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期::專題講座

雙國記之一—近代日本

中華文化學習者

天下為公是胸懷
以史為鏡知興替
提升自己廣視野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當代的中華文化學習者,在面對現代局勢衝擊,該如何取得平衡點,一方面不食古不化,另一方面又不隨波逐流。此次主題是:「雙國記」,乃借用英文ATaleofTwoCities(雙城記),名之為ATaleofTwoCountries,以近代(自一八四0至一九一0年)中、日兩個國家,在面對西方工業革命後崛起,所採取的方法和態度,以及各自的問題,作為我們的借鑑。本期將先從近代日本如何學習並擠身列強,展開第一層論述。
古時的中國,日本被稱作東夷,而它自己也認同是東夷的屬性。因為去中國學習,才發現自己與中國文化的差距。從西元六三0年至八九0年左右,在近三百年間,估計日本派出十九次的遣唐使,到中國各地學習,特別是長安。每次遣唐使的規模,概約有一百至五百人,其成員包括僧人、士人及百工技藝等,廣從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學習。十九次的遣唐全面性學習,這意謂此民族有它可愛的地方,凡認同的地方,就認真的學習。
但從一八四0年起,開始有些變化,西方自大航海後,積極開拓領域,想從中獲取利益,惟是各國獲利的方式不同。初期的西班牙、葡萄牙兩國,以獲取天然資源為主。西班牙發現新中美洲新大陸後,對當地進行殺掠,奪取了許多的礦產,並沒有想到要經營當地,較有爆發戶的性質。他們掠奪銀礦,投資者與探險家一方富起來,乃至用銀與中國進行貿易,這種個人財富的增加,對國家並沒有實質的貢獻,反而引發經濟的失調。所以,日後與英國海上爭霸失利,一下子失去財源,國家也就沒落了。
後來的荷蘭、英國稱霸於海上,主要是進行貿易。英國此時已進入工業革命,其特性是利用機器生產大量物品,這與西班牙時期是不同的,所以它只好取銀礦。大量生產若能經由海外貿易進行買賣,就能真正利益到國內從事生產的人民。所以,它對於國家長期的發展是有利的,而且這種貿易對於雙邊循環是良性的,可以不斷地持續下去。
中國從明朝起,就與海外人士有往來,在澳門進行活動,諸如俐瑪竇等人,一開始都是從澳門進來的。直到清代,英國認為用白銀來換取物資,這樣太可惜了,所以就用種植的鴉片來交換,甚至直接要銀子不要貨物。中國自宋代對外貿易,主要是以瓷器、絲綢與茶葉為大宗。但英國開發中印度這塊後,茶葉能自己生產了;而中國的瓷器生產,居然也被日本給追上。中國一向不把造瓷的技術傳給日本,但當日本打敗高麗時,擄走了許多高麗的造瓷工人,除了學習燒瓷的技術外,更將之發揚光大。所以到了清代,日本造瓷的技藝已超過清朝。英國將鴉片賣到中國,換取白銀卻不要瓷器,這是有原因的。
那時,世界上白銀的流通短缺,因素包括:歐洲有戰爭需錢恐急,白銀自不會流入中國。而清政府則認為鴉片的輸入,導致白銀大量外流。一國的貨幣減少了,會是什麼狀況呢?例如:白銀是我的通用貨幣,白銀減少了,代表物價便宜,這稱作「通貨緊縮」。今天值一百元,明天剩八十元,商家自然就不願投資,最後經濟就萎縮。所以,中國怪罪於英國的鴉片,日後對於通商要求,自然就不願接受,故而導致一八四0年的中英鴉片戰爭。
自此時起,給了日本一個大覺悟,原來心目中的泱泱大國,竟是一隻紙老虎,不堪一擊就垮了。英國戰艦千里迢迢駛來,竟然打進中國內陸,實在是件很難理解又窩囊的事。這讓日本省悟到,我所崇信的文明,好像是在別的地方。此時的西方國家,也開始與日本有些接觸。例如:一八五三年的「黑船事件」,美國軍艦開入江戶(東京)灣,要求開放通商口岸,導致當時的德川幕府政權不穩,讓一些擁護天皇的力量找到機會。待到一八六八年明治天皇即位,終與最後幕府德川慶喜打了一仗。德川幕府軍有一萬五千人,且牢牢地控制天皇,然而竟打不過擁政府的五千新軍,這乃因財閥出資購買槍砲給新軍所致。
明治天皇的「明治維新」,乃取《易經.說卦傳》之「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及《詩經.大雅.文王》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之意。如此看來,它的思想文化還有許多中國的傳統。可是,從明治維新開始的一系列作法,就全部做得很到位。譬如:在明治四年,日本開始發行自己的貨幣。須知,發行貨幣是件難事,中國歷朝歷代發行貨幣無不失敗。大家以為貨幣印出太好用了,就沒有一個學術理論去控制;日本之所以敢發行貨幣,乃早從西方學到許多內涵,諸如成立央行等等,這是在財政方面。至於法律方面,它也學得很到位。民法學習德、法兩國,取其優點;而海商法學習美國,意即對外貿易上,用的是海洋法系(英美國家)。
試問:學法為何要特別講究,隨便選一國不就好了嗎!以下,我們先來簡單談談大陸法系與海洋法系。法律一般從歐洲開展出來,其源自於羅馬法,根本原則是「自然法」,也就是你我之間是平等的。甚至於美國《獨立宣言》的「人生而平等」,這都是源自於羅馬法的觀念。一直衍生到法國的拿破崙《民法典》,或者是亞歷山大開的《法典》,這一路下來的觀念,西方社會對於人權保障的程度是很足夠的,而且從羅馬時期就有。
西方一開始是大陸法,後來才慢慢演化。英國與歐洲大陸有個最大的區別,即是歐洲諸國鄰接在一起,為了防範它國的侵略,各君主需要有自己的部隊。為了強化君主的武力,各諸侯的勢力就被消除。在這樣的地方,君王意志變得相對的強與獨大。所以,君主的法律一旦透過行政部門形成後,訂成的條文就不必變動了,這是大陸法系。
而海洋法系,英國是個島嶼,相對之下較沒有被侵略的疑慮,因為隔個大海,這與歐洲大陸彼此爭戰是不一樣的。所以,君主沒有必要建立一個強大部隊,因為沒有強大的部隊支持,對於各諸侯的聲音不得不重視。它的法律形成,有一部分是透過協商來的,而協商的精神到了現代,就變成根據不同的狀況來討論。我們常見美國法庭的影片,針對同類型的案子,因切入角度不同,或時空背景不一樣,做出來的判例可以是全然不同的。
英國法律為何稱作海洋法系,乃因為英國的法律形成後,即走入大航海時代,成為時代的王,去到各國做生意,都採用它的法律規範,所以叫作海洋法。它具有隨著時空背景條件去作演化的能力,等於是一個活的生命體。試看世界上大的金融城市所在之處,不論亞洲的新加坡、香港,或是美國紐約、英國倫敦,都是所謂的海洋法系。之前中國社會在議論,為什麼騰迅、阿里巴巴這樣的大企業,都跑到其他國家去上市?而自己人很難投資參與他們的成長。原因是,大陸法系乃成文法,法律訂了就很難改變。企業要在大陸上市,首先得問營業額要到怎樣的規模?連續幾年要有利潤,利潤要有多少?員工人數達到多少?這都要一一列出來。當初訂法是出於好意,莫要濫竽充數,可是訂了這個規則後,很多高科技產業的公司都不符合規定,而它又需要籌備資金使之具競爭力,此時只能去到別的市場,即是海洋法系所主導的市場。日本在與外接觸時,就知道學習海洋法。所以,領導人中若沒幾人有腦袋,這是辦不到的。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法,他很清楚。
在經濟方面的鐵路建設也是如此,自一八七三年到一九一三年,從最初的十幾公里,到七千多公里。煤的開採,產量從六十萬公噸到兩千多萬公噸。煤的產量有何重要性呢?那時工業成長的動力來源一定看煤。當時看一國工業成長與國力強大與否,主要是兩個指標,一個是煤的產量及消耗量,另一個是鋼鐵的產量。談到日本,還有它的船舶運輸量,在這四十年裡,從最初的廿六艘蒸汽船,到一千五百艘之多。明治初期,還開設郵局與電信公司,但它為何要辦這個呢?其與外交流訊息愈頻頻,知識的水平就會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也會增進。所以,它在經濟的每個角度都做得很到位。
在軍事方面,它學習各種長處,陸軍向德國學,海軍向英國學。雖然社會上廢除武士道,但卻強調武士精神,要忠於天皇。一八七五年開設砲兵工廠,自製生產砲彈,這一系列的學習,最後就是要強大自己。
在外交方面,一八八三年成立了「鹿鳴館」,用來從事外交接待工作,等同於現在的私人招待所,裡頭充滿一片歌舞昇平。它藉著這個地方,儘量與各國使節拉近關係,目的是將過去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透過新談判一項項刪除。這一段時間(至一八九九年),就稱為「鹿鳴館外交」。
在文化方面,東西方全都接收,沒有天朝的自大。西方的儘量學,不論日用平常乃至飲食上。如果有機會去日本,要吃吃它的法國麵包及義大利麵。它不是將你的書翻譯來而已,而是在各方面都融入。
在教育方面,將全國分為八個大區,下有三十個中區,然後無數小區。每一大區設一所大學,計有八所大學、二百五十所中學、五萬四千所小學,在那個時代,算是非常高的比例。回想明治維新初期,日本的全國人口數為三千四百萬人,有小學五萬四千所,如此對比當時中國,同治時期有多少是國家興辦的學校?大概兩隻手腳就數完了。所以,得見當時日本民智的開放與知識的學習。
再看教育內容,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等,但是並沒有全盤西化,還要學習「教育敕語」。這些敕語是天皇發下來的教育文件,每天都要讀背。例如:第一段「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國宏遠,樹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億兆一心,世濟其美。此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亦實存乎此。」這講,我是天皇,你們要盡忠盡孝。第二段:「爾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婦相和,朋友相信,恭儉持己,博愛及眾,修學習業,以啟發智能,成就德器。」是說,大家要重視五倫的經營,充實能力,變成人才。第三段:「進廣公益,開世務,常重國憲,遵國法,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如是者,不獨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顯彰爾祖先之遺風矣。」是說,要進一步為公發心,國家一旦有事,要義勇奉公。這就是他的「教育敕語」,西方的也學,中國儒家的一套也用上。
那時也派遣使節團,總共派出五次的使節團,出使團員皆是有能力經驗的人。日本能快速且恰到好處的融合,法律用哪一國?軍事向誰學?經濟產業的技跟誰?這其實是有原因的。所謂「出使」,是進行各領域廣泛的學習,人物包括我們熟知的伊藤博文(後來的總理大臣),如果他沒有遭到韓國人的暗殺,日後對中國的殺傷力會更大。另一位叫澀澤榮一,被喻為日本企業之父,都是使節團的成員。這些人一出國就是八個月、一年、兩年之長,等於是將西方文化學遍了,取其菁華才回來。
在內政方面,將威脅性最大的武士滅掉。先限制武士不准帶刀,再將之降為士農工商,使之一律平等,這對武士而言是極大的侮辱。二00三年的電影《末代武士》一片,湯姆克魯斯飾演歐格仁上尉,為明治天皇訓練一批現代化部隊,而武士集團的領袖勝原盛次(渡邊謙飾),認為使用火槍違反武士精神,憤而起來反抗,最終武士被消滅。如此,內部搞定、經濟振興、武力增強了,接下來就要向外擴張。先侵略韓國,再與清廷爆發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發生於一八九四年,離一八六八年明治維新初起,不到三十年的時間,日本就將千年的偶像擊倒,其氣勢是非常凌盛的。後來簽訂《馬關條約》,李鴻章除受盡污辱外,還遭到刺殺,所以有「終身不履日」的話。《馬關條約》的內容極為苛狠,日方充分掌握到李鴻章與清廷的聯繫電報,知道交涉的最後底線,所以談判就終結在那裡。
日本人對於訊息的掌握特別有一套,個人有點這方面的經驗。以前台灣有個野村證券のページ(Nomura),二十多年前還不錯,現在不行了,一九二五年曾是日本第一大券商。裡面有個某某研究部門,聽起來並不起眼,實際上在從事訊息蒐集,說難聽點就是在搞「地下工作」。那時日本對各國的情報蒐集,不一定透過正統的外交體系,常經由像野村證券這樣的商社來做。
《馬關條約》各種條件都談好了,中國認為那就簽訂吧!但日本不同意。這是為什麼呢?日本竟然提問「誰是中國?」以前我日本所崇仰的儒家文化所在稱中國,現在你的文化有我強嗎?所以現在我稱中國,你叫清朝。日本儼然自視其為儒家文化地區的共主。
打中國是它的最終目標嗎?不是的,其目標在俄國。就世界諸國的制約來說,海上霸權是英國,英國縱橫四海,最要防堵的是法國與俄國。俄國的土地遼闊、勢力龐大,凡所控制的地方,英國就無法做生意賣產品,少賺錢就不開心,所以遏止它的發展,成為幾個大國間的博奕。
要制約俄國,那麼英國該怎麼辦?與之對抗不見得划算,也不一定打得過,勢必要培養一個代理人。英國原本想要培養中國,不料連個日本都打不過中國,所以最後決定培養日本。當日俄戰爭(一九0四至0五年)時,西方報紙的漫畫,將日本畫成是小孩,俄國是個大個子,惟最後竟然日本打贏俄國,是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俄國沙皇就因為這一戰打輸很丟臉而下台,結束了帝俄統治。
日本在那時,真的是走路有風,亞洲已無敵手。但它心中隱微處想要的,是與西方大國能同坐在檯面上說話,這是它所要爭取的。它很在意國際位置在哪裡?一次大戰結束後,日本與英國同屬於戰勝國,期待西方能給它許多好處。戰爭中提供最多資助的是美國,美國的發話權自然最大,在「巴黎和會」中,美國總統威爾遜認為國與國間是平等的,日本聽了十分開心。最後才發現這只是說說而已,因為英、法兩國並不配合,根本不想放棄既得的利益。
經過「巴黎和會」,日本對於無法站到檯面上,感到十分的失望。日後雖接收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然日本認為這是應當的,而中國則是舉國譁然不滿,兩年後日本被迫退出山東,這又體會到靠山山倒,一切都要靠自己。
日本不再依靠西方,開始有何想法呢?便先營造一個夢想,建構「大東亞共榮圈」計畫,這包括對東南亞的殖民,及對中國的規劃經營。對中國,它成立「興亞義塾」,等於是個學習的地方,主要教授蒙古、回教的文化及藏傳佛教,畢業生直接分發到蒙古、新疆與西藏,從事文化交流工作。此時,先將關外的大片土地吃下來。
清末時,八旗兵已無戰力,太平天國之亂,還是漢人出來籌餉打仗收拾殘局,中原人對滿人的不滿浮現。這時日本開始經營大東北、大西北,準備一步步地吃掉。甚至拉攏認同感,強調滿蒙與日本都屬於阿爾泰語系,肯定五百年前是一家,同是源於這個語系。它慢慢進行分化的目的,就是要將大東亞變成是它能夠掌握的。這有何好處呢?如此才有力量與西方較扳。
僅日本一地是不夠的,所以才開始經營「大東亞共榮圈」。它的經營心態,有些是我們難於理解的。譬如:二次大戰初期開始侵略中國,它心裡有個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你中國人為何要抵抗」?我有如此崇高的理想,未來大家要一起共榮,你中國抵抗什麼,真正的敵人在西方呀!日本是以這樣的一個目標來打,而不僅是侵略中國而已。小時候我們所聽的故事:「老師指著蘋果問學生,蘋果好不好吃?好吃。那就就去打中國。」其實不是這樣的,真正的目的在「大東亞共榮圈」。
二次大戰時,日本的心裡變成有種道德的不安,口裡稱著要與西方較扳,但卻是踢眼鼻子打中國,成為明白的侵華,最後所有的軍隊都陷在中國,它忽略一個最根本的條件,即是「吃不下中國」。這麼小的國家,怎麼打這麼大的呢?很多時候,歷史有些地理的決定論,很難想像日本能將中國打下來。只要中國以民族主義為號召,團結在一起,你是絕對打不下來的。
此時,為了有一個被合理化的原因,同時宣戰打美國。否則很難理解,打中國都陷入泥沼,你怎麼去打美國?這一方面讓師出有名,二方面可將美國勢力排除,對東南亞能有更多的經營。所以,先把美國的艦隊打掉(突襲珍珠港事件)。但連中國都打不了,又怎麼打贏美國呢?日後美國採取隔島躍進的戰略,逐次地收復太平洋各島,其中硫磺島浴血戰十分慘烈,日本駐軍幾乎全部陣亡。最後自然地戰敗,簽定降書。
日本自從明治維新開始,在文化、教育、財政、經濟各方面使力,給它機會就出頭。誰給它機會呢?美國。此時,美國在亞洲,要有個代言人。一九四九年中共佔據大陸,共產勢力向外擴張,怎辦呢?就扶植日本。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日本當時多慘呀!但到了一九六八年,日本的GDP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直到二0一0年才被中國超過。日本能這麼快就起來,全民團結一致,這與天皇制度有很大的關係。它是不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應該是的。但日本人的特色,是民族特別團結,奉公守法,聽天皇的號召,這點是不容質疑的。
很多人不瞭解,同是戰敗國,為何德國人到處認錯,普建二戰的紀念館,而日本人從頭至尾不認錯?儒家文化不是講知恥嗎?為何不認錯?戰後日本天皇發佈一個宣言:「我不是神,我犯了人的錯誤。」日本人認為是「諱君之惡」,所以不認錯。不認錯,就是維持天皇的原因之一。現在日本政壇上的大人物,許多都是老軍頭的後代,包括安倍晉三(外祖父岸信介,外叔公佐藤榮作)。
如此特殊的民族性,導致戰後很快的成功。可是,到了一九九0年,日本一下子經濟泡沫破裂,持續了二十多年的經濟負成長,一路起不來。即便如此一蹶不振,總理安倍晉三對崛起的中國,該較扳還是較扳,譬若釣魚臺之爭。然而,日本不過就是美國的打手,又何必做到這樣的程度呀!原因是,中國再強,在我過去的視野裡,不過是「大東亞共榮圈」裡的一個地方而已!而且我的文化及文明,與你眼前的相比高出太多了。不如此看,是很難解釋的。就現實面來看,日本不該與中國較扳,可是它無所謂。
日本為何近三十年起不來?這叫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日本人的特性就是團結一致、相互扶持,對天皇及政府效忠。當經濟泡沫化時,政府想照顧人民的生活,要求企業不能倒閉,讓員工能繼續就業,這就形成萬年的「僵屍企業」。人力資源浪費,金錢無效投入,企業缺乏積極性生產,員工只是領薪水,過著低水平的生活。過去的成就模式延續至今,導致經濟一蹶不振,所以稱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以上是近代日本的概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