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期::佛學幽覽
大乘百法明門論簡說 拾伍、心所有法 —隨煩惱(五)
生忍樂欲名能信
心隨欲境不放逸
勇悍修學名精進
福慧雙修成正覺
經文: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
大隨煩惱生起的範圍大於中隨跟小隨,也是根本煩惱的等流或分位。不信、懈怠、昏沉、掉舉、散亂,屬於根本煩惱的等流;放逸、失念、不正知,屬於根本煩惱的分位。
《直解》云:「不信者,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淨信,懈怠所依為業。」不信是因為過去貪瞋癡的心力太過強盛,所有的快樂都是來自於世俗的追逐,對於三寶所說的離苦得樂,既不現見也無法相信,產生不了學習的力量,是以貪瞋癡為因所生的等流煩惱,與貪瞋癡的行相不同。
所謂的「實」,是指諸法的實事、實理,可分為「真諦」跟「俗諦」,「諦」也是真實的意思,真諦是聖人智慧見為真實;俗諦是凡夫以為真實。凡夫看世間各種事物都顯現為真實;聖人的智慧則見到空性為真實,但聖人並不是看不到世俗法,而是在世俗中會看見世間一切事物也非實有,只是妄有的顯現而已。世俗的一切沒有自體性,跟根本沒有世俗完全不同,前者只是否定自體性,仍有現象跟作用,後者則是墮入根本無的斷滅見。
《百法》此處的「實」,約真諦(空性)上說,空性是聖者所證,能證的是聖者的「德」。由於能證的德與所證的實,所以聖者有「能」,就是有力量引導眾生修學各類法,乃至於修學空性,解脫成佛。「佛法僧」與「實德能」的關係,佛的德是能證,實為所證;法的德是能詮,實為所詮;僧的德是能修,實為所修。佛用所說各種法,都是要幫助眾生生起能證「實」的「德」。相信佛法僧是能證、能詮、能修,實德能是他們的所證、所詮、所修,因此有能力引導我們離苦得樂、脫離輪迴,甚至成就究竟佛果,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法,這才是真信。所以我們是不是真的相信三寶,也要用此定義來勘驗自己。不信者,對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忍」是忍可的意思,因為相信,才忍得下、學得下,耐得住煩,可以學進去般若的大論。不信者不忍可,所以也生不起對佛法的歡喜好樂,也不可能生出勝解。不信者「心穢為性」,意思是體性汙穢,所有的善法都不能生,所有的煩惱都會生,這是因為沒有正見,沒有善友的力量,自然無法對治煩惱,就是佛來也沒辦法了。
過去對佛法修過淨信心的人,這一世聽聞佛法會生出感動,例如給孤獨長者聽到釋迦牟尼佛的名號,就自然身毛為豎,非常渴望見到釋尊。又例如六祖聽人誦金剛經,內心非常震撼,這也是過去世對般若修過淨信心;反之,不信就會障礙淨信,不願聽聞正法(不實),不喜親近善知識(無德),也不肯眾善奉行(不能),這樣的人也就容易產生懈怠。
《直解》云:「懈怠者,於斷惡修善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設於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為何懈怠不直接稱為懶惰?因為特別是針對修學佛法不精勤而說懈怠,這樣的人對於世間名利的追逐還是很有衝勁、很勤勞,只是因為對佛法沒有信心而不肯精進,雖入佛門,也沒有修行的勢力。更有甚者,耽著于睡眠,聽課、打坐、修行,都有辦法休息或睡著,平白浪費自己多劫累積才進佛門的善根,也談不上承擔度眾生的大業。懈怠會障礙精進,因為提不起勁,而在貪圖享樂當中,也很容易生起各種染法,沒有對治這些惡法的力量。
《直解》云:「放逸者,於染不防,於淨不修,肆縱流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即以懈怠及貪瞋癡四法為體。」放逸之人就像無鉤的狂象,大象最怕鐵鉤,鐵鉤比喻正知,只有透過「正知」能夠馴服無始劫以來放肆、任性的心。沒有「正知」,對於自己的煩惱一定無可奈何,愈壓煩惱愈強。「正知」就是能夠察覺自己的煩惱,對於煩惱的生起有高度的警覺,比如城門的守衛,只要守衛保持警覺能夠發現敵人,敵人就無法進攻。所以學習《百法》就十分重要,一一認識這些煩惱的行相,對於身口意三門能懂得數數觀察,讓自己成為善於用心的人,在修行上才能事半功倍,脫胎換骨。
懈怠是對正法提不起勁,放逸是很喜歡追逐世俗,放縱自己流盪於其中,所以二者不同。放逸會增惡損善,讓煩惱之賊把自己的功德法財全部盜光。什麼是「功德法財」?好比世間財,要努力去賺取才能得到,是我們維持生活之所需,如果被人偷走,一定會感到十分沮喪;功德法財也是如此,同樣要透過斷惡修善努力去累積,雖然無形,但它的效用更大,能讓人消災免難、趨吉避凶,所以當功德法財被煩惱賊偷走時,應該要比世俗錢財更為難過,可惜大多數的人不知道功德法財的重要,才會放縱五根緣五欲境,生起煩惱,盜空自己的功德法財。
放逸是懈怠及貪瞋癡四法的分位煩惱,也就是放逸的不同面相,分別會顯示出貪瞋癡或懈怠的行相。比如「於染不防,於淨不修」這是懈怠的行相;「肆縱流蕩」中,會生起貪瞋癡的行相。有論中特別提到,相較於慢心所跟疑心所,放逸障礙人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癡),有股勢力讓人不願意策勵自己,在名利場中放逸追逐之人,往往難以攝心學佛,因此應當特別警覺。(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