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期::共修研學-小止觀導覽

小止觀導覽(十六)

蓮心整理

四種食法清淨食

頭陀乞食除邪命

衣食具足心安穩

即是止觀前方便

經文

次,食法有四種: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絕世,草果隨時,得資身者。

大意

修習止觀應先具五緣,本段係言衣食具足之食具足的部分,食法有四種,此為第一種食法,亦為上根行者之食物需求。

導覽

上根利智者,居於深山,與世隔絕,完全擺脫食的束縛,故修行的能耐非常強,如世尊苦行時,日食一麻一麥,以資身體,即為上根者。另天台智者大師雖被尊為國師,譽滿宇內,而其修行過程是切柏代香,捲簾進月,身心精進,不怠不輟。又如印光大師,普陀潛修,法雨寺閉關三十年苦修。因此不會在意外在環境的好壞及物質的享受,方能成就道業。

經文

二者、常行頭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種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聖道故。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維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為青目女說。

大意

此為第二種食法,亦為中根行者之食物需求。

導覽

一、邪命,謂比丘依不正當之方法謀生活。戒律規定比丘應遠離四種邪命,唯以清淨乞食活命。四種邪命,即:(一)下口食,謂種植田園、和合湯藥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二)仰口食,謂仰觀星宿、日月、風雨、雷電、霹靂等術數之學,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三)方口食,謂曲媚豪勢,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四)維口食,維,指四維,乃堪輿家所用二十四方位中之四隅;謂學種種咒術,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

二、另有五種邪命,即:(一)詐現異相,謂諸比丘違反佛之正教,於世俗人前詐現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二)自說功能,謂諸比丘以辯口利詞,抑人揚己,自逞功能,令所見者心生信敬。(三)占相吉凶,謂諸比丘攻學異術,講談吉凶。(四)高聲現威,謂諸比丘大語高聲,詐現威儀令人畏敬。(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所得利,指所受之供養。謂諸比丘於彼得利則稱說於此,於此得利則稱說於彼,令人動心。此五種皆是不正當之活命方法,當深戒之。

三、四種邪命或為世間人賴以維生的方式,但對修行而言卻是障道之由,因為修行是為了解脫生死、出離三界,出家眾的責任在弘法利生,故資身之道,必須依從正法,清淨身口意三業,不但遠離世間四種障道邪命,亦須遠離咒術、占卜等五種與口相應之邪惡的謀生方法(五種邪命),應如法求取衣服、飲食、湯藥、床榻等生活資具,以延續法身慧命,此即稱為正命(八正道之一)。但若行頭陀,受乞食法,係為眾生種福田,則另當別論,吾等雖非出家眾,亦應藉著古德的典範,以及經教的知見,好好自我反省,去除對食物的多食貪、多量貪、上妙貪等,培養對治生活習氣的能耐,及破除執著的能力。

經文

三者、阿蘭若處檀越送食。

大意

此為第三種食法,亦為下根行者之食物需求。

導覽

一、阿蘭若指適合於出家人修行與居住之僻靜場所。阿蘭若有三種:(一)達磨阿蘭若,乃求菩提之道場。(二)摩登伽阿蘭若,即墳場,或距村落一俱盧舍(指牛之鳴喚聲或鼓聲可聽聞之距離),即大牛之吼聲不能聽聞之處。(三)檀陀伽阿蘭若,即無人煙之沙磧。至後代,一般之寺院精舍亦稱阿蘭若,多位於遠離繁囂城市,而又便於出家、在家人出入之僻靜郊野。此外,比丘為修行而常居於阿蘭若,稱阿蘭若行,屬於頭陀行之一。

二、檀越,謂施主也。檀謂檀那,布施也;越謂超越,指布施之功德,可超越貧窮之海。

經文

四者、於僧中潔淨食。

大意

此為第四種食法,亦為下下根行者之食物需求。

導覽

一、於僧中潔淨食,被稱為下下品食,是因為此種食法可以挑選自己喜歡吃的或較豐厚的食物,易養成分別心,四種食法雖有高低之分,但某些食法在中國的環境下,有其難行之處,如托缽乞食,在中國可能會被當成乞丐,而造成大眾對出家人的輕慢,如此將會障礙他們弘法利生,故此戒律便在中國開方便,所以尸羅配合地域、風俗、民情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此名之為軌則);活命法必須清淨(這叫做正命),而修學要具足正見(此即正見),故尸羅、軌則、正命、正見,是修學止觀很重要的前方便。

二、在僧團中,肅供齋法,以此一缽飯,供養十方三寶,乃至施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然後進食此飯,已屬供養所遺,非己所有,故稱為淨食。

三、臨齋五觀是僧侶在用餐時所應起的五種觀想,即所謂的「食存五觀」: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即思惟此食所用之功甚多,如墾植、耕除、收穫、舂磨、淘沙、炊煮等功,又計一缽之食,觀想作夫之汗多食少,若有貪心,則墮地獄。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自忖己身德行,是否可獲供養。若不坐禪誦經,不營佛法僧事,而受他人信施,則墮惡趣。若是初果以上則為全應供(所以阿羅漢名應供),未證果之前都是負債受用。不過受人供養,若有慚愧心,如法作修行事業,亦可消受供養之福,假如不修行,還得加強還施主之債。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即食分上、中、下;上食起貪,下食起嫌瞋,中食生癡舍。貪重則墮地獄,嫌瞋則生餓鬼不得食,癡舍則墮畜生,故須先觀食,離此過(貪等三毒是主要之過須防止之),方能生三善根。

(四)正事良藥,取濟形苦:即做良藥之想,觀想治饑渴如除故病,及減約飲食如不生新病。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即觀想藉由食物使身得住,藉由壽命的相續修學而成就慧命。又以此五觀故,齋堂又稱五觀堂。

經文

有此等食緣具足,名衣食具足。何以故,無此等緣,則心不安穩,於道有妨。

大意

總結衣食具足,方能內心安穩,得以進德修業。

導覽

一、行者於上食不起貪,於下食不起瞋,於中食不起分別,是名食時修止,在食時觀功念恩、對治煩惱、建立善法(例如以此食供養三寶等等),是名修觀(方便止觀),若進而觀食法虛幻不實,畢竟空寂,則為真實止觀。

二、衣食具足,就是去除謀求之心,以免形成止觀門的障礙,吾等在家人也應勉力隨順,減少物質享受,以培養知足常樂及感恩惜福的德行。孔子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顏回的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都是安貧樂道的表現,因此在穿衣吃飯、日用平常中,也能巧把塵勞做佛事,藉事練心、修學佛法,安心辦道。(下期待續)

 

上一篇     下一篇