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期::孔學一隅-三字經簡說

三字經簡說(二)

性近習遠重在習

經學見地多串習

結合新知入時代

己成典範彰聖賢


經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春秋時期的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戰國時期承繼儒家思想的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其後的荀子提出性惡說,揚雄在法言脩身篇則提出性善性惡相混之說。

但事實上,孔子未曾直指性有善惡,只說先天的體性相近,但後天的生活環境和學習導致人與人有所差異。性有不改義,只是隨著不同的因緣而現相。人生和宇宙萬有皆以此不改之性為根基,所以說是性相近。然性雖相近,但因為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習氣和後天的學習不同,以致有著天差地遠的差異。

全篇的《三字經》就由性相近,習相遠開展而來,既然眾人的體性相近,則「習」這個字就是全文的關鍵字、也是人生的分岔點,後文均以「習」為基點,有層次地揭示學與不學的影響與過患,並說明為何學(WHY)?學什麼(WHAT)?誰該學(WHO)?何時學(WHEN)?在哪學(WHERE)?還有,怎麼學(HOW)

 

經文: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苟是如果的意思,遷是改動、變遷,性為習性之義,因為體性是不改的,唯習性會隨境而轉。每個人生來都是懵昧無知的,需要父母家人的呵護教導,如果不好好教,則孩子的習性就會遷流變化。

教導孩子的方法,重在「專」。專有以下三個角度:

一、學習次第的專,即專在道上。

二、學生的專,即專注力的培養。

三、老師的專,即教學的專心投入。

這三者,尤以學生的專心和老師的投入最為重要,且兩者相輔相成、相互觀待。

以下分別舉母教(孟母斷機教子)和父教(竇燕山五子登科)的正面案例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也以此呼應【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經文: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此言母教,古時候的孟母為兒子慎選居住之地,孟子不努力向學,孟母以織布半途而廢來警誡孟子。

孟子,名軻,戰國時魯國鄒人,為孔子之孫子思的傳承,世稱亞聖。孟子的成就除了有良師之外,首要推功的就是其母仉氏(仉,音同掌)。根據《列女傳》記載,仉氏早年守寡,獨立撫育兒子長大,初時住處臨近墓地,孟子常在墳墓間玩耍,喜歡學著做築墓埋葬的事。孟母認為這不是兒子該居住之地,孟母因而遷居到市場邊。孟子因此以模仿商人吆喝販賣為戲,孟母又認為不妥,於是再遷居到學校旁邊,孟子因此模仿陳列俎豆、擺設禮器祭拜天地,也學習人事應對的揖讓進退,孟母才終於覺得這是適合孩子居住之處,因此而安居下來。這就是聞名於世的孟母三遷教子、擇鄰而處的母德,也是孔子所說的「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的最佳例證。

入學後的孟子有天放學回家,母親正在紡績麻線成布。孟母問他:「學習到什麼程度了呢?」孟子回答:「跟以前一樣啊!」孟母隨即拿刀割斷織機上的麻線。孟子對母親此舉感到畏懼而問母親何故如此?孟母答道:「荒廢學業就像我剪斷麻線一樣。君子必須勤學才能立身揚名,向人學習才能增長知識。有了知識,平居能安寧祥和,行動能遠離禍害。如今你荒廢學業,將無所成材,未來難以避免從事供人使喚的工作,又不能遠離禍患,這和靠織績維生有何不同?」

孟子因此有所警惕、幡然悔悟,從此日夜勤勉學習,人皆稱讚孟母善教、深諳為母之道。此為孟母斷機教子、勤學成名的母教典範。

 

經文: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父教的典範是五代時的竇燕山,竇燕山以合乎義理的方式教導五個兒子,五個兒子均能令自己及父母的名聲顯揚。

此乃五子登科的典故。竇禹鈞,五代時幽州人,幽州又稱燕山府,故人稱竇燕山。其事蹟主要記錄在北宋名臣范仲淹所撰寫的《竇諫議錄》。文中寫道:初,父禹鈞家甚豐,年三十無子。夜夢亡祖亡父聚謂之曰:「汝早修行!緣汝無子,又壽算不永。」禹鈞唯諾。

竇禹鈞(下從俗稱竇燕山)早年家道豐厚,但到了三十歲仍膝下猶虛。有天夜裡夢到已故的父親和祖輩對他說:你應該早日改過遷善、積功累德,因為你不但沒有子嗣而且壽命也不長。竇燕山對父祖之言謹記在心,承諾應守。

在《竇諫議錄》中,范仲淹舉了幾個例子說明竇燕山如何改變命運,不但長壽且生養五個優秀兒子,人稱竇氏五龍。

一、免過救苦家僕監守自盜二十萬兩,留下一女賣身償還,竇燕山見幼女可憐,燒了賣身契並囑咐妻子善加養育,女孩長大後從竇家出嫁,老僕得知回來懺悔,竇燕山無所追究。於是老僕請畫肖像,每日祝禱為其添壽。

二、拾金不昧竇燕山在延慶寺燒香拜佛時撿得兩百兩銀、三十兩金,等到第二天失主來尋時,得知其急於救父,不但如數歸還甚至加碼相助。

三、助喪嫁孤因貧困而無法襄辦後事者,竇燕山助其入殮下葬者二十七人。親戚故舊遺留的孤兒中有未出嫁的女兒,竇燕山助其覓得良緣,得歸宿者有二十八位孤女。

四、急難救助因竇燕山的慷慨好義,而能重振家族的有數十家,四方賢士受其接濟者難以勝數。

五、興辦教育竇燕山居家樸素簡約,妻妾衣無絲帛,但卻在住宅南面興建書院四十間、藏書數千卷,延聘儒師上座教學。凡孤寒之士有心向學者,不論認識與否都廣開其門,竇燕山的兒子耳濡目染下,見識與學問日益廣博。

竇燕山後來又曾夢到先父先祖,他們來告:你本來無子又無壽,因為你廣積陰德,所以得以延壽並得五子,五子將各各榮顯,你也能以福壽得終。後來,竇燕山活到八十二歲,且預知時至,沐浴後向家人道別,在談笑間往生。竇燕山的五子八孫均貴顯於朝廷之上,因此只要談到教子,人們必以燕山竇十郎為效法。

 

經文: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這十二個字的主旨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要。生養孩子,供給吃穿卻不教育他,是父母的過失。教學不嚴謹,是老師怠惰失職。

家庭教育中,父母只著重提供孩子衣食住行的豐足,卻忽略家庭教育對型塑一個人的人格與生活習慣的重要,這是父母之過。經文中只提到父之過,而非父母過,原因應在於古時候為父權社會,父親可能是家中唯一有上過學堂、常出門與人交際往來者而有見識者,一家的門風往往是由父親的為人處世風格而形成,父親也是一家人的依歸與典範,因此在古代社會,比較強調父教的影響力甚於母教。但在今天,母親負擔的責任愈來愈多,從襁褓時期到長成,母親往往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因此,在二十一世紀解釋《三字經》時,我們已經無法忽視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同等重要的地位。

教不嚴,師之惰。坊間註解多解釋為老師教學不嚴格就是懶惰,卻忽略了「嚴」除了要求他人之外,還有對自我和所學的要求。「嚴」有以下三種解釋:

一、嚴己老師的自我要求,也就是《論語》中所說的「傳不習乎」。

二、嚴學老師對所教的內容的掌握,教學內容是否嚴謹?

三、嚴他為人師表對自己嚴正以待、對上課內容嚴謹備課,然後才能在教學上有嚴格的要求。

成功的教育需要親師共同合作,也就是家教與師教缺一不可。但如果有用心教導的父母與師長,孩子卻還不知上進,其過失就如同下文:

 

經文: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為人子女,如果處在父已教、師已嚴的環境裡卻不知勤學,是不應該的。幼小的時候不好好向學,到了老年,能有什麼好的作為呢?

漢代樂府〈長歌行〉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唐朝大書法家顏真卿作〈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讀書要趁著年輕體力好、記憶佳、時間多、牽掛少時把握光陰,否則韶光易老,等年歲漸高回首少年時,只能感嘆生命蹉跎、年少夢想毫無所成。

 

經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人的學習可以和玉石成器相互輝映、比擬:以玉比人,以雕琢象徵學習,玉經雕琢而成器,人經學習而知義理。

根據臺北故宮博物院巧雕玉石展的展覽說明:「眾多石材中,玉兼具石之堅實、水之潤澤,猶如山川精英的匯集凝結」、「量材就質,就是順應材料自然生成的色澤與形態,以決定作品的主題、紋樣。」臺北故宮最巧奪天工、聞名於世的玉石作品翠玉白菜,原本是一塊有裂紋、有斑塊的瑕疵劣才,經過工匠的巧心雕琢而成為精細溫潤、最有人氣的傳世之寶。而從和氏璧的故事中我們知道美玉藏於石,外觀看來平凡無奇,但經過大塊經營的切磋和細部講究的琢磨,方能顯出箇中價值、成為有用的器物。

再好的石頭不經切磋不能見到內藏的美玉,美玉不經琢磨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人也跟玉石一樣,即便天賦優良,不學聖賢智慧就不能以正知見處世。

求學是未來成器的必經過程。求學的目的是學習聖賢的智慧,有助於養成正確的知見,言行舉止、進退應對都能合乎義理。

以上說明學習的重要,但學習應該什麼時候開始?學習的內容與次第和基礎又為何呢?請待下集詳述說明之。(下期待續)

備註一、本系列依據「從論語高度看三字經」福建講座及前行課程整理所得。

備註二、《論語》延伸閱讀:

一、陽貨篇,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二、里仁篇,子曰:里仁為美,則不處仁,焉得知。

三、學而篇,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備註三、參考資料:

一、論語講要。

二、明倫史畫百圖輯。

三、新譯列女傳,黃清泉注譯 三民書局出版。

四、三字經簡說,台中蓮社印行。

備註四、竇諫議錄原文,選自〈范文正公別集〉,作者:宋范仲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