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期::活動報導

知其不可為而為的地藏菩薩及聞地藏經變圖有感

以藝載道經變圖
一圖抵千言教化
化導人心能黜化
導覽如虎能添翼
 
壹、前言
據上次聞《地藏菩薩本願經》,已十寒暑,時曾感興發而為文以記之,今再次聽聞,又逢江逸子老師高齡手繪《地藏菩薩本願經圖》,能無感乎?

貳、聖言量之信受
本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是釋迦佛結夏安居在忉利天,為母摩耶夫人說地藏菩薩本願經,序分開宗明義所演說,以今之科技,猶不能證明此天,遑論其後千萬億地藏菩薩分身〈分身集會品第二〉、各類地獄,聞之令人生大怖畏〈地獄名號品第五)、閻羅王及惡毒鬼王、主命鬼王等之出現〈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利益存亡品第七〉、地神擁護此菩薩之不盡渡生志業〈地神護法品第十一〉等等,四眾佛弟子秉持聖言量之明示,堅信佛陀及諸菩薩所言,而信受已。畢竟宇宙之大、難思議,而多維空間的交錯,忉利天之存在,並非不可能,只是科技未昌盛到無所不知,若未來世非不能證明其存在。又與會者來自十方各個世界,可以推知世尊說此經,是契來者之機,非虛妄耶!何況末法芸芸眾生定力不足,根器卑劣,無法親見,弗能證悟親睹,是自己問題,非諸佛菩薩之不現,故誦此經惟有以聖言量信之,若疑之,恐陷於凡情臆測聖言,須抱持如先賢所云,此殊勝經典,乃密意顯說。至於,非四眾弟子無聖言量之薰習,或疑為神話傳說,正見其不自量也。

參、知其不可為而為的地藏精神
經文信受除聖言量外,講座中心超師參以其他論典如《入菩薩行論》及因明學,相互引證、儒學義理參照發明及現代學說如心理學來善巧闡述經義,時而引起共鳴,時而發人會心,非完全襲用舊說,令與會者耳目一新。
 
地藏經序分〈忉利天宮神通品〉及正宗分〈分身集會品〉、〈閻浮眾生業感品〉,所敘說地藏菩薩前身:大長者子、婆羅門女、國王、光目女,久遠劫來從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一切智成就如來、清淨蓮華目如來,於因地中,世世即不斷而相續發大願: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此願後化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如是大宏誓願,心量如虛空,超乎想像,已達文字表達極致,理難企及。
 
出世間行願,無由階梯,且參儒學經文比量體會一二,「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篇),「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而已矣」(述而篇),不疲不厭無乃諸佛菩薩鮮明的形象,雪廬一脈如上淨下空法師,蓮社導師醒公,國畫大師江逸子,直至無盡燈文化學會心超師,皆沿此風範。然盡度此方國土、他方國土、此世界、他世界罪苦六道眾生,不正是如同菩薩夫子之「知其不可為而為」(憲問篇)心願,最佳的寫照,雖然此語也是難可階升,惟容或比量而知地藏菩薩之度眾精神矣!

肆、德不孤必有鄰
地藏菩薩之德,大矣哉!壯哉!偉哉!累劫度罪苦六道眾生,此非至大無邊的仁德為何?在世尊後彌勒前,更欣然勇於接受釋迦佛之付囑,寄未來際之命,度脫娑婆世界剛強難化之閻浮提眾生,非他世界,亦非他方國土,正是我等所居世界國土,焉能不感恩戴德!
 
婆羅門聖女、光目女孝行之示現,讓吾等了知此經正如儒家孝經,而其孝德尤過之!生前孝行與我儒家文化之教化觀無異,所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學而篇)正因經文有此德之本的記載,豈不弘傳於華夏。
 
而孝道之極致,無非令至親脫離六道輪迴之苦,所謂「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光目女度母為解脫菩薩,實是萬世為人子之典型也!此上德允為儒家孝德之更上層樓矣。
 
「德不孤,必有鄰」,地藏菩薩之仁德,感召諸多菩薩,如本經〈閻浮眾生業感品〉中之定自在王菩薩白佛說,「世尊,願不有慮,我等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必能承佛威神力,廣演是經,於閻浮提利益眾生」,又〈閻羅王眾讚歎品〉中主命鬼王(後之無相如來)白佛言:「願不有慮。我畢是形,念念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其次,如〈地神護法品〉之堅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所住處,有此經典及菩薩像,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我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一切惡事,悉皆消滅。」再則,〈見聞利益品〉文內,世尊告觀音菩薩,云:「地藏威神力,恆河沙劫說難盡,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又云:「觀音至心聽吾說,地藏無盡不思議……廣宣大士如是力……,是故觀音汝當知,普告恆沙諸國土。」更有〈囑累人天品〉之虛空藏菩薩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龍,聞此經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禮形像,得天龍護念、善果日增、集聖上因等廿八種利益,復得速超聖地等七種利益。」隨擷取以上經文,以證地藏菩薩度脫罪苦眾生之不孤耶,得如是不可說菩薩、鬼王、地神等之襄助,此一響應,正如心超師所言:末品之咐囑,乃世尊之加被地藏菩薩,予一切資源,以度閻浮提眾生,非孤獨也。

伍、能畫長者及所畫地藏經變圖俱難得
經能「自此界以及他方,由現在以及未來,無有留礙,方名為流通」(彌陀疏鈔句),善哉!其言。本經自翻為中文迄今,流通千餘年,又忉利天宮與會者來自十方,聞是經後各返回己土,想當然耳,自無須贅敘,名為「流通」,名副其實也。而經文流通,貴能因應時空環境,並無所不用其極,亦是必然,否則恐怕難走入各各不同的時代。中土地廣人眾,能識之無,終屬少數上層人士也,為遍及中下層黎民,先賢將經文改易為通俗易懂之變文及繪畫形式之經變圖,良有以也。
 
 
懼佛經經文之隱沒不傳,冥冥之中有諸菩薩眾之加被,遠從前秦僧人樂樽於敦煌造第一座石窟後,相續千年至元朝,壁畫經變圖,於焉而生,舉凡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華嚴經、法華經、維摩詰經等經圖,在敦煌藏經洞、莫高窟等深藏著,而地藏經中地獄名號品,也以地獄變相圖方式勸戒世人,如是經變圖,盛時一度流傳於世間,後沈靜數百年,以無言方式存在,直至一九○○年再度出現世人眼前。
 
今逸老所畫地藏經變圖,參古形式而造此經變圖,或前無古人耶敦煌研究院莫高窟經變畫統計表,未見此經圖1。其內容承載地藏菩薩之宏願,將其知其不可為的精神呈現出,實令人無比的讚歎,經變圖感召代代藝術家承先啟後的創作,諸佛菩薩德不孤,又再次應驗,由是而知,此畫作誠難得耶。
 
而所畫鉅作之難得,尤須觀待能畫者之因緣生起的難得,謹就自己皮毛的觀察與體會,簡略於後:

一、耄耋之年:
五十公尺的長卷,以少壯而言,猶是吃力不討好,何況年八十有三四,體力、目力、定力、耐力、思惟力等,均呈日衰的狀況下,還能秉持超拔之毅力完成,此難得一也。

二、從聖哲為師:
「地藏菩薩本願經圖」以隸書書寫於卷首,落款雪庭翁自署,雪庭分指從學李炳南、呂佛庭二位恩師,前者即雪廬老人,人稱雪僧,儒佛大家,一生學術成就及教化世功,為世人推崇且肯定,其事蹟遺物國家以數位元典藏方式永久保存,其人人格如巍峨的高山,最令人仰瞻,一如地藏菩薩,時賢譽為聖人2。庭乃呂佛庭,呂佛老號半僧,擅丹青,富創意,沾溉後學,多矣!文化總會為表彰對臺灣美術教育居功厥偉者,舉辦「傳燈」系列展覽,先生名列其中,亦是一代哲人也。逸老何其有幸,得親近聆聽二位大師之教,可謂入室,此難得二也。

三、以教化題材為創作核心:
今世藝術家莫不求新求變,創造自我風格為尚,而能本著良知與仁者情懷,關懷世道人心,已寥若晨星,藉藝術以或顯或隱來化導人心,才是具正確觀念,富靈敏的情感,又終一生將此一理想篤行,其為逸老乎!序人倫、申教化,迥異流俗,何況「地藏菩薩本願經圖」以古為新,畫作極古與極新表現臻絕妙,價值同不朽耶。上述其遊於藝3之勝解,難得三也。

四、有幸親臨敦煌唐窟:
民國八十(一九九一)年暮春時,逸老作敦煌五日遊,獲彼時敦煌研究院段院長文傑先生格外禮遇,特開唐窟數窟供其觀摩,事後表達此短促之行,最大的收穫:「……深深悟得藝術家真正的使命,及其無為的真諦,……諸佛菩薩法象間,似乎引導著我堅持的情操與方向……」4,逸老日後西方極樂世界白描圖、地獄變相圖等相繼於道藝春秋展展出,實與此殊勝因緣有密切相關,又揆諸兩岸藝文人士,能得如此機遇,亦屬罕見矣。且逢此次處疫情猖獗之際,猶奮臂握管竭力造此「地藏菩薩本願經圖」,用解世之災難,此難得四也。
 
五、去私存誠的創作觀
私心為己名,私慾為己利,創作有此名利牽絆,難止佳境也!逸老素喜畫佛菩薩聖像,曾自道:「造像之初,必先心存恭敬,虔誠禮讚,使心與菩薩同其悲願。然後筆筆由心念發出,不敢草率……完竣時,常常覺得菩薩法像,常常超出我原構的意境……自然而然地躬身向作品頂禮。」5當畫作呈現世人之前,無有不可觀耶!此段赤誠的陳述,乃逸老以為「誠可感通萬物之理」,應「變幻之情」,自然「心純手敬」,如是心悟手從,無私心私慾作祟,則所畫所造自「靈境沛然」,有如是創作觀,難得五也。

六、洞達六法:
能畫經變圖之條件,不乏矣!山水、花鳥、雲霧、衣飾、動物、人物種種技能,無不會通,且更須兼通佛典,方能為之。約而言之,宜備傳移模寫以儲寶,「饅頭僧」雅號,正記錄其厚實傳模之功,經年累月的創作,經營置位早歷練嫻熟,因物象形及隨類賦彩,亦了然於心,筆筆恭敬,於骨法用筆必深有心得,心手匯歸一揮而就,料想就逸老而言,亦不難矣!加以本經義理深趣,契合本懷,從忉利天宮至囑累人天品,菩薩法象莊嚴而多樣、或諸天祥雲、或地獄恐怖、或惡獸襲人、或酷刑陳列、或講經說法……,品品經營無不精心佈局而合經訓,隨類賦彩無不合宜,用筆毫芒皆定力所攝持,水到渠成的鉅作,自然氣韻生動,難得六也。

陸、結語:
走筆至此,雖斟酌再三,師友精彩演說、論辯,疏漏連連,思維與文字,走走停停復回顧,前言姑且不論,第二段聖言量之信受至德不孤必有鄰,似乎只是就地藏菩薩本願之題名略釋而已,而末段也僅對經變圖就能畫之逸老所畫此經圖之難得因緣,淺述而已。相信定有師友依不同角度契入,而書寫豐富導覽內容。

1、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17,〈敦煌風華再現—續
  說石窟故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江逸子,1996,〈論語畫解 第二集〉P.69,大成
  至聖先師奉祀官府。
3、江逸子,1996,〈論語畫解 第二集〉P.75,大成
  至聖先師奉祀官府。
4、江逸子,1996,〈論語畫解 第二集〉P.91,大成
  至聖先師奉祀官府。
5、江逸子,1996,〈論語畫解 第二集〉P.17,大成
  至聖先師奉祀官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