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期::活動報導-二0一五年大專講座-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考題解答(下)

示道引導大慈悲

有情少力脫生死
涅槃安樂不休息
任運利生是所願
 
三十三、學佛首在建立自信心,其行相為何?何以佛要我們不可相信自己的心意,有懷疑心(疑自、疑師、疑法)如何成就?
答:學佛法要相信自己能夠成佛、要有正確知見皈依三寶,得傳承的信心;若疑自己沒有能耐成佛,疑師沒有能耐指導我修學成佛之道,疑師所傳之法非殊勝正法,這些都是學佛嚴重的障礙,這三種疑惑修學時絕不可有。此處要我們不可相信自己的心意,是指未證阿羅漢果乃至未證初地以前,皆未破俱生執,遇境逢緣會生愛憎,故不要相信自己有面對境界的能力。
 
三十四、修道之人(特別是出家人),如何遠離女色,反之亦然?
答: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的修道者,要遠離女色;當觸碰到女性時,要觀想眼前接觸的女性就像我的家人一樣,我愛護我的家人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想對她非禮呢!或是觀想淫欲過患,離欲功德,或修不淨觀,或修白骨觀,究竟處是修學空性斷淫種。
 
三十五、修道者如被乾草,見火須避,此比喻在說明什麼?
答:六根如同乾草,六塵如同烈火,根對塵起貪瞋癡等妄念如著火,乾草若沒遇火燒不起來,烈火沒有乾草的引發也不能自己燒,修道之人遠離欲境就像避火一樣,為的就是不要點燃煩惱之火,否則火起會燒盡之前修行的功夫,前功盡棄,唯有避欲才能遠離火之害。世間之人也如被乾草,但是因為無知如小兒,所以火燒起來才察覺到,此時想避也來不及了。
 
三十六、迦葉佛偈有斷淫之道,何以是觀思想了不可得?
答:修道必須去五欲,五欲之中又以色欲最難斷。色欲從哪裡來?淫心從哪裡來?迦葉佛的偈子告訴我們以空性的正見來斷除淫欲乃是最究竟。如果能生欲望的心有自體性,那麼不用觀待對象,對著醜陋的畜生也能生淫欲;如果使人起淫欲的對象有自體性,那麼任誰看到這個對象也一定會生淫欲心,所謂沉魚落雁,可是現見並非如此。
其次,能生淫欲的心是觀待思心所及想心所而起。淫心是對著女色及對境界取相的想心所,取其美相而由思推動,淫心生起在境界上嗎?在思心所嗎?在想心所嗎?淫心若在境界上,則不用觀待思心所的計慮籌謀就能生淫心,聖人遇到女色一樣起淫心,因為淫心在境界上。若淫心在想心所上時,若無境界可取相,如何能生想心所?想心所尚且了不可得,淫心又在那裡?
只是取相而知,若無計慮籌謀的思心所,則何來淫心的生起,聖人亦知女色生起,但無思心所推動,故淫心不生,且以思心所觀察不淨,自體空等,則淫心從何而生?無境界可得時,試問如何生淫心?斷淫之道在斷淫心,而斷淫心之法在尋覓淫心的自體性,連微塵許自性都不可得,因為淫心由思想來,然「思」與「想」的自體性都了不可得,淫心又何嘗可得些許的自性。
 
三十七、憂怖之形象為何?從何而生,從何而斷?如何斷?
答:所謂憂是患得患失,對於喜愛的想追求,得不到時輾轉反側,憂慮不已,就算得到了,也不能安心,因為害怕失去。恐怖由憂慮而來,最恐怖之事就是死,對死亡的恐懼害怕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後的墮落受苦。若死後投生到比現世更好之處,有何可怖?所以憂和怖都是從不明事理而來。妄認我愛而對所愛產生欲,因為欲而有患得患失之憂,因為憂而生恐懼害怕,所以若要斷除憂怖必得除根,離開貪愛才是斷憂怖之源。
 
三十八、披甲精進之行相為何?其殊勝處為何?
答:披甲精進:鎧甲是誓願甲,一位有正見的人去穿鎧甲,在作戰中保護生命,並且以善巧方便破敵,發出願力以後,會意志堅定,堅持到底,可以為了要度一位有情眾生,到地獄無量劫去陪伴他,度他學佛、成佛。這些膽識來自於般若智慧,以大悲心及廣大行的善法入地獄,利益有情內心生起極大的喜悅,並感得地獄的清涼。沙門學道,由於具足正見,故能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三十九、修行要不急不緩,其形象為何?如何以喻解了?然又說要精進用功,此云何通?修不上退轉就好了,有何可怕處?
答:修行急,是指用心很切,用功很緊急。心如琴絃,調之不高不低,安然適中,即得之矣。人學道的方法,應該好好地調身、調心,不要令身心或者太急切,或者太鬆緩。所謂「緊了繃,慢了鬆,不緊不鬆才成功。」
修道必須先讓心境保持清淨的狀態,既不太急躁,也不太懈怠,就這麼一天一天,平平穩穩的,在很清淨、快樂的情況下,一步一步地善知識的引領下去,深入教法,提升智慧,不退卻道心。
佛在生活中隨手拈來,用彈琴做比喻,彈琴時,琴弦如果鬆緩了,就彈不響。琴弦如果太緊,如此琴弦就會斷。琴弦鬆緊適中,就能彈出的各種音調,聲音會很和諧悅耳。修習佛道也是如此。
還有一句話:「學佛一年,佛在眼前」,一個剛學佛的人,發大心,每天要怎麼樣拜佛,怎麼樣誦經,日夜不停地在用功。一天二十四小時還嫌時間太少了,恨不得是三十六小時,或者四十八小時,整天整夜非常的精進。這一年當中,佛總是在他眼前,從早到晚一直在心中陪伴著他。可是,由於太急,太辛苦,最後受不了!佛已經離他很遠了。而「學佛三年,佛化雲煙」,這時,更辛苦了,所以佛已經化成了雲煙。所謂「初機大菩薩,二年自了漢,三年都不幹,四年風吹散。」
雪公云:退行必牽於反行之力,既牽於反力,必背乎道,而不為善矣,蓋凡學道者,守戒皆行於勉強,一旦退而不守,舊惡習競發之,如水之決堤氾濫,所造惡業,必超乎常人。隋煬帝曾師事智者大師,退道以後,竟敢弑父淫母,武則天亦是佛徒,後世所誦之開經偈,即是武氏之作,其學不無心得,既退其行,罪業昭昭,是皆加罪之明證。清淨安樂,道不失矣,清淨不染欲塵也,安謂身心調適,如此自得法喜,是謂之樂,樂道自不失道。
 
四十、 學道如何以鍛鐵成精器之喻明之?
如同鐵匠要鐵礦鍛煉成為器具,必須先將之熔化,去除其中的雜質,最後鍛鍊成為不同用途的用具。此時才能算是製作出精良、耐用的器具。
學道之人,如同煉鐵的道理,必須去除內心的垢染,將煩惱去除,使自己成為法器。
 
四十一、離八無暇得十圓滿對修道者的重要性?並述八暇十圓滿的形象?修道要修什麼道?
修道必須要具足順緣,否則障礙重重,無法修道。而八暇與十圓滿是修學佛道最好的形象,果然能認真學佛,會很快的成就。而所修的道即是解脫與成佛之道。
無暇即沒有閒暇,所謂的八無暇,分為人的四種無暇,以及非人的四種無暇。
其中人的四種無暇:(一)邊地:佛弟子走不到的地方。(二)根缺:盲聾喑啞、斷支節等。(三)無佛出世(佛前、佛後)尤其是滅法時期:沒有機會聽聞佛講法。(四)邪見:妄執無前後世、業果三寶,不能信解佛法。
非人的四種無暇:地獄、餓鬼、畜生,第四種、一說為北俱盧洲:人壽千歲,貪著享樂,不受教化,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另一說為長壽天:為欲事散亂的諸天。
離開八無暇則得八暇,即生為人,且生在佛弟子走得到的地方,根具足、有佛出世,並相信三世因果、三寶,有能力也靜得下來學佛者。
但具足八暇還不夠,還要具足十圓滿。
十圓滿:分為內因及外緣
內因:(一﹚生為人(在異熟果上沒有障礙);(二)生在四眾弟子能到達之處(在環境上沒有障礙);(三)根具足(在身體上沒有障礙);(四)未做或未教他人做五無間罪業(學佛在思想上沒有障礙);(五)相信佛法是世間及出世間善法所生之處。
外緣:(一)有佛出世;(二)佛或佛弟子還在宣說正法;(三)佛還未入涅槃,般若修學法還可以聽聞;(四)有能力修學,還能跟證得涅槃的聖者學習(即在佛世的團隊中學習);(五)有功德主提供資具。
而今我們雖然大多不具備上述條件,然傳承還有,說正法的人還在,願意宣說正法,而我們願意在正法上修行,由此而言,亦算具足。
 
四十二、三藏十二部的體性為何?如何配合三學?如何於三學中得成就?
三藏十二部的體性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三無漏學是通往無漏的學處,戒定是資糧,最後以空性的智慧破煩惱障、所知障,成就無漏。
戒是要防非止惡,屬於律部,體性是諸惡莫作。
定屬於經部,能在讀經時安住,取代世間的作意,取代世間的思慮妄想、攀緣分別,而引發對佛經所說善巧的功德生起好樂,能眾善奉行。
慧屬於論部,緣念經文可以生起定力,但生慧需靠論。議論經、律的要義,最能開慧。能夠讓自己意業清淨無染。
 
四十三、人命無常粗相的修學法?細相的修學法?有何好處?
答:無常觀的修學,透過對人命的觀察中,體會無常,知道輪迴相續生死之苦,而生起欲脫離三途之心,而欲脫離三途,必先對斷除煩惱,然無常觀的修學,並未能真正斷除煩惱,透過無常觀,進一步所要引導的,乃是空性般若正見的修學,方可真正了生脫死。
(一)粗相無常修學法
人命是否可以成立明日不會死的因?假設不死的因為「年輕力壯」,但現見許多年輕猝死案例,可見年輕力壯,不能成立明天不死的因。又以「無病身健」為因,眼見亦有此種人明日橫死等等。可見這一世的果報,是來自於上一世的引業,這一世的造作,並非是明天存活的因。所以人命可用在今日,此即粗相無常的修學,故善用今天的時間修學,菩提心就在今天發,能帶來未來無限的好處。
(二)細相無常修學法
然生命是鼻息的吐納之間,一息不來即為來世,推比而知自己和所有的有情一樣,當一口氣不上來時,世間的這些妻子、房舍、財寶等等,皆帶不走,即便是最難捨離的自己的軀體,也帶不走,唯有「業」能隨身。
(三)無常修學法的好處
粗相無常修學,使人把握當下,對有限的生命做更積極的掌控;而細品無常修學,則使人了解五蘊身心貪著無益,只有講究業的造作,才能有輪迴中得到安樂,或是脫離輪迴的繫縛。
而業的造作,則特別是在善業的造作,尤其是造作無漏的善業?諸如跟隨善知識的學習、發菩提心的修學、空性智慧的修學以及皈依三寶的修學,唯有此等的觀修,方能得到暫時的安樂或究竟的安樂。
 
四十四、佛說法分為大小、頓漸、事理,其相為何?何以用食蜜比喻?
答:(一)佛說法行相分
大小:「大」指大乘佛法,「小」指小乘佛法。大小乘以「發心」做區分,大乘佛法詮釋的是如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破二障而成佛。小乘佛法詮釋的是以發出離心解脫出三界。
頓漸:「頓」就勝義諦通達的一分,「漸」是無法通達勝義諦,須循序漸進慢慢了解。
事理:事指事實,對相、用而說;理是理論,對理體而說。
佛說法或據大說小,或為頓說漸,或因事說理,皆因應眾生聞法的根機,為說真諦而運用各種善巧方便,或應用各種善巧方便來開演真義,而眾生各取其受用的部分。
(二)食蜜之喻
食蜜以喻佛說法心意,無不以利益眾生,使眾生成佛。故以諸種方式,開演最究竟義趣,就這一分說佛語之中邊皆甜。而未能通達佛語,僅據一隅而宣說,或者批評,皆是未能通達佛語心意之人。
 
四十五、沙門行道以磨牛之喻在說明什麼?
答:磨牛就是轉磨的牛,雙眼被蒙住,整天依著磨來繞行,如果計算它走的行程,雖然有千里之遠,其實沒有離開過它當下所處的地方。
這個比喻所顯的法相:沙門的身體作一大堆的善法,但心態如果不是為了修學般若來求解脫的話,那在解脫的這條路上還是沒有離開過當下所處的地方;而且,磨牛的雙眼被矇住,用來比喻沙門的心眼被矇住,因為沒有看到求解脫的重點在於般若的修學。
不是不要身行,而是身行如果不是為了幫助內心生起對般若的體悟,那這個身行對於解脫就是沒有用。例如,念佛,所謂念佛不改心等於說空話。念佛的目的是要往生淨土來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來修學般若。相反,若念佛只是為了求發財、求事業、求平安,那每天十萬聲對於解脫都是沒有用的。
 
四十六、為道為何以牛負重行深泥之中?如何出淤泥?
答:「牛負重」,運貨的牛身上揹負著沉重的貨物,比喻行者的舊業新殃以及舊業新殃所成的痛苦。業成為能繫縛,果報身成為所繫縛,繫縛便是沉重的感覺,表現在修行沒勁,對世間有諸多的追求,總感覺疲憊,即使眼前得到快樂,但也是苦多樂少。
牛行走在深深的泥潭當中,唯一的活路便是用盡所有的身力心力出深泥。深泥用來比喻情欲,行者在情欲的深泥中,唯一的活路就是再累也要努力地、趕快地不斷朝涅槃去走,否則只剩下輪迴及墮三塗的死路一條。
牛雖然極其的疲憊但也不敢向左右兩旁顧視,比喻行者在修道的過程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障礙,而令行者產生極其疲勞的感覺,但是心裡清楚如果不繼續修行,只會在情欲中越陷越深,所以此時只看到涅槃的彼岸,無暇顧視與涅槃無關的各種境界。
牛到了岸上,腳不再踩在淤泥中才可休息。比喻行者得到苦因苦果的滅,不再身處情欲堆之後,才可休息。
「直心念道」,便是出淤泥的方法。直心是一種誠心誠意,一心一意地看著涅槃的目標,心心念念都想著離開情欲獲得解脫。
 
四十七、三界內的安樂統說為何?佛如何看待?有何好處?
答:三界內的安樂,統說為王侯位、金玉寶、美衣。佛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指王侯位無足輕重,如坐擁三千大千世界的天王,或在法界運行無礙之人回觀王侯位;佛視金玉之寶如瓦礫,對比佛的富貴,金玉寶簡直就如瓦礫一樣;佛視紈素之服如敝帛,對比天衣,即使是最好的人衣也如破布一般。
如此看待的好處在於讓凡夫厭離生死的苦與樂而生出離心。
 
四十八、若能發大乘心則回觀大千世界與阿耨池水為何?為何能有此心量?
答:若能發大乘心則回觀大千界如一訶子,回觀阿耨池水如塗足油。因為當以法界為所緣時,回觀大千世界與阿耨池水就會變得如此微不足道。
 
四十九、菩薩度化眾生的方便門何以是化寶聚?佛的果地覺何以是夢金帛?六度乃成佛方便何以是眼前華?降魔的禪定何以是須彌柱?破二障的涅槃何以是夢醒?顛倒與正見何以是六龍舞?法性何以是平等又似一真地?正、象、末、滅乃法運四相,何以是四時木?
答:菩薩度化眾生的方便門似化寶聚,因為必須觀待眾生才能生起度化眾生的方便,就好像化寶聚魔術般的幻化;佛的果地覺似夢金帛,夢中的金帛必須觀待夢心才能夠顯現,佛的果地覺也必須要觀待破煩惱障所知障的心才能夠顯現;六度乃成佛方便,似眼前華,眼前華即是空花,必須觀待眼翳才能顯現,六度也必須觀待眾生才有六度,例如布施度,必須觀待眾生的不足才能生;降魔的禪定似須彌柱,禪定即是依止正確的法義生起輕安而能如如不動,如須彌柱般不能被撼動;破二障的涅槃似夢醒,破二障後實有的境界不見了,如夢醒後夢境不見了;顛倒與正見似六龍舞,顛倒見是六根對六塵生起六識,而執境界有自體,正見是六根對六塵生起六識而通達境界自體空,六根對六塵生起六識,就如龍舞般變化莫測;法性是平等又似一真地,法性空寂一切平等,如平地沒有高低起伏;正、象、末、滅乃法運四相似四時木,法運必須觀待眾生因緣,如樹木觀待季節而有不同的呈現。(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