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期::孔學一隅

孝道跨時代的意義與價值— 孝經簡說(二十二)

解在六經行孝經

經天緯地孝之行

內聖外王孝之至

慎終追遠孝之道


孝子喪親的禮法《喪親章第十八》(下)


—前言—

  本章是《孝經》十八章的圓滿。〈喪親章第十八〉是很重要的一章,《禮記》中有關祭祀部分,譬如:祭法、祭義、祭統;有關喪事部分,譬如:奔喪、問喪、服問、間傳等,即是包括〈檀弓篇〉。講到喪與祭,極麻煩又難懂,除了古時作法不易懂外,如何將此精神延續到今,這是很重要的。

  在祭義裡,曾子有段話說得好,他說:奉養父母除了口體之養外,還有個人品德的經營,無論人際關係的經營,乃至於教化,都是在榮耀父母。在奉養父母中,包括平常的愛敬、終生之養及喪葬祭祀的供養。孝道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曾子說:仁心要在此處認定,禮要在此處實行,義要符合這才稱作義理,信要在這裡出發。所謂的堅強,要從這裡實踐做起;快樂要順著這個禮,往外發展才叫作快樂;刑法要從這裡制定。孝簡直就是中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喪葬祭祀是隨著前面對父母的奉養,包括忠君愛國與品德圓滿,合起來就是孝道的修學法。

  《孝經》多讀幾遍後,原來的總科判要修正一下。第一章開宗說的是孝道的修學法與義理,接著分別解釋孝道的修學法與義理。孝道是君子外王之道的發展,推廣有它的功效,且勸諫父母是孝道的一部分,以孝來祭祀時,能感通鬼神,大孝在忠。最後第十八章,說喪祭是盡孝的。而外王之道的部分,包括三才在孝;因為天子、國君、卿大夫、士人、百姓盡孝,則君臣合力辦政治興教育,以孝道做本質時,人才可以變成天地的核心,與天地合稱為三才,才能創造天地間最和諧的氣象,讓有情萬物自然地發展。特別讚歎的是孝治天下,通說君王、聖人以孝治天下,舉周公是個典範,盛世中有許多孝治的行為可紀錄,乃是孝行可記。

  以上正面說孝道的發展,反面來說不孝的人要受到懲罰,這就是君子所謂的外王之道。接著說推廣之功,孝道推廣之功在第十二章,說:凡能取悅人民和諧天下,且能成就聖王的功德,並可以藉著孝發展品德,這君子便能夠揚名。最後,勸諫父母親也是孝的一部分,孝道祭祀最能感通鬼神,大孝在忠。總結:喪葬祭祀圓滿孝道。《孝經》就是孝的架構,能說的是孔子,所說的是《孝經》,聽者是曾子,且傳承將孝道的義理弘揚。兩千多年後,吾人接受此寶貴的思想,開創一生的命運。


—架構—

  本章架構前已說過,其總說喪親,分別顯示喪葬祭祀,喪葬祭祀分喪與祭。總說喪時,父母過世孝子是哀戚的,而分別解釋呢?三日之後必得食,不可因此將身體弄壞;此外,還要守喪三年,期間包括父母的入殮、祭拜、選墓、送葬。以上是屬於喪的部分,祭的部分是建立宗廟來祭拜父母,春秋依時祭祀。最後結讚,能於父母在世時這樣地愛敬,過世後在喪葬祭祀上能如此用心,孝道可以說是完備了。以上是整體科判,架構清楚,古人的文筆非常好,言語很有次序,雪廬老人說:「言語先具次序,辦事要求練達。」


經文: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慼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也矣。」


—釋疑—

  總體說來就是:「子曰:孝子之喪親也!」這位孝子的父母過世了,在臨喪中他如何表達哀戚呢?他的哭不偯,「不偯」就是放聲大哭,沒有委曲婉轉,不會講究禮的容貌。即是不會去招呼客人,不會去講究應對進退,言語也不多加修飾。因為哀戚之故,穿了美好的衣服感到不安,所以穿喪服;聽到美好的音樂也不會快樂,因為心不在那裡;吃到可口的食物,也覺得沒有什麼滋味,甚至於吃不下去。這就是孝子的哀戚之情,不是刻意矯揉造作,而是自然真情流露。

  三日而食,指一定要吃,否則會喪了性命。此教導百姓,不要因為父母之死而傷害了自身,這是聖人的仁政。聖人的仁政,乃是懂得依禮來節制人情。守喪不過三年,是教導百姓喪期要有始終,不能一輩子處在哀傷中。父母大殮出殯時,屍體要穿戴整齊。衾就是裹起來,舉之就是把遺體入棺,當遺體入棺後稱之為柩(屍體在床稱尸,在棺稱柩)。並且陳列簠簋等種種祭器,以哀戚的心情來祭拜。為什麼要哀戚呢?因為祭拜時見不到親人來享用,內心的哀戚是真情自然的流露。《詩經》云:「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即是詩人的真情流露,人最可貴的就是真情。

  祭拜後移靈出殯,所表現的是一種「擗踊哭泣」,意即子女悲哀地送葬父母,痛哭到極處時或是搥胸(擗)、或是跺腳(踊)。當哀戚真情流露時,情景就不是裝模作樣。有子曾經想要廢掉「擗踊」之禮,某回出遊時,見到一個小孩向媽媽要東西,媽媽不給他就一直哭跳。有子見了心想,原來「擗踊」是這個樣子,那是不能廢的。莫認為古禮說的都是矯揉造作,實際不然,人之情到真處便是自情流露,不是常人可以了解的。

  再者,要如何選擇墓地呢?曰:「卜其宅兆。」首先要卜卦,選一方好的墓地。宅,是墓穴;兆,是墳地,這兩字的意思實質上相同。卜宅兆另有一種講法,即是要有好的預兆,才能夠選那塊墓地。曰:「而安措之。」安置這個柩,之是指靈柩的柩。曰:「為之宗廟。」且在祭祀時,為父母親營建宗廟。曰:「以鬼享之。」並以鬼禮來祭拜父母,請享用供品。而祭拜的時機是何時呢?是春秋兩祭。曰:「以時思之。」此外,還要應時思念父母,包括父母的生辰忌日等。如果懂得喪事盡哀、祭祀盡誠,加上生前的愛敬之心,則身為人(生民)的本分也就盡到了,養生送死的義就完備了。死生還有別的意思,後面文中再說。以上是本章簡單的消文(上回已說過)。


—析疑—

此處特別講三年之喪。三年之喪中,第一個是父母過世後,入殮要有棺槨,棺與槨有何特殊意義?

  《禮記‧檀弓篇》子思曾經說:父母過世大概三天就要入殮。等三天才入殮是怕還陽。入殮後準備下葬,這一「葬」字,其實就是「藏」,不讓他人見到遺體,因為遺體會慢慢地腐爛,不現出這個模樣,是對父母遺體的尊重。棺盛裝屍體以覆蓋,槨於棺外再加以包覆起來,棺槨整體上就是包藏遺體。《禮記‧檀弓篇》上說棺槨,但是槨不能進墓園,古代葬禮也講究儉樸,只是後來演變講究厚葬,帝王達官富豪的大墓陪葬甚豐。

  歷史上,何時開始有棺與槨?《易經‧繫辭》傳中說:人死時是不用棺槨的。那早期何以有棺、槨呢?這禮是慢慢演變來的。遠古時,父母過世了就將之置放於野地,然而孝子見到遺體腐爛,內心感到不忍不安,便將之隱埋起來,不讓他人看到。後來慢慢演進,到舜時就發明棺材,使用瓦及陶做成的棺。到了夏朝,繼而燒土磚圍在棺的周圍。進至殷商時,就有槨包覆在棺外,是為外棺。周朝時,又再墳墓外面做一個屏障。所以,喪葬之禮是慢慢演變而來的。

  孔子任中都宰時,制訂養生送死的禮,百姓之棺厚四吋,槨厚五吋,等於是保護屍體,不使屍體快速腐爛。然而,在《禮記‧檀弓篇》中,有子請問曾子說:「您是否聽過老師講喪的內涵?」曾子說:「有,老師說死的時候,就讓屍體快快腐爛。」有子說:「不對,這一定不是老師說的。」曾子說:「我親耳聽老師說,人死了就要快快腐爛。」其實屍體以棺包起來是藏,再用槨加以覆之,是避免太快的腐爛,可是孔子竟然說,遺體趕快腐爛的好。有子又說:「夫子講這話一定有其含意。」曾子說:「這是我與子游當場聽到的,你不相信就去問子游。」有子回問子游,子游說:「那是夫子的有為之言。因為夫子在宋國遭到司馬桓魋追殺,又見到司馬桓魋長年為自己營造石棺,如此自私自利的人,故而說其死了還不如快快地腐爛好。」孔子的個性溫和,概不會講這般激烈的話,話意訴求是針對司馬桓魋,只有聽得懂的人才了解。弟子們中,子游一聽就知道意有所指,而魯鈍的曾子就只聽了表面的意思。所以,聽課學習要帶一點悟性。當然,曾子之種種好學,日後還是通達了孔子的一以貫之之道。


上說,有棺有槨是古代的禮制,孔子雖然制訂了棺槨來保護屍體,但是他的兒子死時,只有棺沒有槨,這不也奇怪嗎?

  《禮記.檀弓篇》中說:第一、製做棺槨時不能僭越,要遵守等級;第二、即便合於等級,也須考量經濟能力,不能太過奢華。孔子為魯國大夫,周遊列國歸魯時,享受公糧出入馬車,日子理應過得不錯。按禮來說,孔子辦喪可以有棺有槨,但兒子過世時,竟然是有棺無槨,只因為「窮」呀!孔子去世時,只有茅屋三間,這意味著他的俸錄都拿去投資教育人才了,所以,兒子去世時窮到只得有棺無槨的等級。

  古時無論棺槨或入殮的衣服,都有等級,依天子、諸侯、卿大夫而不同。後來的帝王,一心經營著他的陵墓,陵墓修得愈漂亮,陪葬品愈豐厚,最後都發生盜墓的情形。晚清慈禧太后大修普陀峪定東陵,死後葬入不過二十年,即被軍閥孫殿英給盜了。當地宮金券門打開時,置在寶床的棺材被撬開了,陪葬的金銀珠寶遭掠奪,價值五千萬銀兩,口中的夜明珠被取出,屍首則丟棄於一旁。試想生前所汲營的榮華富貴,到頭來有什麼用呢?

    棺槨與衣被的準備,既不能僭越等級,也需要衡量家庭的經濟狀況。出殯時祭拜盛物的器具有簠簋,它的形式與用途在《論語》中有提到,子貢曾問孔子說:「老師你看我是什麼呢?」孔子說:「你是瑚璉。」瑚璉就是簠簋,夏朝時稱作瑚,商朝時稱作璉,到了周朝就叫作簠簋。簠的型制是內圓外方,簋則是內方外圓。若家中經濟情況不好,以竹子編成。經濟好的便用銅製,而且禮器數量可以比較多些,但是仍須依著等級而為。辦喪時,要看死者的等級;祭祀時,看生者的等級,這是不能僭越的。在送葬時,會有擗踊的動作,這個禮是不能廢的,但擗踊也不能哭得太傷心。《禮記‧檀弓篇》中提及,孔子見孝子為母哭喪太過傷心了,便說:「這種過分哀傷是不行的。禮可以往下傳承延續,但必須要節制,不要讓人把身家性命毀傷了。可以表現出哀戚之真情流露,但是不可以過分。」

  古代國君出遊遇到喪家,會派出使者前往弔唁,這是一種禮節。前回提及孔子對服喪的人,會表現出恭敬與哀戚,因為舉喪之人能夠盡孝,是值得尊敬的。《禮記‧檀弓篇》中說到,孔子的母親過世時,想讓父母合葬,父母合葬始於周公,之前的父母不一定合葬。譬如:舜巡狩天下,死葬於湖南蒼梧,妃子娥皇、女英最後沒有與舜葬在一起。可見周公之前,父母沒有合葬之禮,至周公以後,父母才合葬。孔子想把父母合葬在一起,但不知爸爸的墓地在哪裡,便將母親的棺木暫厝在路旁,讓往來的人知道他有喪事,想探知爸爸叔梁紇的墓地在哪,好讓父母合葬。當時魯國國君昭公見到這一幕,讓子家羈大夫前往弔唁,行擗踊之禮表達對孝子的同情,古代民風是如此的敦厚。

  古代的人很同情喪家,不僅國君要去弔唁,參家喪禮的人將心比心。孔子說:「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意即參加喪禮或前去幫忙的人,雖喪家提供飯菜,卻不飽食一頓,表達我同感哀戚之情。又說:「子於是日,哭則不歌。」參加喪禮這一天,哀哭而不唱歌,是一種同情、同理之心。


選擇墓地要事先預卜,這卜卦的道理是什麼?

  其一、找個好地方,尊重愛護父母的遺體,像李公麟、馬和之畫中所繪的景都是好地方。其二、依孔安國的意思,是怕墓地下潮濕有水,或是考量未來社會的變遷,所以要先卜卦。此外,亦有人生前就先卜找好墓地,不勞子孫麻煩。《禮記‧檀弓篇》中的成子高,將死之前對兒子說:「我生前無益於國家,死後也不想害這個國家,你幫我找塊墓地,只要不是農作之地就可以。」意即選擇墓地簡單就可,不需要龍虎之穴。宋代范仲淹在蘇州任官時,買下南園一塊地,風水師恭賀他這是塊寶地,建府邸子孫公卿輩出。范仲淹聽後,認為獨自顯貴不如辦學育才,便捐出土地蓋學校。顯然這個卜卦,並不一定要是名山勝景,但起碼不是塊惡地。

  父母送葬到墓地後,就要營建宗廟,這宗廟的型制須看孝子的身分。士,一廟;大夫,三廟;諸侯,五廟;天子,七廟;顯見孝子營建宗廟,其身分至少是士以上。其次,什麼時候設宗廟?「宗」實是「尊」(祖先)的意思,「廟」就是「貌」(外貌);所以宗廟者,是來祭時見到祖先的外貌。意即祭祀的時候,要當成祖先坐在上面接受祭拜。所以,進入廟的時候,就是祭如在的意思。《禮記‧檀弓篇》中說:「足哭之後就可以設宗廟。」足哭就是一百天,百日之後從喪變成祭。但一般百姓沒有宗廟,要怎麼祭祀祖先呢?有兩種作法,其一、將牌位放入家族祠堂,春秋以時祀之;其二、沒有祠堂就在家中立個牌位祭拜。


祭祀有春秋兩祭?為什麼是春秋時節呢?它的涵意如何?

  這有兩種說法,其一、春天氣候溫和不炎熱,秋天秋高氣爽未寒冷,所以春秋兩季,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其二、春天迎雨露,大地回春欣欣向榮,此時以快樂的心情迎祭祖先;秋天臨霜降,大地蒼涼萬物蕭瑟,此時以悲戚的心情追祀祖先。所以,春祭時可以奏樂,秋祭則不可。春秋祭祀還強調感應之道,如何感應呢?《禮記‧祭儀》中說:「祭祀時禮數不要太繁,過繁會讓人失去恭敬心;但也不能太簡,過簡會讓人忽略而不做。」所以,現今許多祭祖之事不斷地簡略,簡略到擺完供品就離開,聚在一旁聊天,後來大家索性不參加了,找個代表去送禮應應景。這樣是不行的,所以禮數之維持,不要太繁瑣,也不要太簡略。

  祭祀之前齋戒十日,包括散齋(戒)七天,致齋(宿)三天;前七天在外戒,後三天在內止,後三天才是嚴格的齋戒。在齋戒的十天裡,子孫想著過往親人的種種,舉凡生活作息、言談舉止、心智能力等,心裡想得越多越好,待到祭祀時就像如對目前一般。許多導演在導戲時,他先融入主角的臉,不斷地想著這個角色會發生什麼事;譬如:心智如何發展,外型說話怎麼一回事。想著想著直到上戲時,導演的幾乎就是主角的化身。祭祀的道理也是如此,儘量想、儘管想,到祭祀時就真的是如對目前,感應之道就從這裡生來。


現今古禮已無法完全照做,該怎樣將喪葬祭祀這一套作法,適用到新時代呢?

  不妨保留精神,如今一般的作法是什麼?譬如:父母過世時先行小殮,小殮就是死後若干時間後(假設一天),先沐浴更衣。之後有停靈、大殮、告別式、家祭、公祭、出殯、啟靈火化入塔或土葬、引靈安座。這與古時入宗廟的道理一樣,引靈安座後設牌位,或入祠堂、或供在家裡按時祭祀。現今作法可以這樣,其中在告別式時,特別要有贊禮者,即是主持喪禮儀式的人(司儀)。《禮記‧檀弓篇》中說:「辦喪事沒有贊禮之人,就讓人感覺到太簡略了。」有子過世時,魯悼公前往祭拜,子游擔任司儀。子游對於禮非常通達,曾子與子夏一同與喪,認為子游贊禮不太如法,但事後檢討起來,子游是對的,可見子游的厲害。孔門的學生都是高人,在什麼場合該做什麼事,清清楚楚。

  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清明上河圖》,各家中獨無北宋張擇端的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最早的,圖中有一幕是孝子身旁插的柳枝,這代表從郊外掃墓回來,而馬上坐著富貴官人,表示這個家族很盛大。《清明上河圖》是清明時節祭祖掃墓,古時的閨女平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所以在清明節的時候,很高興能藉機外出踏青,在山野裡聚會玩耍。以上是這章的整體意思,它包括喪葬與祭祀,孝子的禮儀在這裡完備了。


本章的旨趣究竟是什麼呢?

  《禮記‧檀弓篇》中孔子告訴子路:「喪事的精神在哀,恭敬與誠意比祭品、陪葬物還重要。」儒家文化不強調繁文縟節,重視的是動機與心態,講究的是心法。喪葬祭祀沒有心法,那祭品、陪葬物與禮數都是無用的。常人以為儒家講排場及繁文縟節,但儒家所講究的禮是誠意,於喪葬中就是哀戚,於祭祀裡就是恭敬,這才是維持禮的精神所在。否則儀禮在作法中,重要的精神全都不見了,只剩下毫無功效的表面。


各代的《孝經圖》,如何表現〈喪親章〉?

  北宋李公麟用卜卦來示意,孝子將過世親人葬在名山勝水中,也就是「卜其宅兆」找到好的墓地。南宋馬和之繪以掃墓,去掃墓的地方風光優美,表示安葬在吉地。元朝趙孟頫畫法同前,也將父母安葬在好地方,那裡有崇山巨木,風景非常的秀麗。

  最後,來看江逸子老師的畫法及表意。首先,遠方呈現空濛的意境,近處孝子著緦麻之服,代表正值守喪期間。孝子跪地遠望,所望處正是父母墳地,喻意他常懷思親之情。遠處所繪高山流水,代表父母養育之恩如山高似水長。孝子拱手示意內心誠敬,鬚髮未剃乃情狀哀戚,已無法顧到儀容外貌。後方童子拿著食盒,代表著在這要多待一會兒,一時就不回家吃飯了。明朝四大家之首的沈周,他懷念老師時,也是用山高水長去表現師德之高、師恩之長。如此,江老師所繪的整體氣象,就是孝子的哀思之情,而這哀思所表徵的,就是我民族文化裡最重要品德根源-「孝道」。


—總結— 

  第一、《禮記‧檀弓篇》中說到:「賓客來我這裡,若沒有地方住,就住在我家。不幸死時,家鄉沒有親人,我(孔子)就出面將他安葬,我作他的家人。」台語的意思就是「厝內給人家死都沒關係」,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心量,若真把喪葬祭祀辦好,其實對己是很有福報的。不用擔心害怕生辰八字相沖,不能面對棺材。

  第二、《孟子‧離婁篇》中說:「養生不足以當大事,送死才足以當大事。」換言之,喪葬祭祀反而是件大事,父母不會死兩回,孝子在經營孝道時,是一種品德的經營、人生的經營、感恩懷念的經營,更是一種風氣與命運的經營,其中的內涵太多了。

  難怪曾子說:「快樂從這裡說起,信用從這裡說起,仁從這裡說起,利從這裡合乎起。」曾子真是一位有眼力的讀書人,難怪他後來的命運是條康莊大道,見地正確,後面全部對。《荀子》一書中說:「你不能因為仁而廢言。」荀子曾舉過一個故事,說:「堯曾經問舜:『你覺得那個人情怎麼樣?』舜說:『別提了,人情本來就是薄的。』(原來儒家或正法的教育,就是要經營一個敦厚的人情。)舜對堯說:『結婚以後的人,往往孝道就會愈來愈薄了,這是人情。而慾望愈來愈多的人,信用就愈來愈少。又一個人多絕路,他的忠心就慢慢失去。』」所以,許多人到最後功高震主,開始不忠心了,下一步就想篡位,霍光就是這樣。然而,人情要如何維持敦厚?懂得觀功念恩,懂得吃水果要拜樹頭,懂得飲水要思源,這些容易懂嗎?若不從孝道培養出來,能懂得這些嗎? 

  本章最後要談到的是,儒家的概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身體既然是父母生的,就不能說是我的。譬如:這個東西是別人給你的,但是你一拿到就說是我的。很多人就認為不要管我,這是我的自由。然而儒家的概念,你是被父母所生,受父母所養的,怎麼可以說身體是你的。此時,應該好好地想到父母,就好像他人給你大恩德時,你就要為別人著想。為人設想中,包括:如何在生活上想到別人,如何在品德上維護父母的尊嚴,如何在行為上榮耀父母。人的快樂要從孝道出發,國家的刑法要從孝道做起,這樣的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這一章喪葬祭祀太重要了。孟子說:「它是人生的大事,是孝道的經營,是風氣的養成,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處,是品德的源起,是人才的搖籃,是國家長治久安之道,也是民族延續的源起。」難怪前人說孔子的概念,解在六經,行在孝經。很高興我們根據總科判表,分章解釋細說,終於將孝道各個面相分析出來,其中包括:三才之道,外王的修學法,以及怎麼去推廣孝道,如何行孝感通神明,到最後以喪葬祭祀來圓滿孝道。相信這十八章研學下來,會對儒家有不一樣的見解,會對傳承仰望,會延續這樣的道統來做為利益後代子孫最好的保障。(孝經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