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期::啟蒙園地-心靈成長營返班活動報導-唐詩賞析
九日藍田崔氏莊
心在整理
● 九日藍田崔氏莊/杜 甫
||——||— |——||—— ——||——| ||——||—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強上聲養韻)
—||——|| |——||—— ——||——| ||——||—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一詞命名的由來,源自於易經中以九為陽數、六為陰數,而九月九日正逢並陽,故云「重陽」,談到重陽佳節的歷史典故,大約可追溯至梁朝,傳說汝南之士桓景,曾經跟隨費長房習遊仙術,有一日,費長房告訴桓景:「九月九日,汝家有災禍降臨,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縫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飲菊酒,此禍可除!」當天桓景率家人登上高山避禍,待傍晚返家之後,赫然發現,農舍中所飼養的牲口全部暴死!後衍為俗,重陽飲酒登高、臂繫茱萸的習俗便一直留傳在中國社會。
且秋高氣爽正是踏青的好時節,更為文人雅士所喜愛,到了魏晉時期,重陽佳節野宴出遊、登高飲酒、為文賦詩、賞菊吃糕,可說是蔚然成風,據〈晉書〉孟嘉傳的記載,陶淵明的外祖父孟嘉,年少時,即才華洋溢、德學兼備,不僅深獲桓溫的器重而且官拜參軍一職,某年,正逢重陽佳節,桓溫於山野間宴請幕僚賓客,眾人吟詩作對、談笑風生。突然颳了一陣風,將孟嘉的官帽吹落,在當時官帽落地是一件不禮貌的事,於是桓溫便命令孫盛為文嘲諷一番,孰料,才思敏捷的孟嘉,立刻以他的生花妙筆作了另一篇文章回答之,且文章作得更妙,反博得大眾的喝采,莫不嘆為觀止,這就是「孟嘉落帽」的典故,後人即以「孟嘉落帽」形容人文采之美。
本詩作者杜甫,字子美,是盛唐詩人,早年生活困頓貧乏、進取無門,而後遭逢安史之亂,四處避難、顛沛流離,甚至於在飄泊不定中客死異!雖然作者歷經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的滄桑,但他卻善於處逆,就其個人而言,不但極具堅韌的生命力,而且對廣大的天下百姓,更懷有一片悲憫之情。本詩詩題「九日藍田崔氏莊」,正是杜甫晚年之際,於九月九日重陽節時,前往友人崔氏位在藍田的寓所作客,有所感想而作之詩。
「老去悲秋強自寬」,歲月流轉不息,青春年華漸漸老去,幾經戰亂,漂泊異鄉,世宦之路又十分坎坷崎嶇的杜甫,此時此刻,蕭瑟淒涼的秋風更增添其內心深處的愁悵與感傷,但是今天正逢重陽佳節,且經好友崔氏邀約一起登高玩賞,雖自內心悲愴慨然,但仍勉強自己提振精神,強顏歡笑,生起一絲絲寬慰之心。「興來今日盡君歡」,更因今天杜甫受邀,來到友人崔氏家中作客,便將原本抑鬱寡歡的情緒,收拾起來,由於他明白賓客之道,深恐這愁苦的思緒,會影響崔氏莊歡愉的氣氛,因此乘興而來,聊以隨緣,以盡眾人之歡,以不負崔氏邀約的美意。
「羞將短髮還吹帽」,但杜甫仍喟嘆自己盛年不再,而老邁將至,官帽下的髮絲也由烏黑轉為灰白,更加上連年憂愁,白首早已搔更短,所謂「縱使登高祇斷腸,不如獨坐空搔首」(高適九日詩文)無乃更適合其心境,所以心中不敢存有效法孟嘉落帽那種風流瀟灑、器宇昂揚、為文賦詩驚倒全座的念頭,「笑倩旁人為正冠」,反而以長者的姿態除卻先前的喟嘆,滿臉盡是可掬的笑容,謙和地招呼其他賓客正衣冠入座。
而由崔氏莊向外遠望,「藍水遠從天澗落」,淙淙流水自綿亙蜿蜒的山巒奔騰而下,數以千計的瀑布,彷彿潔白的絹帶,順著層疊河谷,匯入寬闊的藍水,這樣如詩如畫的景色,真教人心曠神怡!「玉山高並兩峰寒」,玉山的兩座高峰,並列崢嶸、巍峨高聳,矗立在藍水之後,特別顯得雄偉壯觀。千澗匯流,兩峰遙峙,崔氏莊四周的風景壯觀秀美,正足以發興盡歡。然著「寒」字,既標出深秋的時令,點出此乃重陽時節,又令人有高危蕭瑟之感,詩句豪壯帶幾分悲涼。
「明年此會知誰健」,此刻歡愉熱鬧的氣氛洋溢在這場難得的聚會之中,然愈是歡聚,愈是感觸,杜甫心中暗忖,山水無恙,人事難料,不知明年還有沒有機緣,再來參與好友相會的宴席?可見杜甫,正在紓發內心,對「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無限感傷!「醉把茱萸仔細看」想到後會,憐惜當前,不禁自問:茱萸啊!茱萸,明年此際還有幾人健在,配戴著你再來聚會呢?不禁沉吟凝視、把之不捨,情思不盡、百感交集,戀今日之會,欲擬明年之會,對自己年華逝去、仕途困頓、生活漂泊,充滿了無奈與感傷,而明年自己是否依然健在、友人相逢的機緣是否得以延續,而感到飄泊不定!「醉」字將全篇精神收攏,深刻地刻畫出詩人此時的情態,不置一言,卻勝過千言萬語。
本詩發人省思並且蘊涵許多深遠的哲理, 雪公老師:「此詩以老境強自寬為主,乘興盡君歡為賓,凡述情處皆為強自寬,凡布景處,俱為盡君歡。」一場人生、無常幻化,因此要格外珍惜難逢稀有的相聚,朋友相處之道貴在真誠相待,人際間重於彼此親密加厚而不是刻薄寡恩,杜甫這種對人情世故的體會實在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