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期::孔學一隅-三字經簡說

三字經簡說(七)

朝代興衰在人

歷史教訓深知
德能培養沉潛
待機發揮時哉
 
經文: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
通達經書和子書的文義後,可以研讀各種史書,考究歷朝世代相傳的系統,了解朝代的興衰存亡、治亂興替。
本段先言讀書的次第,再明讀史書應掌握的要領在於考世系,知終始。
為什麼經子通才能讀諸史?
每一部史書都有作者的個人觀點與立場在其中,因此同一個事件可能產生不同的敘事,這就是史觀的不同。不同的史觀決定了不同的敘事角度與內容,因此讀歷史的人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背景、沒有經學的見地涵養,怎麼有足夠能力對所學習的內容具備正確的判斷力與抉擇力?因此必須先通達經子之書,再進入史學的領域。
古人研讀歷史要從考究世系和明白歷朝是如何結束與開國。考世系是因為中國歷史的架構從《史記》、《漢書》以來,奠定了以朝代的更替和帝王統治時間的起迄的敘事模式,而這個模式後來被歷代官方史官所沿用。也就是從司馬遷的《史記》以來,中國的歷史是以帝王統治為中心,敘述的是皇帝權力的起源以及權力的傳承,這都是世世相傳的系次,或許父死子繼、可能兄終弟及,也有親族中擇一抱養繼位為帝者。因為天命而皇帝有了統治天下的權限,天命傳承的順序被稱為正統。因此要讀中國歷史必須先掌握朝代傳承基本架構,這是認識中國歷史的第一步。
知終始則是除了知道每一個朝代或帝王統治的開始與結束時間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其中興盛衰亡的原因,讀歷史是為了能知古鑑今、以古為鏡,通古今之變,既有典範可循,也可避免重蹈歷史覆轍。掌握未來的契機。因此知終始或可兩面說,一是了解一個朝代何以步向衰亡,有助於明白下一個朝代何以興起。二是從朝代的衰亡去分析推知其何以立國,以及立國時的用人、政策律法、國家風氣等是否導致後世的滅亡。例如,從秦朝的滅亡既知漢代之興,也從秦朝的快速滅亡而知秦始皇用人施政之失。
 
經文: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消文:從教民漁獵、畫八卦的伏羲氏,教民耕種、親嘗百草的神農氏到黃帝,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是三位上古時代的共主。羲農:乃伏羲氏和神農氏的簡稱。
據傳伏羲氏教民結網,於陸地網捕野獸,於水中張網捕魚,有效率地提高上古人類的狩獵成效。伏羲氏又教人豢養牲畜,開啟了原始的畜牧業,讓人類可以不靠外出狩獵而有穩定的牲畜來源。
上古時期的人類沒有文字,為了紀錄事情而使用結繩記事,但往往在時間流逝中忘卻了繩結的意思。因此伏羲氏「造書契」,即是以在木頭或石頭上刻劃符號以代替結繩記事,而其中最著名的則是伏羲畫八卦。伏羲氏仰觀天文、俯瞰地理,觀察日月星象、草木鳥獸,本於陰陽之道而畫下代表天、澤、火、雷、風、水、山、地的乾坤八卦。
伏羲氏善於觀察自然變化,因此而取桐木製作琴瑟,據說他製作的瑟長七尺二寸,上有二十七根絃,有了琴瑟,人們的文化生活也隨之變的更豐富。傳說伏羲氏也有烹飪的好手藝,能在庖廚裏,把因為祭祀而犧牲的動物去其羶腥味,並料理成美味佳餚,所以人們又稱伏羲氏為「庖犧」。
上古的人們生活狀態較原始,禮儀的概念還未成形,婚姻往往是經由掠奪而來,伏羲氏制訂以「儷皮」(兩張鹿皮)作為婚配的禮物,自此人們開始以較文明的禮品餽贈,做為男女婚配之用。
伏羲氏之後,神農氏的出現標誌著人類社會仰賴耕種獲取食物的農業時代來臨。神農氏教民製作耕田用的農具,又觀察土壤的特質,例如乾濕度、肥沃或貧瘠,教人民在不同的土地裡播種不同的作物,春耕夏長秋收冬藏,人們開始能穩定獲取食物來源,並且因為農耕而逐步形成定居且群居的生活型態。
原始社會中的人類對疾病的認知非常淺顯,因此壽命也偏短,神農氏遍嘗百草,以身試藥而累積許多以草藥製病的經驗,是中國醫學的鼻祖。神農氏又將琴瑟再進化,製作出五絃琴,有了宮商角徵羽的基礎樂理發展。神農氏又教人們在正午時分以物易物、互通有無,推測這是市集貿易的初始。
神農氏推動發展,人們邁入農業社會,是後續部族、城市、國家發展的關鍵,是原始社會晚期的重要人物,神農氏又稱炎帝,和黃帝同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因此我們會稱自己是「炎黃子孫」。
黃帝:西元前二千七百至二千六百年間人物,第一位以黃帝作為中國歷史起點的史家即是西漢的司馬遷,黃帝可說是所有中國古代帝王的始祖。黃帝號軒轅氏,其部族為生長於姬水一代的姬姓部落,打敗炎帝所屬的姜姓部落和在涿鹿之戰大敗蚩尤後,成為所有部落的共主。黃帝時期的發明甚多,如倉頡造字、伶倫作樂、嫘祖養蠶取絲、隸首造算數及度量衡、大撓作甲子、容成作渾天儀,而且還有指南車的發明等等,另外還有岐伯教黃帝養生之道,因此後來中國醫藥學又稱岐黃之術。由上述種種可見文明在此時的發展與進步。
 
經文: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唐有虞,指唐堯和虞舜。唐堯和虞舜被尊稱為二帝,他們將帝位禪讓給賢能的人,是歷史上聖明的時代。揖:讓,揖遜即是禪讓之意。
堯,黃帝的玄孫,名放勳,堯是諡號。堯十五歲時輔佐他的兄長帝摯,並受封於唐,故史稱唐堯。帝摯執政九年無可舉之處,帝摯自知能力不足,又佩服弟弟的才能,因此率領群臣至唐,將帝位禪讓給堯。堯即位後派人觀測紀錄日昇月落,測量出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制閏月確立四十節候,並作曆書授民以時。在政治上舉用賢才,因此在位時天下得以大治。
堯在位多年後,亟思尋覓繼位者,他徵詢多人意見,四方諸侯的首領向他推薦在民間的舜。舜,名重華,因生於姚墟而以姚為氏,舜的父親眼盲,繼母善妒狡黠,繼弟頑劣,但舜都能與他們毫無計較、和睦相處,二十歲時即以賢孝聞名。堯並未貿然傳位予舜,而是將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舜,觀察舜治家的能耐。又讓九個兒子和舜一起共事,考驗舜處世的能力。舜成家後,於歷山躬耕,他善於調和鼎鼐,民眾不會為田界鬧糾紛。舜也曾在雷澤捕魚,開導年輕人將厚澤多魚的地方讓給老人家。
堯年事已高後,命舜代理政事,舜以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種美德教化人民、引導風氣。舜先請高辛氏八家來辦教育,化導風氣。再讓高陽氏八家辦理地政,推廣農事使人民足食安樂。又打擊為非作歹的四家,遠放渾沌、窮奇、檮杌、饕餮四個凶惡家族,讓社會更安定。舜開四門招待諸侯,贏得四方諸侯的尊崇。舜攝政八年後,堯正式禪讓天子位給舜。舜知人善任,禹、皋陶、契、伯夷、夔、龍、倕、益等人在堯的時後皆已得到舉用,但未有專門的職務分配。舜上任後命禹為司空,負責平治水土;命棄為后稷主掌農業;任用契為司徒,負責以五倫教育百姓;用皋陶負責司法;以棰為掌理百工之官;益負責山澤鳥獸的開發管理,伯夷負責祭祀事宜,是為禮官。還有夔為典樂,主持音樂,舜時的韶樂端正平和。龍為納言,是傳達命令之官。舜不但沿用堯留下來的人才,更進一步讓人才發揮更大的用處,自然天下太平,在位四十九年,垂拱而治。舜晚年效法堯,指定繼承人為治水有功的禹,後舜於南巡途中病死於湖南蒼梧。
堯舜二帝代表著華夏文化最崇高的理想政治,就是禪讓制度。但堯禪位給舜之前,是以全方位的考驗檢視舜的能力,並讓他攝政長達九年,以此累積其辦政治的經驗與實力,絕非貿然而行。而舜不僅在過程中展現個人的領導力,也能沿用堯所舉用的人才,使其得到更多發揮,如此的禪讓制度是嚴謹縝密且務實的,莫怪乎是孔子所稱揚的大同世界。
 
經文: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
夏朝的禹、商朝的湯、周朝的文王和武王,是夏商周三代以王道治天下的聖王。
三王:並非指三個君王,而是指夏商周三代開國時皆以王道治理天下。
皇、帝、王代表著三種不同的境界和三種不同的治理人民的方式。
皇:東漢白虎通:「君也,美也,大也,天之總美大稱也……,號之為皇者,煌煌人莫違也。」
帝:次於皇的名號,白虎通:「德合天地者稱帝。」以道德治理百姓。有天下的概念,但沒有擁有天下的觀念,實行的是公天下的禪讓制度。
王:次於帝的名號。三橫一豎構成王這個字,三橫代表的是天地人三才,一豎代表著貫通天地人的道。說文解字中說王是天下所歸往也。白虎通:「仁義合者稱王。」仁是成己成物,義是合宜,以王道管理天下者曰王,實行的是家天下。
夏代以前,傳子或傳賢,其中以堯舜的公天下為最高境界。但夏商周三代以後則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家天下。我們可以此概念來理解先秦時期的三皇五帝及夏商周諸王。但到了秦朝,秦始皇自認德兼三皇、功過五帝。自封為始皇帝,從此皇帝又是另一種解釋,已是後話。
 
經文: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
消文:夏朝的國君將帝位傳給兒子,開啟了天下一家的世襲制度。夏朝歷經四百三十九年才改朝換代。
遷:變易、改變。
社為土神,稷為穀神,社稷合稱國家。
夏朝開國的大禹,是舜帝時掌管水木工程的大臣,大禹治水十三年(一說八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禹深入山林疏導河川平治水患。有一次舜請大臣們談談自己的意見與志向,禹說他只是想著每天孜孜不倦地工作。禹為了治水,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輦,分發食物給百姓。疏通九條大河使入大海,疏導田間小溝使入大河,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讓百姓足食,又發展貿易互通有無,人們得以安居樂業,諸侯國得以安治。禹的儉樸勤懇讓舜決定傳位予他。禹繼位後,以其部落名為國名,稱為夏后。禹即位後大會諸侯於塗山和會稽,並將各地進獻的青銅鑄成九鼎,象徵天下九州統歸於夏。禹治理國家有兩個特色:一是懸鐘鼓以求才,二是以德服眾。禹在宮室前懸掛鐘、鼓、磬、鐸和長柄的鈴鼓等五種樂器,能教禹道理的可擊鼓,能教禹以義的可擊鐘…,以五種樂器召徠各地賢士進諫,這是禹以其虛懷大度廣納人才。有一次,禹看到一被綑綁的罪人竟落下淚來,禹說:「天下有道,則民不犯罪。天下無道,則罪及善人。百姓中有犯罪的,反映出我治國的弊病與不足啊!」
禹在位期間逐三苗、定九州,王權擴增甚於堯舜時期。禹仿效堯舜,欲將王位禪讓給益。但後來接位的卻是禹的兒子啟,關於這段歷史有兩種迥異的記載,一是禹過世後,諸侯都去朝見啟,益看到啟為眾望所歸,因此主動讓位給啟。二是啟在禹過世後發動叛變,取得王位。事實真相除非等到有更新的考古證據出土,否則難以決斷。不論何者,從禹到啟到太康,中國史從公天下進入家天下的時代,夏代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君位世襲的王朝。
夏朝的歷史長達四百年,但只見於後人的文字記載,迄今未有出土文字,因此一直有學者懷疑夏朝不曾存在過,只是傳說。但春秋戰國時期的《左傳》、《墨子》等著作都曾引用夏朝典籍,可見在當時還存有夏朝的文字記錄。在今天現存關於夏朝的有限記載中,啟之後的國君除了少康中興之外,多已德行衰微,後其的帝王更沉迷女色縱情享樂,並搜刮民財導致民心背離,這樣的頹勢持續到了夏桀,終究導致滅亡,由商朝取而代之。
 
經文: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
湯討伐暴虐無道的夏桀,建立了商朝,傳了六百多年,到了紂王時才結束。
近幾十年來,商朝的文物大量出土,青銅器和甲骨文的發掘,證明了曾經主張商代只存在於傳說和神話中的學者推論錯誤。而且商代出土文物的數量之多和質量之精,讓世人歎為觀止。
商族原是黃河下游的古老部落,始祖契曾經協助大禹治水也曾在堯舜時期任官,傳到了湯,湯伐夏直至紂亡,正好是商朝的始與終。商朝的始,始於夏桀暴政,但商朝的終,終於商紂王的暴政。
商湯王仁民愛物,對萬物網開三面,諸侯歸順。當時夏桀虐政淫荒,為了討伐夏桀,湯弔民伐罪,《尚書》的〈湯誓篇〉就記載著湯欲出兵攻夏時發表的談話,據說湯經過長途的追擊戰、跋山涉水才終於殲除夏朝,擄獲逃亡的夏桀,建立商朝。新王朝成立後,頒布〈湯誥〉示其伐夏為天命所歸,又命伊尹作樂,並改正朔、易服色。
但商朝君位的繼承制度既可兄終弟及也可父死子繼,因而往往引發王權鬥爭,曾有長達九世之亂,直到盤庚遷殷,平息王朝內部的權力傾軋,振衰起弊,故後來商朝又稱殷商。盤庚過世後,又經二世,傳到了殷高宗武丁,武丁守喪三年一言不語,後起用傅說為相,武丁在位五十多年,商朝的文化發展至鼎盛,今日以出土的甲骨文或青銅器,多為武丁時期的成果,大量的卜辭也讓今人得以一窺殷商習俗與文化。
幾代之後,帝乙為王,帝乙的正妃有三子:啟、仲衍和小兒子辛。庶妃有一子為箕子,年紀比啟小,比辛大(一說箕子為帝乙之子,一說箕子只是紂王親戚)。在決定王位繼承時,帝乙本打算立長子啟為太子,但太史認為啟出生時,母親還是妾的身分,但辛出生時,母親已被立為正妻,應該要立正妻之子辛為太子。後來辛繼位後就是後來的紂王,而他兩位無緣王位的哥哥就是孔子所說的殷商三個仁人其中兩位:微子啟和箕子,我們可以想像,若是由微子啟或箕子繼位,殷商的國祚不致斷絕,但天命在紂,錯選繼承人竟導致亡國的命運,而若非有紂,則難顯出微子啟、箕子和比干之仁。(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