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期::孔學一隅-孝經簡說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孝經簡說(八)

天經地義孝之行

導德敬讓民不爭
好惡令民知善惡
政教禮樂天下平
 
孝道使人與天地並列|〈三才章第七〉
 
三才者,乃人與天地並列謂之。為何要並列為三才呢?讀完此章後,便會恍然大悟。尚未進入本章前,先說說天與地。《中庸》裡有「大德敦化」一語,敦化的意思是-很渾厚的化道。即是人在天地之間默默地受天地養育,但卻不知道有天地,才有萬物的生成。
環顧世界,天空的蝴蝶、林間的鳥雀、原野的走獸、水裡的魚蟹等生生不息,若無天地的長養,沒有四季的變化,這些生物是不能安養於天地間的。但是,牠們會知道這是天地的恩德嗎?不會的。所以,這叫作「敦化」,就是別人承受你的厚重恩德,但並不知道恩德來自於你。而可以與天地配合,且能夠並列三才,成為一個傚法天地的有情眾生,這唯有人類可以。
〈三才章〉第七,經文是:「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曾子讚歎孝道很殊勝偉大,孔子就根據曾子所講的話,先說明孝道為甚麼深廣偉大。其次,要明白如何成為三才,便先說孝之行。孝的行為是天經地義且順天應人,孝的行為是能夠莊嚴政治及教育的;所以,先王就取孝道來化導人民。這該怎麼化導呢?即是以《孝經》中以孝道為本質發展禮樂來化導,且表現好惡使百姓知道何者可行、何者應禁止,如此則天下就能大治。是故,舉出〈小雅〉說:「赫赫師尹,民具爾瞻。」如果你做的好,百姓都仰望你。經文的架構井然,讀這樣的經書,即便道理不太懂,文學涵養也會很好。何況道理讀懂以後,不但文筆好、思路通達,分析事理更是清晰透澈,不但能夠了解古代,也可以走入時代。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甚哉就像《華嚴經》中佛說:「奇哉!偉哉!妙哉!等等」。甚哉之意,即是讚歎「孝實在是極為偉大。」所以是孝之大也。「甚」是個讚歎詞,一如《論語》所言:「君子哉若人」,乃是讚歎宓子賤知人善用。「孝哉閔子騫」,就是讚歎閔子騫的孝。曾子講了這段話以後,孔子就說:「夫孝。」夫是發語詞,沒有特別意義,而「孝」後面的文字都在講它。
孝是甚麼?孝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意即孝是天經地義的。什麼是天經地義?經,是不能改變的;換言之,孝道是不能變的,是天經地義的。而什麼事情是天經地義的呢?比如:報本還恩、欠債還錢,本就是天經地義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叫作天經地義,是「民之行也」。百姓能盡孝,乃是天經地義之事,若不盡孝,天地都反常了。
孝是天地之經義,所以百姓必須效法,要來盡孝行孝。孝道是順天應人的,故行孝之人能效法天命。效法也是承襲,承襲地的利益以順天下,此一承天之民就是天經,因地之利就是地義。孝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聖王推展孝道,就是順應天下人的心;反之,若不用孝道來推行政治,即不符合天下人心的需求。不推展孝道的品德內涵,即便百姓豐衣足食,他的隱微處還是不快樂,因為這不契合真正的人心;所以,縱然創造很多的經濟繁榮,會發覺百姓並沒有很快樂,例如:歐美的生活過得很享樂,但是許多的暴力、色情、毒品橫行。所以,怎樣才是給人們真正的快樂呢?
現今社經發達,不料敵我對峙,國際間爾虞我詐,武器殺傷力強,並未帶給人類快樂。若能以孝道為本質,來發展政治推行教育,則教育就能不肅而成,無須強硬規定這規定那,學生即能自我要求。而政治也不必嚴刑峻法,要以德治來管理國家,喚醒人們的良知、情操及感恩利他的心。所以,先王看到教育是天經地義、順天應人的,是能夠莊嚴政治與教育的,故說:「教育可以化民」,乃因辦政治的主體在辦教育。
那須如何化民呢?此謂:「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先」之意,即是以身作則。先王先用博愛,但他怎麼用博愛呢?此處先將文義簡單的消一消,然後再像剝洋蔥般,將經文的內涵層層剝出,便會覺得文義愈美。
先王在辦政教的時候,一定要以身作則,未以身作則絕對辦不好。所以「先之」,就是以身作則,用博愛來起頭。為政者果然懂得用以孝道為本質的博愛,老百姓就不會遺棄他的雙親,此時就不必辦養老院,野外自然沒有孤苦伶仃的老人,也不會有沿門乞討的現象。
「陳之以德義。」先王不但知道要推展博愛,還要陳述這個以孝道為本質的德義(道德的義理),百姓也會很高興的去實踐這個孝道以及各種的道德。這個陳述裡面包括君、臣,然而為什麼要包括臣呢?讀到後文就會知道了。
「先之以敬讓。」這是說天子,只要說到「先」的,都是說天子先要以身作則。以孝道為本質的恭敬與謙讓,百姓就不會爭奪興訟;現今的百姓很會打官司,爾虞我詐、爭名奪利等等。若能以孝道為本質來以身作則,來推展恭敬與謙讓,就不會有百姓爭奪興訟的事情。天子與大臣懂得將以孝道為本質的禮樂推展出去,百姓會相處得很和睦,不會家家戶戶豎起高牆,彼此互相守望相助。以前的社會掉一隻雞全村轟動,只要某家出了事全村幫忙;現今則是大家互不相干,老死不相往來。究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就是教育忽略了以孝道為本質的教育,政治忽略了以孝道為本質的政治,而造成嚴重的後果。
如此,為政者與各階層公務員,若能「示之以好惡」,此好惡是「善之所好、惡之所惡」。則以孝道為本質的「好惡」,老百姓就會知道禁,禁即是什麼該做、甚麼不該做,特別是什麼不該做,清楚明白。而非像律師為官司辯護,顛倒黑白、模糊是非、錯亂價值、混淆視聽,讓人莫知所宗。
最後說詩云,乃指《詩經∙小雅》中〈節南山〉所說:「赫赫師尹。」赫赫是指名聲顯赫;師,為太師;尹是「尹吉甫」。尹吉甫的後代說:「赫赫師尹,民具爾瞻。」當你成為名高位顯的太師,老百姓都仰望你。意即,你是位有國的天子與執政者,所做所為百姓都在看著,你做的好老百姓跟著,做的壞老百姓也跟著。所以,好壞風氣都是由你引導出來的。
 
 
〈三才章〉列於〈庶人章〉之後,這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孝經》第一章稱〈開宗明義章〉,其後有〈天子章〉、〈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及〈庶人章〉,第七章是〈三才章〉,為何在〈庶人章〉之後接〈三才章〉呢?此乃告訴我們,各階層的人都須盡孝道,雖然孝道的範圍有大小,但其本質都是孝,這才能與天地相配,成為三才。其目的在此,所以觀於《孝經》,每一章環環相扣。雪廬老人做學問,喜用表解呈現,才知前後文是相關且環環相扣的,而非東拉西扯。
曾子聽完老師陳述五種人盡孝的義理,他對孝的看法為何呢?經文上說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意即,讚歎孝之殊勝、偉大,這種讚語在《論語》中亦有,如〈為政篇第二〉:「孝乎惟孝,友于兄弟。」這是指甚麼呢?周公的大兒子叫伯禽,二兒子叫君陳。周公因對周朝的貢獻太大了,所以哥哥伯禽封到魯,弟弟君陳則繼周公之後管理雒邑(今洛陽)。雒邑為商朝遺留下來的頑民,周公以德去感化。周公死後,君陳代周公去感化他們。這段「孝乎惟孝」之語,是周成王給君陳的勉勵,意即你治理國家要用孝道作本質,唯有以孝道作本質,國家才能治的好,教育才能辦得好。如此,《孝經》雖然不是六經,但是六經的本質都在《孝經》。是故,人說:「解在六經,行在《孝經》。」
孔門心法傳承於曾子,曾子除了是二十四孝中的有名孝子外,也傳承孔子的一貫之道。一貫之道所通達的是形而上,並充實形而下的能力入世利益有情,然必須以孝道為本質,來莊嚴政治與教育,這樣政治才走得通,教育才辦得好。
「甚哉,孝之大也。」此句在本章有什麼意義呢?曾子若不說這話,當孔子把開宗明義說過,再將天子、諸侯、卿大夫、士與庶人怎麼盡孝說完,這樣似乎都講完了吧!可是孔子這時正要發揮孝道的廣大,尚未發起時,曾子就說:「甚哉,孝之大也。」孝實在是廣大呀!孔子才順著話去說,孝道的廣大能夠讓人與天地成為三才,而孝道要著重於事親,且要能夠推廣。孝不僅能取悅於百姓,更能成就自己的志德,讓自己揚名於後世、感通於鬼神、懂得進退應對之道,讓自己完成一生的人格,所以叫作孝之道大矣哉!十八章的《孝經》就是從孝之道大矣哉去發展出來的。
前述各階層的盡孝,後接講孝之道為什麼殊勝偉大,藉著曾子的讚歎,而有孔子的發揮。那麼,曾子讚歎孝之大,其大如何呢?其大如經文所說:是天經地義。意即與天相應,跟地相合,是天經地義之行,其大可以到如此程度。那麼,天經地義到底長得什麼樣子呢?天經地義在書傳裡面說:經就是常也。天之常,什麼叫作天之常呢?就是,天有白天、晚上,叫作天之常。天之常裡,白天有太陽的照耀,晚上有月亮的照明。換句話說,天之明是天之常。
那地義呢?孔子甚愛《易經》,於《易經》寫了十部註解(十翼),其中《文言傳》是特別對乾、坤卦的解釋。《易經》的《文言傳》中說:「義是利物。」對萬物有利益的叫作義,所以《大學》在最後結論裡,曾子就說要「以義為利」,其出路就在義上。義就是利物,出路就在利他,這太好了。所以,現今網路企業裡,強調的生存之道是什麼?利他,企業才能走得出去,這又回到兩千多年前祖先的教誨,唯有利他。觀於最近的福斯公司,他們軟體裡為了要規避處罰而造假,結果公司差一點破產;如果未站在利他與信用上,前頭看似興盛,後面走的是死路。所以,君子要以義為利。地之義,上回說到高山可以種出茶葉蔬菜,平原沃土可以種出稻,貧瘠土地可以種出麥,砂壤可以種出花生,這就是利物。此些作物的成長可以讓有情生活,所以天經地義即是說:天經常不變的運行,地可以長養萬物。
然而,孝為什麼是天經地義之行呢?孔子說孝講天經,乃孝是經常運轉不變的;換言之,叫做「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意即孝道是要常常運轉的。在腦子裡要運轉,所有的善法都要以它為本質,這包括為人處世以它為本質,需要在頭腦子裡常常運轉。一般人的頭腦怎麼運轉?就是想賺錢、想牟利、想訛騙、想爭強鬥狠。而君子回過頭來,腦子所想的是如何以孝道為本質,去發揚利他的善心,這才能找到自己與有情的出路。經學越讀得深,人就越開通,活得越愉快,睡覺睡得越舒服,早上起來越有精神,鼻子本來塞住都通開。憨山大師說:「忽將鼻孔衝開。」這真的有道理。
如此,孝道是利人的行為,而利人要從哪裡開始呢?當從父母開始。若不能利益父母,怎會去利益別人;不能利益最有恩德的人,怎會去利益其他對你有恩的人呢?不能利他者,試問有什麼出路?所以,孝道是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的善法。天的運轉裡,特別是日與月的運轉,何以孝道會是則天之明呢?
唐朝女皇帝叫作武則天,此諡號概是出自《孝經》「則天」。效法天之明,孝道則天常常運轉,此外腦子於這道理外,還要常想一個「明」。什麼叫作明?須知行孝道是最聰明的,因能懂得去利益家庭,就會懂得去利益社會國家,能懂得去利益現在,就能懂得去利益未來。能發展出這樣的智慧,像太陽利益萬物一般,這人是最有出路的。
又孝道為什麼會是因地之利呢?前說他的智慧是在利人之上。常人往往在自私自利時頭腦最靈光,而去利益他人時最是混沌,頭昏眼障什麼都不會。孝道恰恰相反,反在利他時聰明起來,就像太陽普照萬物利益眾生一樣。這個利他上的智慧,因地之利,不但能利益家庭、團隊、社會與國家,且能擴展他的智慧。此智慧是慧,利益他人是福,便是福慧雙修;在儒家來說,是成就至聖;於佛家而言,會成佛。如此看來,孝道不是會帶來很大的安樂嗎?
經文又說:「孝道是順人之行。」何以是順人之行呢?試問每個人是不是都想離苦得樂?蚊子、螞蟻、狗、貓、雞、鴨,哪一個不想要離樂得苦?眾生都想離開痛苦得到快樂的。而唯有以孝道為本質,去發展品德、智慧與善法,才能離苦得樂的時候,試問是不是順應天下人心呢?因為眾生都想離苦得樂,而此見地、作法、學問都在幫助他離苦得樂,不正是順天下人心嗎?所以說,順人心的學問才能發展。自私自利的學問會讓人走絕路,這種學問怎可以發展呢?利他的學問是走活路,這樣的學問怎可以封住呢?現今社會混亂、價值觀錯解,無所適從的社會,更要發展、開創、傳承經學的內涵與見地,這樣人類才有未來,不是嗎?
然而,經文中說:以孝道為本質,辦政治可以「不嚴而治」,辦教育可以「不肅而成」。試問,辦理政治許多規定無不是三令五申,以孝道為本質的辦政治,為什麼可以不嚴而治呢?須知,當以孝道為本質,在家裡發自真心為父母著想時,其於辦眾生事、國家事之時,會不會發自內心為社會國家著想?這時還要嚴刑峻法、三令五申嗎?所以,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建國大綱》說:中國人以前做生意,一句話就是信用,失信於人即無法生存。這時還要制訂很多法律條文來規定嗎?不用。現今國家制訂許多律法來規範,反而欺枉的事情更多;是以,老子說:法令愈多,盜賊滋長。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以孝道為本質的政治是「不嚴而治」,那麼以孝道為本質的教育是否也「不肅而成」呢?這是當然的。教育在引發學生們的良知、孝心及感恩心,讓學生們想要去利益他人,而欲利他必須充實自己,如此還要老師鞭策學生讀書、勸勉勤快嗎?日語讀書叫作「勉強します」,勉強します就是叫勉強,試問還要勉強嗎?實際上是不需要的。所以,教育是不肅而成,即不嚴肅、不規定、不嚴格他就能夠成。許多書生孝子志在利益蒼生時,自然就會寒窗苦讀,且希望為官做出一番政績來,名揚天下以莊嚴父母及祖先。此時的學生還需要鞭策嗎?不需要的。所以,教育是不肅而成的。
如此,政治不嚴而治,教育不肅而成,其於治國時,要以何者為先呢?經文中說:「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意思是辦政治還要以教育為先。《禮記・學記》中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國君民的君,就是君臨天下,其管理天下要懂得以教育為先導。而教育為先,重在能化導黎民百姓,此化民要以孝道為本質才可以。那麼先王怎麼知道,這人過去的品性不管有多差、多麼囂張、多麼惡劣,還是可以變化的呢?
朱子說:「讀書之要,在變化氣質。」但要怎麼變化呢?《論語》上說:「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能近取譬之意,是說你自己先做,待感覺到自己氣質變化、內涵提升、學問豐富,命運也就改變了,自然受到眾人的歡迎,且將此一覺受往外推展。若天子這個覺受往外推展,並透過大臣的幫助,這就是「能近取譬」。從本身開始,由近及遠,自親到疏,即是仁心推展的方法,許多人都會因此改變。為什麼呢?因為當自己感覺命運改變時,願意將這個方法教給別人,別人見好也願意跟著你行持。若自己的命運不能改變,煩惱成堆無路可走時,試問這如何能化導他人呢?所以,化導他人定要先自化,自己不變化自己,即無從去化導別人。所以,辦政治的人要以身作則,要經營團隊氣象,百姓見到這群人的氣象,如此有水準及出路,自然樂於附從,這即是謂「化民」。
先王既知可以化民,又該怎麼化呢?其言「先用博愛之道」。經文說:「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用博愛的方式,百姓就不會遺棄他的父母,然而,要怎麼行博愛之道呢?博愛者,廣博的愛。儒家的博愛絕非歐美的廣博之愛,字詞雖同而內涵不一樣。《孝經∙天子章》的愛就是我在家中愛敬存心,對父母親有愛,乃因為他們的恩德重故。我對他們有敬,乃因為他們主持家政,愛敬存一心。當把這個風氣往外推展時,百姓就懂得愛敬自己的父母,不會怠慢遺棄,這叫作博愛之道。博愛之道非是每天出去愛別人,而是將自己做好,然後善於推廣這樣的風氣。僅以身作則是不行的,還須倚靠團隊的經營,集合眾力推廣。先王推廣孝道的第一法是用博愛,其顯效就是百姓不會遺棄父母,每一個家庭裡三代、四代、五代同堂,家家幾代人快樂同堂,社會沒有被遺棄的老人,國家自然無需辦理慈善養老院。家家都很和樂的時候,試問國家是弱還是強的?於國際間,各國是輕視還是仰望的?
以上,是先王首用博愛之道。其次,先王和大臣們懂得去陳述德義,而百姓會興行。此於經文中說:「陳之於德義,而民興行。」惟此德義是什麼呢?即是以孝道為本質的德義,意是品德義理。孝道是所有品德的根本,這根本若被重視,所有的品德都能建立。至於百姓為什麼很高興地去實踐孝道及各類的品德呢?因為他發覺推廣孝道能帶動全家的和諧,會改善人際的關係,可以得到許多人的讚賞與護持。當路越走越寬的時候,試問百姓是樂為還是厭做呢?當你順著天下人心,自然就容易做了;反之,違逆天下人心,當然是做不來,這叫作「民興行」。百姓高興地去實踐孝道、發展各類品行,這個國家就是有道德的國家,人人守秩序為眾著想,試問這個國家你讚歎嗎?你想前往長住否?所以,這就是先王懂得博愛及推展以孝道為本質的教育。
再者,先王還懂得發揚敬讓。此敬讓也是以孝道為本質,為什麼呢?須知,恭敬從家裡做起,父母是主持家政的人,其能對父母敬,又家人能互相為對方著想禮讓,如此推展出去,百姓便懂得在家裡行敬讓,對外也會懂得恭敬禮讓,這樣社會風氣就會變得溫厚善良。百姓不爭奪、不權謀興訟,能互相欣賞對方的時候,試問還有什麼爭名奪利、爾虞我詐的?所以這叫作「民不爭」。
許多國家覺得敬讓好,此如英國的紳士,特別講究禮讓。惟是,敬讓須以孝道為本質,這才是真正的敬讓;否則,有時敬讓會淪為虛偽的,非從真心發出。因家庭本是個最可放逸的地方,都可以實踐敬讓之道,試想推展出去的敬讓,是真誠還是虛偽的呢?
自身若發展有本質的文化,會比他人的更好,更有氣象、有出路、有未來,且更能凝聚民族團結的力量。所以,古世界的帝國民族亡了,只剩下中華民族,其道理就在這裡。但若今日不予重視,經學猶是束之高閣,社會還是爾虞我詐、爭名奪利,表面上弘揚國學文化,骨子裡面朝向物質文明,則中華民族也未必能延續。
再者,先王也知道推展孝道為本質的禮樂,是使民和睦之法。經文說:「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以孝道為本質的禮樂,為什麼會讓百姓有和睦的成效呢?因為禮樂的禮,是在應對進退中,能為對方著想的;而樂,是能調柔自己心態的音樂。如此,百姓當然和睦呀!
其次,禮樂以孝道為本質,並非表象的形式,乃真正能夠發揮禮樂的功能,若禮樂無孝道為本質,就會淪為表面的。所以,《論語∙陽貨篇》中說:「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禮呀!禮呀!難道只是你送玉我送帛,逢年過節時送個禮物嗎?又說:「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樂呀!樂呀!難道只是敲鐘打鼓如此嗎?書上說,若無這些本質的禮樂,因虛偽故不能移風易俗,唯有從真誠的心表露出來才能移風易俗。
最後,先王還懂得有好惡,此好惡十分的有趣。本章的好惡形象是什麼呢?經文說:「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顯見好惡是很重要的。人一定要表現出好惡,不能沒有好惡,不能做一個和事佬,凡事沒有意見,這樣就成騎牆派。領導者的好惡有多麼重要呢?比如:上位者愛好搜刮財貨,其下位定有比你更狠的人。往昔,宋徽宗喜歡奇花異石,僚屬為他蒐羅的時候,就藉機特別搜刮百姓財產。唐朝的國君喜歡胖女人,因而女子拚命養肥;漢成帝喜歡瘦弱女子,許多女人為細腰而絕食,甚至於餓死。所以,上之好是惡,屬下就更勝之。
領導者好惡能領導風氣,漢朝陸賈的《新語.無為篇》說:堯舜的人民叫作「比屋而封」。什麼是比屋而封呢?想堯舜那個時期,帝王將教化推展出去時,百姓皆知其好惡;比屋即房子一間接連一間,封是每家都是好人可堪表彰,所以叫作「比屋而封」。但到了桀紂的時候,叫作「比屋而誅」,百姓許多是刁民;作奸犯科者多矣,顯然是由風氣所帶出,是領導者的好惡所影響。以前臺灣的領導者喜歡看平劇,電視節目就有許多平劇,中間沒有穿插廣告,唱演的內容是教忠教孝,因此那時臺灣的風氣非常良善。
好惡是這麼的重要,試問要怎樣來示好惡呢?《孝經》於好惡是一步步地問進去,此中有個很有趣的事。春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那時治國者口說無信,他為了強調「誠信」的重要,將三丈長的木頭置於城南,宣告誰能移到北邊賞十兩黃金。百姓以為是騙局,久久沒有動靜,他再加至五十兩賞金。有一人抱著姑且試試的心,將木頭移到城北,還真得了五十兩黃金,此後百姓知道君無戲言、國有章法,秦國也漸次強盛起來。是以,好惡必須要的,若無好惡臣民怎知哪該做不該做呢?
最後,人與天地配合起來是三才,本章有說明清楚嗎?有的。三才裡原來是風氣的經營,天子、士大夫、庶人,整體的氣氛叫作三才。人是帶動天地風氣的主要者,人帶動起來,天地的風氣全部導正;導正後,天象是四季如春的氣候,地象是長養萬物的大地,此即經營太平盛世的氣象。《詩經》中說:「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師就是太師,太師是什麼官名呢?周朝有三公,稱作太師、太傅、太保,然而諸侯為什麼不叫作「諸公」?乃因天子朝裡有三公,各國之國君稱諸侯,然國君亦有公之爵位,如齊桓公,若稱諸公,會被疑是天子朝的三公。
《詩經》此章的涵義,是說:尹吉甫的後代太糟糕了,居高位而任憑國家敗壞,發揮不了太師的功能,百姓全都看在眼裡,是謂「赫赫師尹,民具爾瞻。」這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理,百姓既可以擁護你,也可以推翻你。
此所舉《詩經》中的句義,竟然與本章旨趣相違,孔子有讀《詩經》嗎?還是另有含意呢?這就要多聽課,才會通曉。徐醒民老師說:「斷章取義是可以被接受的。」這是斷章取義,而何謂斷章取義呢?經文講負面的,我取來用於正面,謂之斷章取義。也就是將壞的轉為好的來輔釋。前文說的是先王,現前講的是太師,怎會差這麼多呀!所以,經文說「先」字時,譬如:「先之以敬讓,先之以博愛」,這些都是指天子;後說:「陳之以德義,導之以禮樂」,都是指臣子。可見是天子與臣子的配合。臣子若能配合天子,這臣子是有德的臣子,此中告訴我們,百姓隨從國家,不僅是隨從天子,還有大臣,謂之「赫赫師尹」。
見諸於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何能治理好蜀國?因為「民具爾瞻」之故。固然天子領導風氣,但百姓仰望的是大臣與天子,大臣也是很具威力的。所以,諸葛亮治蜀時,即便他不是天子,可依然將蜀國治理得妥當。為何呢?可稱作「赫赫諸葛亮,民具爾瞻。」諸葛亮生時政權在握,死後家裡只有八百棵桑樹。是以,握有政經軍大權的諸葛亮,所展現的恆產足夠領導風氣,這稱作「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畫作分析
 
先看北宋李公麟的畫,畫中樹下有人在擊缶(盆),還有人跳舞唱歌,表徵為樂;另有,行人打躬作揖,或送行問路,表徵有禮。有禮有樂,就代表是個風氣的經營;這一章就孝道,李公麟畫成禮樂的經營圖。其次,馬和之根據李公麟而畫,同是樹下有人唱舞,有行人打躬作揖告別,也是有禮有樂。再者,元朝趙孟頫也是有禮有樂,分示打躬作揖、載歌載舞。第四,仇英也是如出一轍。
最後,來看江逸子先生所繪。此圖之整體經營,先從局部來看。首先,他運筆畫春天的柳樹,柳條發青代表三月,盛春時節行人送別。此段襲自於李、馬、仇、趙四人,但特別講到春天送別這一分,又比前作更為突出。圖中有彈琴、吹笛、跳舞者,古人生活得很愉快,又何以愉快呢?因為大家能夠知心相交。在家可以盡孝道,出外能夠結交好友。坦白言,在家能夠盡孝道的人,出外就有識人的能力,能交到知心朋友彼此開懷暢飲。能夠道義相交,可以誠心互往,這讓人想起什麼呢?唐朝詩人王維的〈渭城曲〉云:「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柳條發青將要送別,場景辭故依依不捨;所以,大家為送別的人彈琴、吹笛、唱歌、跳舞。
圖中有已送別的,有正在主客送別的,有陪主人相送別的。主客送別用打躬作揖,來表達依依不捨的情懷,主人後有戴巾冠者,也一同前來送別。主人的童僕帶著琴旁立,像是剛彈完琴,這下不能不告別了。客人的童子已經備好馬,其一回望看他們打躬作揖告別,另二童子閒著聊起話來。畫作整體的展現,在說明當朋友這一倫,可以被如此經營時,不難想見君臣、父子、夫婦之倫如何,這就是民族的情懷。民族情懷若從五倫經營起,便很有向心力,可以把整個國民都凝聚起來,成為一個強國,這是五倫的教化之力,不必第六倫、第七倫。五倫關係必有一己的本分要盡,朋友間相知相許,甚至於不惜拔刀相助,這種情懷只有中國有。
 
總  結
 
第一、曾子是個孝順之人,孝順之人有後福。他最大的福報是—「遇到孔子」、「是孔子傳承性與天道」、「是傳承以孝為本質的經學見地」。套句台語這叫作「卯死了」,意即賺翻了。
第二、曾子聽聞孝道,對孝道的讚歎是:「甚哉,孝之大也。」此表現他內心的體悟,孝道絕不是我們所想的這麼微小,僅是幫父母搥背洗腳而已。此並非指搥背洗腳不重要,而是說要見地廣闊的來看待孝道。一個家庭關係、人際關係乃至於文化的見地,都是要靠孝道去經營的。
第三、孔子是個能夠觀機逗教的人,順著曾子的「孝之道大矣哉」,去講到孝道的範圍廣大。而後開出的十一章,都是從孝之道大矣哉來的,這是觀機逗教。
第四、本章中談到,原來辦政治辦教育的本質就是孝道,所以,把〈天子章〉、〈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及〈庶人章〉全部總結,大矣哉!而且大矣哉,是大到則天之明、因地之利,是天經地義,大矣哉!大到這種程度。
此外,常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雖然為政者是最要負責的,可是處在這個時代裡,凡夫也要善盡責任,不管為政者辦或不辦,我們也要好好地充實這些內涵,即便不能改變整個環境與世界,也要先改變自己,再而影響周旁的人。這個時代裡,縱然我們出不了頭,也可以影響後代。當代人作古時,後代有見地有才情的人,若能領到教育的頭,成為辦政治的領導者時,風氣就可以全部轉正。所以,有時雖現前做不了,但眼光能見到未來,這才是真正的民族情懷,才是人真正的價值與出路。以上是學習此章,應該要有的認識與心得。(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