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期::佛學幽覽

菩薩清淨的行持—華嚴經淨行品(四十五)

戒教相應是沙門

自他兩利正法揚
調柔寂靜正法幢
人天師表功德巍

丙二、指事顯因答其徵因
丁一、總徵
丁二、別顯
戊六、乞食道行時願(五十五願)
己二、所睹事境(十九願)
己三、所遇人物(有二十四願)
己三、所遇人物:沙門、婆羅門

前言
  修學者出去乞食,在道路上行走時,會有三種狀況,一種是他所遇的路況;二是他所看到的事情;三是他所遇的人物。目前進度在他所遇人物|見沙門,經文都是兩個一對,如前分有嚴飾、無嚴飾,有樂著、無樂著,端正、醜陋,報恩、背恩。而此處的沙門跟婆羅門是一對,沙門比較約內道說,婆羅門比較約外道說。

經文:若見沙門,當願眾生,調柔寂靜,畢竟第一。

 

  經文四句,通常分三段,第一句指依此事來發願,此事也許是自己,或者是看到他人的種種情況、事物,而發起此願,叫做眾所依事,也是願所依,即依此事來發願。第二句是願所為境,即以眾生為發願的對象,能發願的是自己。後二句是願境成益,希望在此境界上能成就何種益處,又可分成自利跟利他。由這樣的願望能成就前面所造諸佛之德,也願我與眾生得「調柔寂靜,畢竟第一」。此偈分成幾個層次,首先要想如果眾生都能夠如此該有多好,此不僅是隨喜,還要能夠發願,但願眾生都能夠如此,發願後,更進一步說我願能幫助眾生達到此境地,可是自己能力還不夠,所以要祈求三寶的加被,讓我有能力幫助眾生成就此願,成就眾生調柔寂靜,畢竟第一。

  「若見沙門」,沙門在印度泛指所有的出家眾,不僅是佛教內道,一般婆羅門或是外道出家者皆可稱為沙門,他們以修行、苦行、乞食為生。會性法師說,以前還會特別標出「沙門釋子」,使人一聽便知是出家人,到後來沙門才演變成佛教出家眾的專有名詞。沙門是印度話,後漢時傳來中國翻成喪門,用字不妥,慢慢才演變為如今的沙門。《俱舍論》中說:「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會性法師說,勤息的意思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沙門的體性即是勝解無漏道,能修學無漏道的那一分才能稱為沙門,名為沙門必須要有此體性才能命名,合乎此特質方能成立,就像名曰桌子,其特質是可以在上面用餐、讀書,凡符合此定義及特性的即可名言安立為桌子。沙門如果沒有善知識、法本讓他修學無漏道時,就不能安立為沙門。

  唐朝釋玄應大師所作的《一切經音譯》中提到,沙門有三意,一是止息,止息一切諸不善法。二是劬勞,謂修一切劬勞苦行。三是聽聞,謂多聞薰習是常業也。所以名為沙門的那一分必須要具足聽聞方能生起無漏道,無漏道的那一分反面來說可以止息、降伏煩惱,「菩薩摩訶薩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以般若智慧去降伏其心。劬勞苦行,一切的善法也因為無漏道的修學,使修學善法格外有力。對無漏道有勝解的人,叫他破皈依體他辦不到,他對三寶的信心是很強而有力的。

  南亭老和尚說《瑜伽師地論》中沙門分為四類:勝道沙門、論道沙門、命道沙門(說道沙門)、污道沙門(壞道沙門)。依會性法師的說法,沙門有四種,一是證道沙門,證果以上的聖者。二是說道沙門,雖未證果,但對教理非常通達,能自利利他。三是活道沙門,雖還無法利益眾生,但對自身的修持非常用功、嚴謹。四是汙道沙門,指不如法、或破壞自己所修學的教法。會性法師說我們起碼要像活道沙門。

  勝道沙門指證道沙門,能夠證得初果位以上,或是大乘初地位以上的,稱為僧寶,三寶之所以稱為寶,是因為勝道沙門的這一分,有一個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寶,如果這樣的人沒出現,就要論道沙門、命道沙門加起來四個人和合,才能稱為僧。論道沙門即說道沙門,他透過聽聞體悟佛法,成為傳承,弘揚正法、培養人才,雖然他是凡夫,可是功德非常大。勝道沙門是聖者,勝道沙門以下的都是凡夫。命道沙門是在說道沙門的引導下,願意和合修學正法,以修學為命。汙道沙門是壞道沙門,有兩分,一分指破戒,一分指說相似法,將佛法顛倒說,破壞佛法的正見,破戒、破和合、破軌則是論道沙門、說道沙門或是命道沙門的反面相,都是可怕的罪過。
  「若見沙門,當願眾生,調柔寂靜,畢竟第一。」南亭老和尚引《金剛經》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來解釋,「調柔」指沒有煩惱的形象,「寂靜」形容證悟空性的形象。「無諍」例如破薩迦耶見,薩迦耶見是所執的我,破薩迦耶見就是破自相的我,和合是破我的那一分、沒有你我他的對立,「無諍」其實就是解空,證悟空性,不會跟眾生爭論,因為世間都是妄見有自相,在自相中說好說壞,解空者不見自相,故不會跟世間爭論,自然調柔、煩惱不生。「寂靜」是無有一法可得,自相所成的法一法皆無所得,內心空靈靈的很寂靜。

  沙門跟「調柔寂靜」的關係為何?沙門為因,「調柔寂靜,畢竟第一」為果,見到沙門時希望眾生能夠有此成就,調柔寂靜對內來說是已經降伏煩惱習氣,對外來說能夠在辦事中與人和合,在根本位時能證得空性,在後得位時能戒同修、見同解、身同住、利同均、口無諍、意同悅,以上是沙門的功德,不但自己成為眾生的福田,和合沙門以後也成為眾生最殊勝的福田,眾生即種微少善種,可以產生纍纍的果報,提供眾生這麼好的福田給眾生種善種,產生纍纍的果實。

  畢竟第一的意思?解脫與成佛都靠修學空性的智慧,空性的智慧破煩惱障的那一分安立為解脫,破所知障的那一分安立為成佛,這是無可取代的。修世俗的方便如布施、持戒、忍辱等皆無法破煩惱障、所知障,並非這些不重要,是就著慧的這一分可以破二障來說福是不能夠取代慧的。但是為了慧必須修福,福如果不是用來資助慧,則沒有意義,會成為三世佛冤。福資助慧,使慧格外的有力,成為度眾生的能力,此時方能真正修到福。

經文:見婆羅門,當願眾生,永持梵行,離一切惡。


  婆羅門以前是印度的四種姓之一,是最高種姓,梵王生四姓:王之口生婆羅門,臂生剎利,脅生毘舍,足生首陀。廣義來講,婆羅門泛指佛教以外其他一切的宗教人士,都可以稱之為婆羅門,看到修女、神父都可以說是婆羅門。

  印度的婆羅門之所以強,強在他有經典的依據,而這些經典都出自於梵天之口,不容改動,恆常不變。四吠陀的經典,凡婚喪喜慶、種種活動皆有詩歌朗誦,道理涵在其中,而且軌範人的進退應對、追薦祭祀,婆羅門中的數論師立聲常彰顯其傳承無誤,因明家則以聲無常,所作性故,如瓶破之。

  婆羅門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淨行、淨裔、永持梵行,梵就是淨,永持梵行就是永持淨行,離一切惡。吳月氏翻譯的《佛說菩薩本業經》「見異道人,當願眾生,遠去邪見,入八正道。」永持梵行指真正的淨行。

  婆羅門雖然也是修學清淨行,可是這個清淨行只有某部分上清淨,並非整體的清淨,例如他們會約束自己的身口意,但不是跟因果結合,他們是為了升天,他們歌詠讚歎的對象不是三寶,而是他們的神,就像那些外道,雖然也約束自己的身口意,但他只是保持身心的寧靜及快樂,不是煩惱的正對治,煩惱的對治包括要修無常、修空性,那才是煩惱的正對治。
清淨行包括佛所制的戒,婆羅門遵守的戒律有時候比內道還要嚴格,並好樂、勇悍的去執持戒律。

  梵行中又特別指般若智慧的梵行,行持清淨,不但是破煩惱惡的現行,還破煩惱的種子,破煩惱種子的梵行是指空性智慧的行持,能破煩惱的種子及煩惱的習氣。(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