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期::活動報導-九十八年心靈成長班寒訓課程~一個久享尊榮的風采

帝王的祭祀

淨域
萬世師表百代師
帝王尊崇八佾舞
文化精神道統心
民族不亡世太平
 
一、前言
 
因為奉祀官孔德成先生往生之緣,學會所興辦的寒訓活動,開設了「帝王的祭祀」一堂課,期盼透過祭孔活動的介紹,深入了解孔子的學術思想及對後世的影響。位於曲阜的孔廟、孔府與孔林,是中國最壯觀的家廟、最大的九進府第及最久大的家族墓園,早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世界珍貴的遺產。兩千五百多年來,不論朝代的興替,始終受到當權者的加封追贈,後代子孫亦是餘蔭不輟。於三孔的介紹中,得以見出它的光采,相關文介亦已見於前刊中,是以本文另就祭祀之層面說之,使眾等都能概知祭孔之由來與演進,並進一步瞭解儀式中所欲表達的意義。
 
二、祭孔活動的演進
 
孔子歿後第二年(西元前四七八年),魯哀公下令在山東曲阜闕里孔子的舊宅立廟,將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保存起來,並且按四時祭祀。漢高祖劉邦於十二年(西元前一九五年)十一月,由淮南返回長安時經過魯地,以太牢(牛、羊、豬三者齊備)祭祀孔子,這是帝王祭孔的開始。
 
西漢元帝封孔子第十三代孫孔霸為關內侯,食邑八百戶,此後按時祭祀孔子。東漢光武帝建武五年(西元二九年),派遣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闕里祭祀孔子,這是帝王派遣特使祭孔的開始。東漢明帝永平二年(西元五九),於太學及郡、縣學祭祀周公、孔子。在此以前,所有祭孔典禮都在曲阜孔廟舉行;此後,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學校中祭孔,祭孔成為全國性的重要活動。永平十五年(西元七二),明帝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這是祭孔有配享的開始。唐太宗貞觀四年(西元六三0年),下詔州、縣學皆作孔子廟,自此孔廟始普及建於各地方。
 
三、祭孔禮制的變革
 
孔子死後第二年就有祭孔典禮,但當時只是諸侯祭禮,直到漢高祖後祭孔才成為國家大典。唐太宗時,開始在全國各州、縣興建孔廟,同時每年春、秋二季舉行祭孔典禮,主祭者皆為地方首長。此後,祭孔典禮的性質從國家大典到全國普行,成為國家重要的禮制。民國五十九年,政府為了復興文化改良祭孔典禮程序,其中與清末的祭孔典禮最大的不同在於祭禮的儀式,例如:三跪九叩禮改為行三鞠躬禮。
 
四、祭孔典禮的程序
 
祭孔典禮的儀式,海峽兩岸因半世紀隔離,加上各自歷經「十年文革」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不同發展,其於祭禮程序上有些許的不同,以下僅就台灣多年行之的程序作一說明。
 
(一)釋奠典禮開始
 
(二)鼓初嚴
鼓初嚴都由樂生敲擊晉鼓,先擊鼓框一聲,再用雙棰一重拍一輕拍連續敲擊鼓心;最後,由另一樂生重擊鏞鐘一聲結束。其意在於:藉由擊鼓導引參加祭典的人員感受莊嚴氣氛、嚴肅心情。
 
(三)鼓再嚴
這是第二次擊鼓,方法和鼓初嚴相同,只是此時敲擊鼓框改為兩聲,連續擊打鼓心也改為兩回,最後敲擊鐘聲兩響結束。意在:示意歌、舞、樂生分立丹墀兩邊,準備進場。
 
(四)鼓三嚴
樂生擊鼓、擊鐘,頭尾都改成三響。意在:禮生引導獻官到丹墀前依序站立。
 
(五)執事者各司其事
執事者就是典禮中負責導引參與人員的人。此時,所有的執事者按照建鼓聲分別就位。
 
(六)糾儀官就位
糾儀官是典禮中維持秩序之人,通常站在丹墀東面前方,面對西南。
 
(七)陪祭官就位
這是除正、分獻官之外的參祭者,陪祭官不止一人,通常排成一列面對大成殿立於前庭南端戟門前。
 
(八)分獻官就位
孔廟中有配享孔門弟子與先賢,分獻官的任務就是擔任配享祭祀的工作,此時聞聲便立於陪祭官前方。
 
(九)正獻官就位
祭孔典禮的正獻官為地方首長,若是國都所在,過去有時皇帝會親自祭祀。此時,正獻官又立於分獻官之前。
 
(十)啟扉
就是打開大成門與櫺星門,平常是關閉的。
 
(十一)瘞毛血
指將牛羊豬三牲的毛血埋入土中,意在:滋養土地使萬物生生不息。
 
(十二)迎神
樂長唱唸「樂奏咸和之曲」,聲罷麾生隨即舉麾,司柷擊柷,這時樂曲和奏,歌生齊唱。樂聲一開始,禮生四人提雙燈雙爐為前導,又禮生分持雙斧雙鉞、扇及繖在後,出儀門及櫺星門迎神進入大成殿。禮生進入戟門時,通贊唱「全體肅立」。樂章演奏完畢後,樂長唱「樂止」,麾生偃麾。
 
(十三)行三鞠躬禮
全體人員行三鞠躬禮。
 
(十四)進饡
執事者捧鉶置於香案上,或將香案上之鉶稍移動位置以示意。
 
(十五)上香
樂長唱唸「樂奏寧和之曲」,麾生舉麾齊奏樂曲,此時沒有歌唱、擊鼓、鎛鐘,氣氛是寧靜而莊嚴的。引贊引導正獻官洗手,在大成殿香案前上香,行三鞠躬禮。同時分獻官也隨引贊洗手,到大成殿之東西配、東西哲、東西廡先賢先儒香案前上香,行三鞠躬禮。等到獻官都回到原位後,樂長唱唸「樂止」,麾生偃麾。
 
(十六)行初獻禮
由樂生擊鼓及鐘,方式同鼓初嚴。樂長唱唸「樂奏安和之曲」,麾生舉麾,樂、歌及佾舞同時演奏。當樂舞開始時,正獻官跟隨引贊到大成殿神位前獻帛與酒,行三鞠躬禮後樂止。
 
(十七)行初分獻禮
分獻官隨引贊到東西配、東西哲、東西廡行初分獻禮(同前)。
 
(十八)恭讀祝文
通贊唱:「全體肅立」後,由正獻官宣讀祝文。
 
(十九)行三鞠躬禮
讀祝後,全體行三鞠躬禮。禮畢,樂長再唱唸「樂奏」,樂舞併起。樂長唱唸「樂止」,司敔者擊敔止樂,偃麾節。
 
(二十)行亞獻禮
由樂生擊鼓及鐘,方式同鼓再嚴。樂長唱唸「樂奏景和之曲」,麾生舉麾,節生舉節,在擊柷、牘、鼓、鎛鐘後,樂歌及佾舞一起演奏。此時,正獻官隨引贊再到神位前獻爵,行三鞠躬禮後樂止。
 
(廿一)行亞分獻禮
分獻官隨引贊到東西配、東西哲、東西廡行亞分獻禮(同前)。
 
(廿二)行終獻禮
樂長唱唸「樂奏景和之曲」,麾生舉麾,節生舉節,樂舞再度一起演奏。正獻官隨引贊到神位前獻爵,行三鞠躬禮後樂止。
 
(廿三)行終分獻禮
分獻官隨引贊到東西配、東西哲、東西廡行終獻禮(同前)。
 
國都所在之孔廟,若總統親臨祭祀,於終分獻禮後上香、讀祝文與行禮。禮畢後,由奉祀官上香及行禮。此時音樂演奏「寧和之曲」,麾生舉麾,節生舉節,鐘鼓齊鳴。
 
(廿四)飲福受胙
正獻官隨引贊到大成殿前的香案,接爵(福酒)接胙(福肉),行三鞠躬後復位。
 
(廿五)撤饌
樂長唱唸「樂奏咸和之曲」,執事者分別到神位前,將神案上的祭祀器具歸位。(撤:只是稍微移動祭品的位置)
 
(廿六)送神
樂長唱唸「樂奏咸和之曲」,通贊亦唱「全體肅立」,擔任啟扉「迎神」之執事禮生,按照迎神時的程序,分持燈、爐、斧、鉞、繖、扇相對並行送神,由戟門及櫺星門出。樂長唱唸「樂止」時,送神行列的執事入內復位。
 
(廿七)行三鞠躬禮
全體人員行三鞠躬禮。
 
(廿八)捧祝帛詣燎所
司祝的人捧祝、司帛的人捧帛,到燎所去焚燒祝帛。
 
(廿九)望燎
樂奏「咸和之曲」,正獻官隨引贊經儀門、櫺星門抵燎所望燎,以誠敬心情完成祭典和送神的程序。
 
(三十)復位
正獻官望燎完成後,所有人歸回原位。
 
(三一)闔扉
禮生關上儀門和櫺星門。
 
(三二)撤班
正獻官、分獻官、陪祭官等人,隨引贊依序退出大成殿,禮生、樂生、佾生亦按節奏退出。
 
(三三)禮成
完成全部的祭典程序。
 
五、結語
 
民國五十九年政府改良祭孔典禮後,全部的祭孔典禮時間約為一個小時,可謂是簡單隆重。或許大家都熟知佾舞與大成樂章,也曾參加過祭孔活動,但能如實觀禮見出門路者,恐怕不多。俗話說:「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能讀完此文,想必下回再參加祭孔活動時,必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