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期::佛學幽覽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三十四)拾伍、心所有法 | 隨煩惱(三)

認知心裏活動

方能斷惡修善

隱微用心黑白

君子小人天淵

 

經文: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


  第六「諂」,《百法直解》云:「為罔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不任師友真正教誨為業。此亦貪癡一分為體。」諂心所的作用,是欺罔他人,而故意設置或裝出奇特的禮節儀態,其實內心是陰險邪曲,為的是自己的名聞利養。這樣的心理現象,無法堪任善知識的教誨引導。


  小人很善於運用諂心所,能夠討好他人,說別人喜歡聽的話,得到別人的支持,所以諂心所的運用也要通達人情世故,只可惜這樣的通達是用來蒙騙他人,不是用來幫助他人。所以知人十分重要,知人就是對他人心理作用的觀察,《論語》中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對人的觀察,不只表面的作為,還有心上的細膩觀察,所以他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總是教誨學生們要提起各類善心所,諸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曾子說孔子的一以貫之之道是「忠、恕」,子思則用「誠」這個字,來加以發揮孔門心法,誠懇正直就是諂心所的正對治,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善知識的攝受,所以說:「菩提妙法樹,皆生直地心。」


  諂心所與前述覆心所互相依附,都是害怕失去名利,所以諂媚他人、隱藏罪過。諂心所是貪與癡各一分的面相所假立的心理作用。希求名聞利樂是貪,妄認這些才是人生的安樂是癡。

  第七「憍」,《百法直解》云:「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生長雜染為業。此以貪愛一分為體。」對於自身的盛事產生很深的染著,也就是沉溺於其中,對自己這樣的盛況感覺很滿意,此時容易得少為足,甚至得意忘形而肆無忌憚。讓人沉溺其中的盛況可以很多種,諸如身體健康、學歷、種族、家世背景、財富、交友、博學多聞等,都可以讓人產生貪愛、志得意滿。這樣的心態會生雜染,也就是增強愛我的心念,人變得愈來愈自私,為了自私自利而去發展各類的盛況。


  憍心所是貪愛一分的面相所假立的心理作用,貪愛能生起各種面相,憍只是其中之一的面相(作用)因為貪著自己的盛事而沉溺其中,所以不易見到他人的優點,進而向他人學習。謙虛可以是憍的正對治,卑己以尊人,發現自己的不足,就會尊敬別人,懂得求學。


  第八「害」,《百法直解》云:「於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此亦瞋恚一分為體。」對於一切有情眾生沒有慈悲憐憫之心,而是想逼損、惱害眾生,這樣的心理作用生起時,會障礙悲天憫人的心念,造作出逼迫惱害眾生的行為。煩惱法不只是會惱害他人,真正的果報是惱害自己,違損自己此世或他世的幸福與快樂。造作害心所的有情,在等流的心態上,常常會感到悶悶不樂,並且常處喧鬧不安的環境,善知識不願與之親近,來世易入三塗,所以其實是自害,沒有任何好處,應該多串習慈悲觀,以同理心感受眾生的痛苦,並思維因果的可怕,讓害心所不生。害心所是根本煩惱中瞋心所一分作用的假立。


  第九「嫉」,《百法直解》云:「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嫉為性。能障不嫉。憂慼為業。此亦瞋恚一分為體。」嫉心所也是瞋心所一分作用的假立。殉是犧牲的意思,嫉妒之人,為了自己的名利什麼都肯犧牲,不願意被他人超越,所以對於他人的盛況,心中會產生不耐、不舒服的感覺。嫉心所讓人心量狹小,如此福報也小,隨喜他人才能創造自己的出路,才是調和鼎鼐的宰相之才,儒家四書中的《大學》云:「若有一个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真正不嫉妒他人,能夠為國舉才,創造大眾的福利,才是一位子孫黎民能夠依靠的大材。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公叔文子,提拔他的家臣僎,與他居於平等地位,一同上朝事君,孔子聞知此事,就說,公叔文子可以諡為文。這也是見他度量,能夠成人之美的好榜樣。


  小隨煩惱中最後一個心所,第十「慳」,《百法直解》云:「耽著財法,不能慧捨,秘吝為性。能障不慳。鄙澀畜積為業。此亦貪愛一分為體。」一個人沉溺於錢財,或者對於自己的學問技能,不肯慷慨施捨,內心隱微處是吝嗇,這就是慳心所的行相。這樣的心所會讓人粗俗、酸澀,緊守著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財可分為內財及外財,外財如金銀珠寶,內財如學問知識技能,捨內財比捨外財更為困難,因為這些內涵學之不易,是生起我執的關鍵處,如果沒有透過智慧去觀察,寧可一身絕活陪葬,也不願意傳授他人。《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之所以都能獲得他們的傾囊相授,一方面是因為文殊菩薩的介紹,再一方面是善財童子求法歷經千辛萬苦,誠意十足,還有就是善財童子是已發菩提心之人,能夠承擔利益有情的大業。所以智慧之人不會慳吝外財,也不會慳吝內財,但看對方的誠意與用心,然後將所學往下傳承。本論譯者玄奘法師,也是懷抱傳法利生的大志西行,才能獲得已經高齡一百零六歲的戒賢論師,重啟講壇,授予經法。捨之一字,是慳心所的正對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