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期::孔學一隅-論語簡說

論語簡說(二十)—先行其言

 

經學正解與活用
發揮價值入時代
如藥治病不死執
利樂有情是出路

 


經 文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第二第十三章)

前 言
我們都知道,儒家所謂君子,是讓人信任、稱讚、合作、護持的形象,即一位入世的成功者。
本章子貢向孔子請教的,就是君子的內涵。孔門弟子中,很多人問過君子的形象,然孔子各有答法;若將各種答法拼湊起來,那就是君子完整的內涵了。
消 文

解法一:子貢請問孔子,怎樣做才能成為君子。孔子回答,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也就是事情先做出來,後面言語再跟從,如此言從其行,能避免言過其行。若能言行相符,即是君子,若言而不行,是君子所恥。
解法二:子貢請問孔子,怎樣做才能成為君子。孔子回答,君子行為要先兌現言語所說,而且是說得少,做得多,所謂微言而篤行,行必先人,言必後人。

章 旨

此章是夫子教人以實行為先,做一個言行一致的君子。

斷 句

這一章有各種的斷句,斷句不同,意思也不會相同。
(一)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先做,他的言語從他的行為。此即《論語講要》的講法。這種講法最好,就是做了之後才說,如此至少不會失信,即「言行相應」、「言行相符」。
雪廬老人:「行了之後再說,所說與所辦的相同。辦十分說五、六分,說多便是矜誇自己。」做了再說,便不至於失信。或者做了,只說五六成,代表言語保守,然而懂局的人知道實際上是誰做的。或者做了不說,便是積陰德,比陽報更好。
(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先做承諾之事,後人可以跟從。如唐注云:「君子之言必為物楷,故凡有言皆令後人從而法之也。」
這裡並非說君子先行其言,所以你可以跟從君子。子貢沒有問要跟從君子與否,只是問說君子長什麼樣子,或者是君子的修學法,或者是暗指某個人是不是君子。
(三)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君子先有行為,因君子的言語有德,因此可以為後世所從。此乃「君子立言」。
這個分段方式,是唐‧皇侃《論語義疏》中,引三國魏王朗所謂:「鄙意以為立言之謂乎,傳曰:『太上立德,其次立言。』明君子之道,言必可則,令後世準而從之,故曰『而後從之。』」
王朗是《三國演義》「武鄉侯罵死王朗」這段故事中,被諸葛亮罵死的曹魏司徒就是王朗。正史中,王朗字景興,東海郡人,曾受封為蘭陵侯。其子王肅是晉王司馬昭的岳父,也是當時有名的大儒,曾注解過《六經》。
王朗認為一位君子先有所作為,此君子的言語是有德的言語,所以其言語可以為後世所從,這叫做「君子立言」。
若按照王朗的說法,君子先有行為,言語也是有德的言語,但這樣的言語未必是百代所從。
如《論語‧公冶長》的最後一章,孔子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可見忠信之人不乏見於鄉邑,但未必忠信之人的言語就可為後代所從。
雪廬老人曾舉以前只要聽到賣大餅、饅頭的老先生在街上喊著「大餅兒、饅頭─」,絕對是下午四點,每天不差,這叫做守時守信。難道賣「大餅兒、饅頭」那個話也百代所從嗎?
因此,這三種句讀法中,我們採取前兩家,又以第一家的解釋最好。
或問,從「先行」斷句,可由哪些古籍作證明?
《禮記‧緇衣》:「言從而行之,則言不可飾也。行從而言之,則行不可飾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
言語因順從行為,言語無法誇張,所以是守信之人。如果言語前,行為跟不上,就會失信,因此寧可「寡言而行」,以寡言、少言來成就自己的信用。
《禮記‧曲禮》:「不辭費。」「不辭費」就是言語不要浪費,失信於人就是言語浪費。為什麼會失信呢?就是言語不能兌現,所以要「先行」,行為在先,言語在後。
《禮記‧曲禮》的「釋文」說「言而不行」就是「辭費」。說了不做,就是浪費言辭。可見要「先行」,然後言語跟從。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君子先行後言。」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君子微言篤行。」「微言」就是少言,「篤行」就是老實做事,即「少說多做」的意思。
《論語》中也有章句可資證明。《論語‧里仁》: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言語不隨便出口,害怕自己做不到。《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言語很木訥,可是行為很敏捷;做得多、說得少。《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語言過多、行為過少,這是很丟臉的。《論語‧憲問》: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一個人的言語不羞愧,是很難得的人才。為什麼言語不羞愧?因為這個人很實際,言語可以被兌現,言行相符,少講多做。這樣的人才是很難得的。你要用人,或自己要被用,最好符合這個條件。這是馬融的注解,雪公老師說這個注解最好。
我們有時候認為讀古書沒有出路,實則讓人賞識你,就是最好的出路;要提拔人才,就需要這種眼力。

釋 義

(一)君子之義?本章君子所指為何?
「君子」有三種─一者、有德有位:像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七君子)。二者、有德者:如閔子騫、冉伯牛,即使在野不做官,他們都是有德者。三者、有位者:比如國君等在位者可稱君子,但不一定有德。
本章乃兼含有德者和有位者,兩者都必須注意「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有德的君子,固然「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是他修養的方法;在位的君子也要注意,如果沒有「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他的施政會有問題。

(二)本章為何問君子?
雪廬老人說:「子貢問的心意是什麼?孔子必定瞭解,不必你擔心,也不必你來代答。」注解不須替子貢猜測,不必替子貢代答,因為我們都不是兩、三千年前的子貢,無法得知當時子貢是問君子的修學法還是君子的面相,或另有所指,所以不必為子貢操心。
相信當時有很多「子貢問君子」的場景,然後孔子回答:「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章經文想必是一段談話當中,記錄者記下最重要的對話,裡面有其背景,有其最精華的問答,於是,這段問答就成為那一堂課裡最重要的記錄。
後人沒有聽到,只能從這一句解讀,該怎麼去猜測它的歷史背景、子貢問的意思、孔子答的意思呢?我們只要就這一章的解釋、義理講清楚就可以了。

(三)言行的四料簡。
若言而不行,有何害?「信用破產」,只說不做的人,就是剩下一張嘴巴,什麼事情都得講理由,惹人討厭,沒有人相信,品格被看輕,君子遠離他,事業一定失敗。
若言而後行,有何害?說了馬上做,小心半途殺出程咬金。程咬金是唐朝的一位福將,三板斧就可以殺敵。如果一再打三板斧,打了三十六招還打不贏敵人,便立刻跑人。「半路殺出程咬金」,意指事情多變,說了以後,萬一事情變化,來不及做,於是成了失信的人。當失信多次之後,再多說什麼,別人便不會再相信你,你的言語通通變成了浪費的言語,即《禮記‧曲禮》所謂「辭費」,言語變成浪費。
所以古人說「惜語如金」,惜話如惜金。當你的話說出來已經沒人要聽的時候,其實是人格最大的損失。如此所損失的財富非常多,只是自己不知道,其實已經把未來成功的機運,全部拿到前面賠光了。
若先行後言,有何利?「先行後言」太有利益了!做了以後再說,別人會相信。既使只說百分之六十,別人也相信,懂局者難道不知道嗎?
倘若都不說,那就是「積陰德」。陽報是將自己所做的善讓人知道,馬上有了善的報應。陰德是縱然大家不知道,可是冥冥之中使積陰德者趨吉避凶。
又如積陰德者,生的孩子以後成為社會上的人才。如孔子的後代子孫,自伯魚、子思(《中庸》的作者),到今天已傳八十代,孔氏這一家從來沒有紈絝子弟。七十七代的孔德成先生,還能值遇李炳南老師護持五十年,這豈非陰德乎?
從此可知,吾人要陰德還是陽報?該吹噓好還是務實好?如果懂得陰德報應的道理,當然務實寡言更好。所以,「先行後言」的利益太多了。
再者,誠信不是一天可成。要得到他人的信任,是經過多少信用的堆積。可是一旦失信,所有的堆積就在失信的炸彈下全部炸光。如一棟建築物,可能要花三年建成,但一顆炸彈,能使此建築在一分鐘內應聲而毀。所以誠信有多麼重要,因為誠信是人一生中最可貴的財產。

析 疑

(一)子貢是否言行不一或多言,故夫子告誡之?
朱子引范氏:「子貢之患非言之艱,而行之艱也,故告之以此。」他認為子貢「言語很快暢,行為很艱難」,即「言行不一」。雪廬老人說:「宋儒開啟罵人之端。」子貢問君子,孔子告訴他言行相應有多麼重要,並未責備子貢言行不一。
朱子注解中,提到「子貢多言」,所以孔子要子貢少說。然而子貢是孔門言語科弟子,所謂「言語科」,是指「有功德的言語」,「智足以知聖人的言語」,「外交辭命的言語」。尤其外交的辭命中,包括會盟、主持儀式、攻伐、舉杯交觥等言語,這些言語並非多言。

(二)答子貢君子之義,是否有看輕的意味?
若說本章是君子的修學法,夫子答「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並無不可。
若說本章是君子的各個面相,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個面相看君子,有何不可?
若夫子的回答是另有所指,或因當時有些人言而不行,子貢因此故意問君子,孔子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夫子如此回覆,有看輕子貢的樣子嗎?

(三)行而後言與行而不言皆是君子形象,何者境界較高?
這一章只是在論君子言行是否一致?這就是君子言語的可貴。從君子言語的可貴來認識君子,並不是比較誰的境界高。

(四)此章可否作為君子的立言?
君子立言、立德、立功,此章當然可以作為君子的立言。
《論語》四百九十八條,都是孔子的立言。然「立言」來自「立德」。世間人的品德很好,可是他的言語未必能「立言」。
「立德」未必能「立言」,但是「立言」必須從「立德」。鄉下也有很多人品德高尚,但他的言語未必能百代遵從、成為後世的圭臬。「立德」的「德」,必須講究見地,則其言語可以被百代所宗,由後世遵從。 
「立功」還要視此人是否具有見地,能夠立文化之功,讓文化代代相傳,使民族維持素養,那才是真正建立事功。若光憑武力建立霸權之功,則無可觀之處。例如三皇、五帝、六君子(堯、舜、禹、湯、文、武),對比春秋五霸,則五霸實無可觀。因以德服人才可觀,以霸服人不可觀。

(五)仁心的實踐者,難道只有言行相符或先行後言?
君子是仁心的實踐者,但仁不僅是「言行相符」或「先行後言」。君子有很多面相,可以從言語這個面相來認知君子,是君子諸多面相的其中之一。君子的言語可以被檢驗,要觀察其見地、辦事的能力、是否通達形而上學,甚至有功不居、做了不說、積陰德等這幾分,來看到此人的君子情操。

(六)「言必信,行必果」這不是「硜硜然小人哉」嗎?如何是君子之義?
「硜硜然」是擊磬的聲音,比喻心思如石頭一樣堅硬,不善於變通。「硜硜然小人」不是指品德很壞的小人(如曹操等輩),有一種小人是指世間一般人、市井小民,生活裡面庸庸碌碌;可是有些小人真是「言必信,行必果。」
孫中山先生曾說:「講到信義,中國古時對於鄰國和對於朋友,都是講信義的。依我看來,就信字一方面的道德,中國人實在比外國人好得多。在什麼地方可以看得出來呢?在商業的交易上,便可以看得出。中國人交易,沒有什麼契約,只要彼此口頭說一句話,便有很大的信用。」
雪廬老人說:「承諾辦不到?很簡單,回去賣房子,誰叫已答應人家?」不要說讀書人,連商場上的人都是這樣,士、農、工、商,商人為四民之末,只要得到對方的一句話,就要一諾千金。商人尚且如此,何況士農工?曾幾何時,西風東漸以後,既使簽了一大堆的合同,仍照樣違約、說話不算話,社會風氣遂愈趨敗壞。
此處的小人指世間一般人,他也分善惡,卻不同於君子。「言必信、行必果」是指世間善人,但不是君子。雪公老師說:「吾學『硜硜然小人哉』,吾一諾必定辦到底。」君子的言語可被檢驗,且還說得少、做得多,甚至做了不說、積陰德,有功不居。
講解《論語》,第一要「慎選注解」,第二要「以經解經」,第三要「合情合理」,第四是「書讀千遍」。有人說經典中有糟粕,實則必須虛心靜念,詳讀注解,才知經典中是否有糟粕。

(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乃大人形象,如何會通?
君子可以呈現「言必信,行必果」,也可以呈現「言不必信,行不必果」,這是小人辦不到。什麼情況下,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呢?當面對要脅的言語、要脅的承諾時。
比如孔子一次前往衛國,路經蒲地,衛國叛逃大夫公叔戍便用兵把孔子圍困,要孔子不要回到衛國首都帝丘。孔子答應,並與公叔戍盟誓了。
待公孫戍的兵退了以後,子貢問說:「我們要去哪裡?」孔子說:「回帝丘。」子貢問:「老師,盟誓可以違背嗎?」孔子說:「要脅的盟約怎麼可以作數?要脅的盟約是不仁,我答應他是不義,不仁不義的盟約怎麼可以兌現?回帝丘!」
一件事進行到一半,發覺到這是會害人的,因此不必貫徹。此事要論見地。
相對於小人,大人可以通權達變。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通權達變。
所以,《論語》中有君子的固守,有君子通權達變,有君子之進,有君子之退,有君子形而下,有君子形而上,整部《論語》出神入化,令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偉哉《論語》!
朱熹曾引老師程頤的話說:「《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論語》是《十三經》的門戶、《十三經》的精華,每一章都不好解;每一章能解以後,則四通八達,如古代大德說:「忽將鼻孔衝開」,形容書讀通的感覺,甚於打通氣脈,令人心曠神怡。
所以讀書真好,還可幫助身體健康。但要注意,讀書要讀得通達,若走入了死胡同,那就是「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變成了書呆子。

(八)孔門弟子中有「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的典範嗎?
一、子路無宿諾:「無宿諾」就是不預先承諾,做了再說。就算答應你,也是有十足把握,只答應兩成,因此不會失信。魯哀公十四年,小邾國名叫射的大夫來投奔魯國,願意把小邾國叫句繹的土地納入魯國領域。他開的條件是:「讓子路來跟我約定,我不須要跟魯君設壇結盟。」射大夫不相信魯君,不相信三家大夫,只相信子路,可見子路的信用。
二、顏回無伐無施:顏回曾自己說:「願無伐善,無施勞。」「願無伐善」即不誇耀自己的善,就是做了不說。
「願無伐善,無施勞」是國家卿大夫的氣度,有功勞不去宣說,因此國家沒有爭功諉過、說大話的事情。
《淮南子‧泰族訓》云:「舜為天子,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舜帝之所以能「身不下堂,天下大治」,國內大臣沒有爭功諉過的風氣。
《書經》記載,一次舜帝集合大臣,問禹:「你在外十三年,太辛苦了!」禹說:「不辛苦。」又說:「你功勞很大!」禹回答:「沒功勞。」對皋陶說:「你讓監獄長草了,實在功勞巍巍!」皋陶說:「沒什麼。」對契說:「你教育辦得好,民風和樂啊!」契也說:「沒什麼。」對稷說:「你讓老百姓有飯吃,五穀豐收。」稷也說:「沒什麼,應盡之職。」
舜帝時滿朝文武都像沒事做般,舜帝也只好沒事做,在廳堂裡面彈琴,卻能使天下大治。所以,卿大夫的氣象,能不爭功諉過、做多說少、一團和氣、有功互推、有過承擔,這才是大國的氣象。

(九)若以為政而言,該如何運用本章?
一、《論語集釋》作者程樹德先生,在「發明」中引漢申公云:「為政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可用於為政。
二、《經傳》云:「言行之際,不特君子小人之辨,實國家治亂之源。」言行的檢驗,不只是君子和小人之別,而是國家治亂的根源。如果國家的大臣都是多做少說,互推功勞,有過承擔,則國家必然大治;若是少做多說,剩下一張嘴巴,猛開空頭支票,國家必然衰敗。

總  結

本章講述人格的養成、君子的面相,及君子的言語之道。
君子做而少說,或者不說,絕沒有說了不做的君子。
老子說:「輕然諾者必寡信。」口裡常掛著「沒問題、沒問題」,恐怕是「有問題」。雪廬老人要我們先學習「硜硜然小人哉」,就是一諾到底的氣魄。
學習君子的見地,懂得何者如法、何者不如法;如法時幹到底,不如法時「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雪廬老人說:「做了少說」跟「做了不說」都很好。「做了不說」,大家縱然不知道,卻是積了陰德,其好處太多了!陽德是「人報」,陰德是「天報」。「人報」指一個人做了好事,大家知道,自己說了,人家也表揚,得到一些暫時的風光。「天報」雖根本不知何時報,一旦天報則讓人想不到,如:死裡逃生、逢善知識、突破瓶頸、君子扶持、子孫成材……等。

問 答  

問:本章教導我們做了以後再說,然假設我們是主事者,也強調行動力,要做出「讓人民有感」的事情,但做事過程必得「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便造成欠缺溝通的情形。那麼小至團體、大至國家,人們應該怎麼形成共識、達成任務呢?
答:事先溝通的作法,與本章並不衝突。一個團隊要先溝通,若不溝通則難達成共識,目標不清楚,方向模糊,作法欠缺。
本章是要我們在溝通之後,付諸行動的過程,內心抱持著「做以後才說」、「不願搶功勞」、「不誇耀己能」的心態。而做了之後,既使做了一百分,也只說五、六十分,甚至不說。由於做了之後才說,因此可以兌現自己的承諾。
人見到「做以後才說」的君子,心胸寬大,願意和合大眾,社會的善良風氣就顯現出來。

問:埋頭苦幹的人是否也是「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商場上爾虞我詐,若謀誠信是否吃多暗虧?若作君子都是吃虧,如何體會吃虧即是佔便宜?
答:埋頭苦幹的人,是典型的「悶燒鍋」,可能是自私自利;剛愎自用,不與人合作,也不與人協調溝通;袖藏乾坤,不願人涉足他的心思,故此人辦事總讓人膽顫心驚,不知道結果將要怎麼收拾善後,不會得到主事者的欣賞,也不會受同事的親近。而君子肯願意與人合作溝通,有親和力,且做了以後才說,能兌現承諾,且內心不欲居功。
商場上的爾虞我詐,必須要 親君子遠小人,何必中爾虞我詐的圈套而吃暗虧呢?也不必隨之起舞。何必將自己的人格、信用拿來賠?
在商場上親近君子,必然能得利;一群君子共同合作發展事業,何樂而不為?
經驗閱歷從吃虧來,一旦吃了虧,就成為自己人情世故上的經驗,在這一分上面說是佔便宜,因為經驗是錢買不到的。如唐朝名將郭子儀,在政治場上吃了多少暗虧,卻因禍得福,晚年練就一付好眼力,是非善惡一看便明,且能通權達變,讓人打從心裡感佩。
雪廬老人在《常禮舉要》中說:「於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如賣菜或沿街叫賣大餅饅頭的小販,或拉車的苦力,他們賣的貨物多貨真價實,買賣講究童叟無欺。買者常為了佔便宜,這手拿菜、那手要蔥,減少小販多少利潤。然「刻薄成家,理無久享」,這種佔人便宜的人,家中容易養出敗家子。

問:「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是君子之德行,然先斬後奏又為什麼讓人感覺不舒服,覺得不受尊重?
答:君子不先斬後奏。入世的君子,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能在團隊中和合辦事,懂得協調溝通,懂得如法辦事,懂得上下之別。本章是在說明,君子先行,然後不居功,並且確保言行一致、言行相應,並非沒有協調溝通、不把上級看在眼裡的先斬後奏。
雖功勞都因此人而成就,但此人嘴上只說五成,乃至什麼都不說,明眼人一看便知。縱然暫時不任用此人,內心卻是想提拔此人,並再做觀察,即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倘此人牢騷滿腹,顯示此人不堪大福,把福報消磨完矣,便辜負明眼人的厚愛。

問:既然是行其言,那麼說明已經有言在先了,可不可以理解成這個言是先在君子的心裡想好的,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呢?
答:既然是「言」,便是話已出口。有一家注解「言」指紀錄,可成為後代格言,此解釋已偏離主題。
有德未必有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孔子如鄉邑常人,「言必信,行必果」;「不如丘之好學」,立德之人而能好學,方將立言以傳後世,其言具見地故可觀之。

問:「言必信,行必果」是不是指「小人儒」,只能自己修身,還不能利益大眾?
答:「小人儒」與「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人有所不同。小人或指缺德之人,如陽虎一類;或指士農工商,重於然諾,如答應了婚事,但對方家道中落,也還是依諾嫁女。
「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一章,是孔子教導小孔子四十四歲的子夏,具備能傳承經學的才學,乃至能影響後來東漢經學的建立,要他千萬不能讓才學只供自己受用,使一身的才學隨著壽命終了而陪葬。

問:君子有沒有可以先言後行的情形呢?
答:先言後行,若因「半路殺出程咬金」,使自己言行不符,則前面的言語成了失格的言語,所建立的信用就垮了。

問:請問慎言與義的關係?
答:義是正知見。慎言是符合義的慎言,是謹慎的說話,言語要考量是否如法、利他、能兌現、做了再說。

問:國家許多政策不是先頒告再實行,這豈不是「先言,其行而後從之」嗎?
答:國家政策若屬機密,必然先做不說;若不全機密,則做了還能說;若是宣導政策,先說令老百姓遵從。本章就君子面相而論,與國政施行的方式不同。

問:本章是否彰顯小人多言卻行為不周全的特質?
答:孔安國《四書集解》:「疾小人多言而行之不周。」本章談君子先言而行為從之;反之,小人多言而行為不周。
韓愈《論語筆解》:「上文『君子不器』與下文『子貢問君子』是一段義,孔失其旨,反謂疾小人,有戾其義。」
韓愈認為此章與「君子不器」章所說者同,實則不然。「君子不器」是全方位的說君子不被局限在一種才能,而本章子貢之問,只是論君子先言而行為跟從,兩者所指不同。
《論語筆解》曰:「子貢,門人上科也,自謂通才,可以不器,故聞仲尼此言而尋發問端。」此註解認為子貢是上等通才,然未達到「不器」,因此孔子要子貢「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才能達到「不器」的君子內涵。實此章只談到君子的一個面向,君子尚有其他許多面向需要通達。
讀《論語》不容易,特別在讀過諸家注解之後,更難理解經文的內涵。因此需要如雪廬老人的通儒為我們作抉擇,才能活讀《論語》,方知書中有多少人生的經驗閱歷、人情世故、人生出路的指引。讀一條經文,就得一份財富。

問: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有很多願景都是先提出來然後再實施,是否可以認為「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再有遇到實際進程中事與願違了,是否可以理解為非君子所為?
答:做事本來就應該先有願景,才有執行方向。然開始做事,是爭功諉過、悶燒鍋、打壓異己?或是包容、尊重、成就他人、不計個人毀譽得失?就要運用本章的內涵,展現君子的面向。
一個人先說「可以」、「沒問題」,結果執行過程中出現許多狀況,未能兌現自己的承諾。然願景與實際不符合,要看執行前是否許下各種承諾?或者只是苦幹實幹的盡全力達到願景,在成就之後不居功、不自傲,這是本章所要討論的重點。

問:顏淵問夫子,小人有什麼共通點?夫子說:「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現今為政者或民代都很會說話,這種「舌言」該是小人嗎?
答:若為政者或民代把政策說清楚,則如言語科的子貢,能把話說清楚,以分析得失、通達聖意、完成外交,則非小人。

問:有時先行反被小人中傷,或不與人商量,何解?
答:此章意指在與人共事時,自己採取的態度是好好的做事,至於言語則在行為之後。或許中途阻礙,先行本來就會遇到各種障礙,但克服障礙而成就事情,始終都是不居功的心態;就算言說,也是為了提攜後進、傳承經驗,這是君子應有的面向。

問:我們時下在招聘員工或找合作夥伴時,通常會首先通過溝通或文字介紹為主,怎樣才能更好判斷對方是否會言行一致,履行承諾?
答:透過文字介紹,我們可以先看到應聘者的才情、理想、抱負、經學見地。接著,應聘者進入公司,再來觀察此人是否「言行一致」、「履行承諾」,是否具有領導者的胸懷、是可以栽培的人才。

問:對於小朋友,如何讓他們理解多做少說或不說的優點?
答:鼓勵小朋友敘說自己的學習心得。引導小朋友做事專注完成,不能光說不練。

問:有哪些訣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君子的面相?
答:《論語》中記載君子的各種面向,如言行一致、不居功等,若能按照這些君子面向來培養自己,則能成就君子的樣貌。讓孩子親近善知識學習,看到君子的典範,如此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君子的面相。(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