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期::專題研學-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十六)

百法能攝諸現象

心境觀待無體性
非理作意取行相
觸景生情取隨好
拾壹、心所有法|遍行(一)
論文: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依據前面各表的說明,《百法明門論》是一部完整的心理學,將心理現象分析得非常透徹,包括各種細膩的作用,範圍涵蓋三界,有世間法及出世間法,絕對不是現在一般的心理學所能比擬。
心所有法中的遍行有五,何以名為徧行?作意、觸、受、想、思這五種心理活動,可以遍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時、一切心。一切性是指善、惡、無記三性,善就是有心去利益人,惡就是有心損害人,無記就是無法記別善惡的心理作用;善帶來的是快樂,惡帶來的是痛苦,無記帶來的是不苦不樂。無論是善惡或者無記,都有這五種心理作用(五徧行)的配合。
第二是遍一切地,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為三界(也稱三有:有三界所造作的因,就有三界所成的果),可細分為九地:五趣雜居地(欲界他化自在天以下,一直到無間地獄)、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捨念清淨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從地獄一直到無色界最高天(稱作有頂,即三有之頂),是以禪定分高下,從九地的高下之分可以明瞭,所有的快樂來自於內心的安定,九種層次都是因為內心安定的不同。所以沒有在內心上尋求快樂而在外境上追逐,一開始方向就選擇錯誤,爾後將沒有一步是正確的。
第三是徧一切時,即有漏、無漏、世、出世,有漏指世間,無漏指出世間。漏就是善根福德漏盡,因為有煩惱故;無漏是指具有破煩惱的智慧。有漏就是無明,無明就是世間,破除無明即出世間,都有五徧行的作用。
第四是徧一切心,八識之生必有五徧行的作用相隨,其他如五別境、善心所、惡心所等,一切心理活動的生起,也都伴隨這五種作用。煩惱就是非理作意出來的結果。
 
作意
蕅祖《百法直解》中解釋作意為:「警覺應起心種為性;引心令趣自境為業。」此處的「性」是指它的親作用(較親的作用),「業」則是指疏作用(疏遠的作用)。
但若依因明派,性解釋為定義,靠著定義去認識何謂作意,佛法如同科學,就是靠著定義去認識各種現象,例如定義火的體性為燒熱性,即便是電鍋煮飯的電熱,也是此定義下之火。「警覺應起心種」是讓心的功能生起,靠的就是作意的警覺,使心的種子起現行,警覺就是注意力、觀察力。心的作用尚未起現行,名言安立為種子,起現行則稱之為心。如某人生貪心,貪心已生就不能叫做心種,但因為生貪可以知道他有貪心種。觀待「警覺應起心種」的定義,就有「令心趣自境」的作用,比如讓貪心對著順境生起、讓瞋心對著逆境生起等作用。所以作意就是會留意,不留意就不會生起,作意可以經過訓練,像三國周瑜聽人彈琴,彈錯時眼睛立刻亮起來看彈琴者,因為周郎有樂曲的訓練。一場音樂會裡,有音樂素養的人,就會認真去聽每一個細節,否則只能大略地聽。雪廬老人說他的舌根可以吃出豆腐兩百多種刀法的味道,這才是用心過生活的人。
五徧行能徧一切性,作意如何徧善性?懂得留意別人對我的恩德、對我的幫忙,才會生回饋與感恩的心,想要去幫忙、利益他人。善當中還有無漏的善,就是作意於空性的修學,也是因為過去生,在般若曾經用功產生法喜,所以聽聞般若就會留意。作意如何徧惡性?留意別人對我的壞、種種的不好,就會生起惡心,起報復、對立之心。了解作意的功能,當下眼識雖然看到別人的不好,第六識卻可以作意其他的觀念,諸如此人在幫助我修忍辱度、幫助我建立願力、幫助我消除惡業等,將瞋恨透過作意降伏。作意徧無記性,比如一般生活中沒有特別去留意別人的好、別人的壞,沒有利益人或損害人的心念,這些沒有記別善惡的行住坐臥,都是無記性的作意。
因此作意可以徧善、徧惡、徧無記,因為徧善,所以三界九地裡他可以到人天以上的好地方;因為徧惡,所以也能夠到五趣雜居地中的三惡道。而無論何地、何時、何種心,都有作意的功能。
在懺公的表解中提到了七種作意,這是關於禪定的修學法,從欲界未到定提升到初禪,或者從初禪提升到二禪等,都是如此修學。首先是「了相作意」,修行人會去作意什麼才是我應斷,什麼才是我應得。比如要生到初禪,須知初禪的功德、欲界的過患,應得初禪、應斷欲界的貪愛,這是屬於前行,第二「勝解作意」到第六「加行觀察作意」是正行,「加行究竟果作意」則是完結。勝解作意就是對於修學法有殊勝的了解,知道如何捨掉下界(欲界)的貪愛。
接下來遠離欲界所有的上品煩惱,稱為「遠離作意」,上品煩惱是指觸到境界就會生起貪愛,要使上品煩惱變成中品,須不斷觀修欲界的過患。「攝樂作意」則是遠離中品煩惱,所謂中品煩惱,要不斷向其訴說利害關係才會生起欲界貪愛者。「觀察作意」是更進一步遠離下品煩惱,亦即對於欲界所殘留很微細的貪愛,需要透過不斷引誘、不斷訴說利害,才會徐徐生起。貪愛是此時修行所要捨離的煩惱,因為對於欲界的快樂能不起貪愛,就有能力進入初禪,因此依據貪愛生起的速度,將煩惱分為上中下三品。對於這些欲界的快樂不斷觀察過患,而且是真實的過患,才有辦法捨離上品和中品煩惱,下品煩惱還要不斷觀察欲界痛苦的本質,使欲界美妙的面相無法呈現,此人坐禪將獲得無比的安定。就好比被仇人追殺,跑到了警察局,此時在警察局裡能夠安住而不躁動,因為知道出去的可怕。
「加行觀察作意」是讓火候一直練,不僅遠離煩惱,更能安住在禪定的所緣境上,例如入出息或者佛號,使安住的能力不斷加強,最後達到「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初禪功德的成就。四禪八定皆如是修,關鍵在於厭下欣上,厭下欣上也是改變命運的方法,因為厭下欣上,才會開始認真充實自己,能夠善用這樣的心態,各種能力都能轉強。
 
觸定義為:「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觸讓心跟心所去觸境,依此定義產生受想思等所依的作用。此觸並非指五塵境中色聲香味觸之觸,如堅、濕、煖、動、澀、滑、輕、重,皆是屬於色法,與此處心理作用之觸不同。觸乃根、境、識三法和合生起,例如眼根對著花朵產生眼識,三者和合生眼觸,就是眼識的觸心所。眼觸與此三者名言上雖然不妨說眼根對境生起眼觸,眼觸使眼識觸色塵,而實際上是同時生且相互觀待。
懺公表解提及觸與三學的關係,簡而言之,戒定慧三學都是在根境識三者和合生觸下所修。攝律儀戒是對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觸中能堅守不為;攝善法戒及攝眾生戒是對各類善觸應努力為之;定慧的成就也是在各種觸中能專注、能揀擇。
為何需要安立觸的功能?因為若不安立此功能,眼識與境界不必接觸也能看見,而若眼識本身也不是觸,因此證明有觸心所的功能,讓前六識心與心所觸境產生作用。此外觸心所也是因為作意才能生,若作意功能不起,心識也無法觸境,所以透過前述作意的訓練,就能讓心、心所觸到各種細膩的境界。例如受過訓練的畫家,眼識觸到青色,能夠注意到青色裡面的深青、淡青等調色法,名言上不妨說因為作意所以才觸到這些顏色,作意在前觸在後,然而作意與觸其實是同時生,若非同時,作意在前,則已滅的作意無從生起觸;若觸在前,表示不需要作意也能讓觸生起。因此是同時生,而且互相觀待沒有自體性,否則作意與觸也是沒關聯獨立的兩法。
有觸才會有受想思,以及各種的情緒。常說觸景生情,情是從觸景來,不去觸景則生不了情,所以情緒是自己創造的,好的情緒、壞的情緒皆然。(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