,也舉辦了多次的專題課程,邀請不同的老師長輩,為我們打開截然不同的視野,一場演講,就是一個人學習的經驗精華處,濃縮成一堂課的時間,毫無保留的傾瀉予我們,相信與會學長都從中得到各式各樣新的觀點,能以各種角度看待社會與現況。
三年的人才班落幕,透過老師的拉拔教誨,學長們一起歷練、一起成長,覺得彼此之間的凝聚力、能力都更強了。人才班是一個開始,在這之後,希望自己更精進,跟著團隊茁壯,惟願再一個三年,人才班能彼此更緊密、更強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