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期::佛學幽覽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簡說(三十一) 第五講表 人生三際之抉秘 (十二因緣)
生從何來死往何
結生相續前無始
往後無終真可畏
無明不生輪迴無
前言
第五表「人生三際」指過去、現在、未來,「抉秘」指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千古的謎團要靠佛法來解答。第五表猶如街亭,街亭若失守,則全軍覆沒,意即縱然第四表生起出離心,但如果不知道出離的方法,出離心則無用,裸形外道、勝論師、數論師皆想出離,但都苦於沒有出離的方便,故第五表重要至極。
(甲)雙重因果
現在因緣:這期生命果報繼續起惑造業,又會形成現在因緣。現在因緣含愛、取、有這三支。
●愛(緣)
伴隨無明,領受外境而生起染著的心,因著苦樂捨的感覺而生執著,因著苦受生起乖離愛(很想離開他),因著樂受生起不離愛(不要離開他),因著捨受生起不壞愛(不苦不樂,希望這樣悠閒的狀態不要壞)。愛是七情的根本,喜是所愛的現前,怒是討厭的現前,哀是所愛的失去,懼是所愛的怕得不到、得到的怕失去,惡是所討厭的隨逐,欲是想得到所愛的,七情全都圍繞著愛。愛的境界有兩種,一種是資具的受用,另一種是淫欲。人生說起來就是組成家庭(淫欲)、追求快樂、追求種種享受,認真賺錢、謀求功名就是為了擴充自家的受用(資具),難得的暇滿人生就這樣空過了。
●取(緣)
取從愛來,當有所執著、貪著的心漸漸增強時,就會進一步去追求、去取。由愛染執著,趨向追逐。以人生階段來說便是青壯時期,此時愛欲轉強,開始要去追求。愛是下品的貪著,取是上品的貪,愛取歸為惑而非業,因為愛取是起煩惱的階段,業是造作,心裡面計畫,造作身口意三業,業的造作是因為愛我,是惑的滋潤。
●有(因)
愛是很喜歡,取是非要不可,有是想辦法去要,透過心裡的計畫、口說、具體行動,想辦法得到,包括對事業、名利的追求,乃至於修學禪定都是如此,四禪八定才能修成,故十二因緣可說是共整個輪迴、共所有苦樂的。
投生的業在愛、取、有造作之後而有,投生的業成為未來輪迴果的因,愛取是緣,愛是「因受生著」,因受生貪著,取是「因執追求」,非要不可。有是去造作,叫做「業牽後有」,牽到後面的有。
未來苦果:上述的因緣具足就會生未來苦果。
●生
來到下一生,叫做「倒識託胎」,因壽命終了時迷糊顛倒,識是顛倒的,是業果愚、真實義愚,託胎就是父精母血結合坐胎,由業力牽引去受生,又是一期生命因緣的開始,開始受現在苦果。
●老死
生了以後,就趨向老死,開始有種種的變化。一種講法是生、住、老、死,第二種講法是生的第二剎那,就趨向於老。
過去因緣從過去苦果來,現在因緣結成未來苦果,未來苦果是未來未來苦果的因緣,所以是「更生未來惑業,下推未來無終」。往前推無盡,往後推也無盡。
(乙)喻語
十二重城(困在長獄之意):好像被困在一重一重的監獄裡,被十二重圍牆重重圍住,沒有出離的時候。
十二輪(輪迴不停之意):十二因緣像十二車輪,像是齒輪一環扣一環,輾轉相扣,輪迴不停。
上來已將第五講表以三世兩重的方法講完,但是第五表又可以再分為了義與不了義的說法,首先我們探討一個問題,表上說愛取從觸受來,但是觸受未必生愛,破無明的聖者,觸受就未必生愛。又現在的因緣愛取比照無明、行,可是無明長得不是愛取的樣子。愛取如果沒有無明所相應的觸受,如何生愛取?觸受如果就能生起愛取,表示不用無明就可以生,有了觸受就生愛,則無人可以脫離輪迴。
依照大乘了義宗義的說法,第五表可以說是兩世兩重,也可以說兩世一重,實際上只要一重就解釋清楚,不需要到兩重。分為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待下一期再一一解釋。(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