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共修研學-勸發菩提心文
研習心得報告~勸發菩提心文
心爾
前言:講菩提心文的緣起
一、道場改建,希望有好的因緣,有的道場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希望有好的地基,地藏菩薩之所以能成就此殊勝之內涵,關鍵在於他有菩薩的悲願,此菩薩的悲願由菩提心來,故今所言之勸發菩提心文乃地藏菩薩的緣起是地藏菩薩的媽媽,以勸發菩提心文作為我們改建之後的緣起,相信更有意義,地藏菩薩若離開菩提心及菩提願,不可能成就地藏菩薩的證量,以及為諸神佛所讚歎的威神力,此威神力之源即殊勝菩提心與菩薩願。
二、普賢菩薩十大願亦備菩提心而發十種大願,所有的禮敬、稱讚、懺悔、都是要圓滿菩提,都是為了要度化眾生,度化眾生圓滿菩提是普賢十大願的所依與目標。(由菩提心所出發,所圓滿亦是此菩提心)
三、依之而作為研究普賢行願品之前行,發心立願即是修行之本,若不由此,多劫修行總是無功,徒勞辛苦!
四、使我們在短短的時間裡面,了解整本經的架構,因為工商社會,往往一個月才見兩三次面,間隔時間太長,大家受用畢竟有限,藉這個機緣花一天的時間作一個認識。
教材:
省庵大師之勸發菩提心文,並配合諦閑老和尚的勸發菩提心文講義,以及圓瑛法師的講義。以圓瑛法師的為藍本而消文,依諦閑老和尚的講義作補充,諦閑老和尚的架構(科判)很好,對勸發菩提心文要點皆有提示,雪公老師說要將諦閑老和尚的注解當彌陀要解來看。諦閑老和尚乃天台法脈弟子,是近代最有名的大師之一(民國五大師)他為我們中國佛教界培養很多人才,如倓虛老和尚、寶靜法師、靜權法師等,其中曉雲法師又是倓老唯一女弟子。另圓瑛老法師是當時中國佛教會的會長,對中國佛教貢獻良多,不只推展佛事,亦教理通達,精通性相二宗,與台、賢二教。這二種勸發菩提心之註解,其一是諦閑老和尚以天台注經法註解勸發菩提心文。其二圓瑛老法師事以賢首注經法註解勸發菩提心文。通教理的人或通天台或通賢首,很少人能通達二教。圓瑛老法師兩家都通達,而且對唯識學也不外行,彌陀要解裡講到法相部分,用唯識的觀念講淨土要義,一看就知道他也是唯識的大家。以上對兩位祖師作介紹,也對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有所了解。
內涵:菩提心文序今天發的教材裡面除註解以外有科判表,我們依圓瑛法師的課本,配合諦閑老和尚的講義。
勸茅靜遠居士書:
對世間的善法,及情執這麼在意,並不是叫我們不要經營世間善法,重要的是出世的心態,若出世的心態沒發起來,那世間的善法都變成輪迴的牽纏,而感受種種的痛苦,應該以出世的心態為主,來經營世間的善法。若經營世間的善法,而忽略了出世的心態,那還不如好好策劃出世的心態,而世間的善法慢慢的做,是這篇的重點,本文要以這個概念去看,不是讀完了大家關起門來念佛,這不行,功力不到,念佛可能會產生很多的煩惱,或者是一些習氣不能對治,例如修行不當而引發之增上慢,會引發成為修行大障礙。
諦閑老和尚講義前雪公老師序:
大乘法若沒有菩提心作綱領,不能稱大乘法,法之所以稱之大乘,因心是菩提心,不要以為菩提心就是上求下化,菩提心是利他,為眾生好而已。菩提心的形象、內涵,發起所需之資糧,成就的行相是什麼,不易搞清楚,不論是經論,字句雖懂,經義雖懂。此菩提心文能與世間出世間善法相應,世間出世間善法若無菩提心發起,都無法成為成佛資糧,然菩提心之發起需由世間觀公念恩與出世實義配合,要多多的串習、溫習、練習、複習、多多研學、講學。此文非經、非律、非論,雖不是佛語,但把佛語講盡。雖非律,但是是律的根本,若無菩提心,戒律皆為魔業。雖不是論,但可以當成論看,是一篇詳說其利害關係,雖然只是一篇文章,但也可當成論,因為透過議論讓我們了解菩提心有多麼的重要。人生唯一的走向就是發菩提心,若無菩提心,此生空來一場,諦閑老和尚與圓瑛老法師完全用註經的方式來註這篇文(將本文當成佛經)。開頭也是五重玄義,而將一篇大文用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作科判,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的知音就是諦閑老和尚與圓瑛老法師。我們讀註解而了解文義就是諦老與圓老的知音亦為省庵祖師的知音,也是諸佛菩薩的知音,要這樣看。修行就是把自己當成佛菩薩的知音,若不能通達佛心,不能建立殊勝的悲願,效法他的行持,成就他的果位,那我們在修什麼?所以不要畏難,縱然下根之人也讀得懂的,若能讀得很了解,每天作功課觀修內容且能用於日用平常,就是「中流風帆」,船在水的中間,沒有在岸邊被泥沙擱淺,又被順風所推,一日千里,整個人心境迅速增上,勢如破竹。(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