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期::藝術賞析-華夏精魂千秋

華夏精魂千秋(二十二) —明倫史畫─進退泰然─嚴光

富春江畔羊皮衣

高人子陵有釣台

千載流水幽幽逝

訴說丈夫衝天志
 
 
  【史話】
 
嚴光,字子陵,本姓莊;漢朝揚州會稽郡餘姚縣(今浙江省餘姚縣)人,概生於漢平帝年間(西元前一年至西元六年),壽約八十歲。光年輕時即有大名聲,與劉秀、侯霸一同遊學長安。王莽篡漢立新,詔嚴光與侯霸為官,霸棄二人任荊州南陽郡隨縣宰,後升淮平郡(西漢為臨淮郡)大尹(太守)。
王莽仿周朝制度推行新政,因政策多與社情不合,引發沸騰民怨,形成赤眉、綠林軍等大規模的農民反抗。劉秀所領導的綠林軍於昆陽大破莽軍,在冀州鄗城(今河北省柏鄉縣固城店鎮)即位為東漢光武帝,改元建武。王莽為商人杜吳所殺,侯霸投效於光武帝,任以尚書令。
建武初年,光武帝想到嚴光的才能,遣人四處打探他的消息,因其改名易姓隱居,又繪其形貌張貼尋找。某年,青州齊郡地方官府上書說:「有一男子披著羊皮衣,在水澤中垂釣。」光武帝疑為嚴光,派使者持厚禮訪探,經多回聘邀才肯入京相見,住於城北有太官(掌帝膳)專門奉侍飲食。
當時侯霸為大司徒,派臣下侯子道送書信給嚴光,說:「侯公本想親自登門拜訪,但因公事所迫無法前來,希望趁著天黑委屈你前去聚談。」嚴光不語,寫個書信回說:「君房先生您位至三公甚好,若能懷仁德佐正義,天下百姓便會喜悅,如果一味地阿諛奉承,順隨皇上的旨意,就要身首異處。」侯霸收到回信,轉呈給光武帝,帝大笑說:「這個狂徒還是從前的那個樣子呀!」
光武帝隨後去到嚴光住處。光躺在床上不起來,光武帝就坐在床邊,摸著他的肚子說:「唉!嚴子陵呀!難道就不能幫助我治理國家嗎?」嚴光過一會兒張開眼睛,看著光武帝說:「從前堯以德治天下,巢父還不肯接受他的禪位。士人各有自己的志向,你又何必強迫我呢!」光武帝嘆息地登車而去。
某日,光武帝領嚴光進宮,談論過往的事情。帝問嚴光說:「我比起過去如何?」嚴光答說:「陛下比過去稍微胖了一點。」兩人夜裡同寢,嚴光將腳壓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說:「有客星冒犯皇帝的御座,情勢很危急。」帝笑著說:「我和老友嚴子陵在一起睡覺呀!」帝任嚴光為諫議大夫,光不受而至富春(今浙江省富陽縣)山下種田;建武十七年(西元四十一年)召他進京仍不去。劉莊繼位為明帝,因避名諱將莊姓改為嚴,去世時帝賜家人百萬錢、糧一千斛。
 
  【圖解】
 
此圖江逸子老師所繪,乃光武帝親至洛陽城北,邀請嚴光入朝協助辦理政務的情景。門外陣仗雖輕車簡從,但少不得應有的威儀,除明示屋內來客為光武帝外,也彰顯這位生於民間的帝王,生活簡單樸素。屋內有童僕侍候,見出光武帝對嚴光的盛重禮遇。
屋內的嚴光,正對著光武帝別頭搖手,顯然帝已進行一番勸說,只是嚴光無意於官場。想日前,侯霸獲悉老友嚴光來到洛陽,遣人邀他夜談,不料卻反收到書信道德勸說,惹得侯霸心中不悅,而在帝前告了御狀。幸得光武帝知光甚深,只是笑說:「這狂徒還是老樣子。」
光武帝與嚴光同輩(約生於平帝時期),而侯霸要大上許多,早在成帝時就任太子舍人一職。依《後漢書》載:「霸矜嚴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產業,篤志好學。」在東漢他是個好官,於新莽時期也深得民心。王莽被殺,更始帝劉玄詔令淮平郡守侯霸入朝,百姓聞其欲離開,莫不攔路阻止使者帶走人,後因劉玄失敗而告終。光武帝任侯霸為尚書令,完備典章制度推行政事,死後封鄉哀侯。
像侯霸這樣的朋友,嚴光為何修書勸他,說:「懷仁德佐正義便好,切勿一昧地奉承君上。」嚴光不汲汲於名利,不戚戚於貧賤,知道人生路寬闊,懂得「急流勇退、去留無意」之理,顯然他有更高的智慧。
嚴光一生寄情於山水,是一種人生極大的智慧。清楚名利場上的險惡,與其掙得你死我活,不如保持清高的節操,在淡泊中度過一生。一位高風亮節的君子,不受身外之物所累,不為富貴名利所誘,不被權勢所左右,不僅活得瀟灑,也能夠保持人格與理想。
人的欲望是無止盡的,若每欲得一望百、擁千盼萬,就無法因知足而獲得常樂。嚴光從政必能協佐光武帝辦事,然此與其心志不符,故只是相會而不就任。他對侯霸說的一段話,並無貶損之意,只是提照老友「進退有據」,始能事事「處之態然」,畢竟權位名利太易使人變節呀!(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