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期::佛學幽覽

菩薩清淨的行持—華嚴經淨行品(四十六)

遇境逢緣善用心
文殊傳承善護心
常具悲願空性慧
刻意練習成俱生

丙二、指事顯因答其徵因
丁一、總徵
丁二、別顯
戊六、乞食道行時願(五十五願)
己二、所睹事境(十九願)
己三、所遇人物(有二十四願)
己三、所遇人物:苦行人、操行人、
   著甲冑、無鎧杖

前言
能願的是菩薩,所願的是眾生。菩薩希望有情能夠堅持志行,不捨佛道,菩薩除了能夠堅持志行,不捨佛道外,也希望能夠身語意三業「離過成德」,獲得種種的成就。另一個基礎的觀修,就是隨文隨喜發願,觀想眾生能夠如此該有多好,我發願希望眾生能夠如此,並且願意承擔,實際的幫助眾生,最後祈求三寶加被,讓我有能力完成這樣的宏願。

經文:見苦行人,當願眾生,依於苦行,至究竟處。

苦行分內道、外道,外道像是婆羅門、尼乾子等,尼乾子叫做耆那教,其教義是自我永遠存在,依露形、拔髮、塗灰、自餓、投淵、赴火、自墜高崖、五熱炙身、持牛等戒,是他們主要解脫的方法。內道的苦行是頭陀行,摩訶迦葉是頭陀第一。

頭陀行有十二,一是住阿蘭若,二是常行乞食,三是次第行乞,四是受一食法,五是節量食,六是午後不得飲漿,七是著敝衲衣,八是但三衣,九是塚間住,十是樹下止,十一是在露地坐,十二是常坐不臥。

外道苦行不了義,內道苦行了義,因其將苦行拿來磨練自己,做有意義的事情,苦行是一種修學法。

《八大人覺經》第二覺支是少欲的修學法,第三覺支是知足的修學法。試問假若人生一無所有時,是否還願意修行?當最後一分的依靠都消失時,還能對正法生起信心嗎?這是一種歷練,人到臨命終也要過此關卡。當初雪廬老人飄洋過海來臺,一切從零開始經營,一無所有的皈依是真正的皈依,一無所有的修學是真正的修學,苦行的功德是沒修苦行的人想像不到的。

經文:見操行人,當願眾生,堅持志行,不捨佛道。

見操行人,會性法師說是意志堅固、行為端正如法者,顯現在外的形象是能夠堅持,當願眾生能夠堅持志行,不捨佛道,所有操行中最殊勝的就是能以菩提心的意樂成就佛果,利益一切有情。在修學當中,空性智慧的證量是不會退轉的,可是菩提心有可能退轉,此願特別希望有情在行菩薩道、通往佛果的道路上,菩提心的意樂不會退轉。

見到有操行者,希望他能堅持志行,行持為志向所攝持,志向落實在行持上,兩者相互觀待,不捨佛道,佛道是由道通往佛果,最殊勝的那一分就是菩提心不退轉,大乘利根的修學法要先於般若的意趣上來修學,能夠通達空性的正見,才能讓自己的菩提心不退轉,所以佛的智慧是所有佛果中最殊勝的,如果把佛的智慧拿掉,佛果即顯現不出任何功德。

佛的智慧要靠見地得到,操行對內是要降伏煩惱,對外是要能夠不捨一個有情,做一切利益有情的事業。能夠對治煩惱、修學般若意趣、通達空性正見,能斷煩惱障,以空性智慧攝持利益有情的事業,在事項上充實累積自己的內涵,提升自己智慧的證量,能斷所知障,故操行是靠見地,除了空性的智慧這一分,還要靠事項上的歷練,蕅益大師《寒笳集》言,有出格的見地,方有千古的品格,品格就是操行,有千古的品格才有超方的學問,有超方的學問才有蓋世的文章,所以學問要從做人來,可是做人要從見地來。孔子周遊列國操行之所以可以不退,就是贏在見地,見地讓行持容易走下去,因為他知道對天下蒼生的好處、對自己的好處,立住這樣的品格不困難,而能夠樂天知命,不像一般讀書人若沒有功名、沒有出路,就會怨天尤人。關鍵就在見地,學問從人格來,人格從見地來,禪宗傳位就是傳見地,沒有見地就不會有操行,縱使此人的操行不錯,能夠奉公守法,但他不是千古的操行。以見地攝持的操行,一般的好人絕對辦不到。

以見地來講,儒家的說法是要能夠安住在仁心的境界,並且在空性智慧上通達,通達仁心的殊勝,不修仁心的過患,以及「其庶乎屢空」的功德、殊勝。他願意下功夫,回過頭來在世間「簞食、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他也不改其樂,否則容易怨天尤人,心平氣和的那一分若沒有見地是辦不到的,雪廬老人一個人跑來臺灣三十幾年,沒有另娶、沒有隨順世俗,碰到逆境、挫折、障難,完全沒有洩氣,活到九十六歲從未嘆過一口氣,不是普通的見地辦得到的,沒有見地那種格調絕對到不了。

佛道是以道來成佛,佛果最殊勝的是智慧,智慧以見地達到,而見地是操行的根本,上下文連貫,堅持志行都跟其見地有關,有見地自然有志向,夫子六歲俎豆禮容,十五歲志於學,從小見地就異於其他小孩,有這樣的見地,又立住目標,幫助他持續充實,堅持往目標前進,互相觀待,當見地愈夠、志向愈明確,想充實自己的心愈強,碰到障礙、突破障礙的能力愈強,因為他知道障礙對自己的好處。

經文:見著甲冑,當願眾生,常服善鎧,趣無師法。

甲冑就是穿戴戰甲,通常穿著戰甲是要從事征戰,會造成傷害對方的結果,跟利益有情背道而馳,而菩薩見到此,反過來希望眾生穿上盔甲,可是是能夠利益他人的善鎧,能夠趣無師法,一切善裡面,最根本的出發點是利他,而不捨一個有情的利他,是善中所遍的範圍最廣的,想幫助有情究竟離苦得樂、成就佛果,也是利他最殊勝的形象。此處所說的「常服善鎧」,是以菩提心的意樂攝持所行六度萬行,「趣無師法」有兩種的面相,一是知道老師、善知識的自相空,是觀待有想認真學習的學生,他才能發揮老師的功能,不想向彼學習正法,安立他老師之名是無用的,在這一分來說無師。另一個是期許自己能夠成就究竟的佛果,因為唯有成就佛的證量,且在一切時,一切處中,不必依靠老師就可以生起俱生慧,成佛的證量不必依師而生,且能做一切有情的老師,以後者請法更好。

看到武裝軍人的形象,我願眾生「常服善鎧,趣無師法」,精進有披甲精進、攝善法精進、饒益有情精進三種,善鎧特別指披甲精進的那一分,是披願力甲,意即任何的困難、障礙過不了關時,並不是障礙、困難大,而是我的願力不足,若我有願力,便可克服障礙,例如常啼菩薩求法時所遇到的困難、挫折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他就靠著願力克服。往昔觀音菩薩利益有情,最後退轉大悲心,由千光王靜住如來安住頂上勸慰,堅固菩薩願力,重新發願而行,終於成就大慈大悲的聖者。披甲精進就是要將願力甲披在身上,一切時處提醒自己要有這樣的願力,而此願力總原則是下化上求,特別是上求,度化眾生的心態固然要有,更要具足度化眾生的能力,最殊勝的就是成佛的能力,成佛時不論他至何處化生,不必依師而能以俱生的方式生起佛的智慧。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執著,則一切無師智,自然智,清淨智皆悉現前。」無師智就是佛生起智慧的那一分不必觀待老師,八相成道或十二相成道都是佛為利益有情而示現,包括他入胎、住胎、出胎、童子嬉戲、結婚生子、出家、苦行、降魔、成道、轉法輪,到最後涅槃,都是在佛的智慧下攝持的。有情眾生看到他在菩提樹下成佛,才說他成佛,成佛之前都不算,這是小乘人的看法,大乘人以為既然生起俱生慧,這些示現不管生老病死或者是結婚生子,甚至是示現苦行,其實都有教育意義,因為印度很多外道都要靠苦行,佛用苦行來度他,最後再告訴他苦行無義。如果前面入胎、住胎、出胎、童子嬉戲、與耶輸陀羅結婚都不算成道,在菩提樹下成佛的那一分才開始算成道,就不能說是八相成道了,所以前面示現的種種都是佛智慧的表法。

百法對精進的定義是「於斷惡修善事中,勇猛強悍,而為體性,對治懈怠,成滿善事而為業用。」精進又分成了披甲精進、攝善法精進、利益有情精進,這兩者有何關聯?

攝善法精進是攝持種種的善法去利樂有情,此時會產生很多的障礙,這些障礙不去利樂有情就不會發生,沒有願力就會做不下去。攝持善法很辛苦,修學各種法門去利樂有情都很辛苦,比如《華嚴經》整套都在說利樂眾生的方便,比如雪廬老人的絕學沒有人能學,也沒人想學,因為能耐不足,沒有那樣的願力,是以攝善法精進中包括成佛的方便、利樂有情的方便,那都是很辛苦的,如果沒有願力、沒有披甲,度眾生的方便有時候不具足,一去度有情便障礙盡出,很多的善巧、陀羅尼都要努力勤學,第三個饒益有情精進也是要靠前面的願力,當有情對你非常忤逆時,沒有前面的披甲,則利益不了。
 
經文:見無鎧仗,當願眾生,永離一切,不善之業。

相對於著武裝的甲冑,此處的無鎧仗是著便服,相對於前面著甲冑要去傷害有情,眼前看到有情沒有穿甲冑,起的願是希望他們永遠離開、不造作一切的不善之業。一般對於「不善之業」的解釋是所有為己之事皆為不善,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執著法有自相,尤其是先執著觀待有一個自相的我,因此讓我樂的生貪、不樂的生瞋,及產生種種分位與等流的煩惱習氣,造作一切傷害有情的事情,是所謂的不善之業,要真正永離,一定要以空性的智慧先破除法我、人我的自相,斷見思惑、斷煩惱障,再進一步還要斷除煩惱障的習氣(所知障)。而成就的佛果有幾個表徵,所居之室是慈悲室,所著衣服是柔和、忍辱衣,證悟空性內心是調柔無諍的,悲心度眾,會有諸多障礙,所以要靠忍辱堅持下去。

前面的「常服善鎧,趣無師法」講披甲精進,雖然利樂有情披願力甲,然利樂有情的那一分,必須要有能力,所以「趣無師法」,初學者心態雖想著要利益有情,行持上卻是以利益自己為主,不充實自己的能力,就無法利益有情,利益有情的願變成空願,所以「常服善鎧,趣無師法」。「見無鎧仗」指穿便服,「永離一切不善之業」特別指過去是著鎧仗去除掉惡業,而現在惡業已經除去,所以不用穿鎧仗,就像過河需要舟,到岸即不需舟,軍人無戰爭可打,也不用穿軍服,真正成為佛的智慧那一分,已究竟除滅煩惱,也能任意生起願力,利樂有情,不需刻意披願力甲,防止煩惱賊的傷害,已無煩惱故。(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